張某某
沈智華(河北思洋律師事務所)
樓惠人(河北鼎諾律師事務所)
孫某
李興華(河北寶慶律師事務所)
原告張某某,男,漢族,××年××月××日生,從事個體經(jīng)營。
委托代理人沈智華,系河北思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樓惠人,系河北鼎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男,漢族,××年××月××日生,從事個體經(jīng)營,系黑龍江省訥河市同義鎮(zhèn)慶寶村8組人。
委托代理人李興華,系河北寶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孫某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原告于2014年4月14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當日立案,并適用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對本案件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沈智華及被告委托代理人李興華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庭審中,對雙方當事人存在爭議的問題,經(jīng)本院匯總,歸納為如下爭議焦點:
第一個爭議焦點是原告張某某退出合同,剩余工程由被告直接向花園果品公司履行合同的具體時間。
原告認為其本人退出合同的時間為2012年10月24日。為證實其主張,原告提交了如下證據(jù)材料:
第1號、被告方收到花園果品公司支付工程款項的兩張收據(jù)。兩張收據(jù)載明被告分別于2012年10月24日和2012年11月12日收到花園果品公司鋼結構工程款30萬元和80萬元。
被告反駁認為張某某退出合同的時間為2012年12月31日。為反駁原告的主張,被告提交了如下證據(jù)材料:
第2號、花園果品公司出具的說明,該說明證實原告所提交的上述證據(jù)中的兩筆收款收據(jù)是花園果品給付孫某花園果品公司第二期工程(即鍋爐房和倉庫工程)的工程款,該兩筆款項和原、被告簽訂的第一期鋼結構分包工程無關。
針對雙方的爭議,本院依職權調(diào)取了(2013)下商初字第100號民事案件卷宗中第22頁、第23頁、第27頁證據(jù)材料,第21頁、第60頁證據(jù)證明對象說明,該組材料系由該案當事人花園果品公司提交,用以證明本案原告張某某原承包的工業(yè)廠房(1號、2號加工車間)施工項目中的鋼結構部分是由本案被告孫某直接向花園果品公司履行施工義務并將工程結算的部分款額給付孫某的證據(jù)材料。上述材料(第22、23頁與第1號證據(jù)材料相同;第27頁是孫某于2012年12月6日出具的證人證言,證明張某某已退出合同)及本院對被告在花園果品公司的到期債權所作保全措施時的筆錄,在庭審中本院說明來源后征求了雙方當事人的意見。
經(jīng)庭審質(zhì)證、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及對法庭調(diào)取材料的意見,本院依據(jù)調(diào)取的(2013)下商初字第100號民事案件卷宗材料,并結合本案庭審中被告方關于“第二期”鋼構工程施工情況:即,第二欺工程中的“鍋爐房是2013年7、8月份建的……倉庫現(xiàn)在沒建”的陳述,認為原告提交的第1號證據(jù)材料具有真實性,其證明對象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且其證明力較強,對其證明的本案原告張某某退出合同的時間為2012年10月24日的事實予以認定;對被告提交的第2號證據(jù)材料,因其存在著未加蓋證明單位公章的瑕疵,且其證明內(nèi)容存在著矛盾,其證明力明顯較弱,故,本院對該證據(jù)材料不予認定。
對于第一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原告張某某退出合同的時間為2012年10月24日。
第二個爭議焦點是被告提出的本人履行合同產(chǎn)生損失的抗辯事實是否存在及損失的具體數(shù)額。
被告主張其在履行合同時原告存在違約和過錯行為,導致被告共損失了32.05萬元。為證實其主張,被告提交了如下證據(jù)材料:
第3號、窩工工資損失證據(jù):25名工人的聘用合同;25名工人工資發(fā)放表6張。證明從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被告因窩工產(chǎn)生工資損失22.75萬元;
第4號、窩工飲食費損失證據(jù):依第3號證據(jù)材料中的工人聘用合同第五條的約定,證明窩工期間的飲食費用損失6.8250萬元。
第5號、花園果品公司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窩工事實和期間。
第6號、依照《鋼結構分包合同》第四條第(二)項、第四條第(三)項的約定,原告延期付款導致被告利息損失2.475萬元。
原告反駁認為被告出具的證據(jù)和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且25份聘用合同不具真實性,原因是農(nóng)民工工人一般不會簽訂合同。工人工資結算單證明不了窩工損失,支付的是工作天數(shù)的工資?;▓@果品公司出具的證明沒有出具證明人的簽字。
經(jīng)庭審質(zhì)證和陳述,本院認為,鋼構工程施工具有要求保有一定的特定技術人員的特點,被告方為保持專門的技術力量簽訂合同或在一定的窩工期間保持相當?shù)氖┕り犖椴o不妥,但長期保持全員窩工狀態(tài)則會造成窩工損失的不合理擴大。本案爭議的窩工期間的起點是雙方認可的2012年10月1日,窩工期間的終止節(jié)點應當是本案原告張某某退出合同的時間,即為2012年10月24日。被告在這一期間產(chǎn)生的窩工工資損失與履行《鋼結構分包合同》有因果關系,原告張某某對此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故,本院對被告提交的第3、4號證據(jù)證明內(nèi)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對其中在窩工期間產(chǎn)生的合理的損失(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24日間25名工人的窩工工資,總額為6萬元)予以確認;對第4、5號證據(jù)材料,因其缺乏具體的事實依據(jù),且存在單位證明缺少出具人簽名的瑕疵,故,對第4、5號證據(jù)材料證明的事實不予認定;對于第6號證據(jù)材料,其雖具備真實性,但因其依附的《鋼結構分包合同》的效力原因,使其證明對象(違約損失)失去了事實與法律上的依據(jù),故,本院對其證明對象的關聯(lián)性不予確認。
對于第二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被告所提抗辯損失為25名工人于2012年10月1日至同年10月24日間的工資損失6萬元,其他損失抗辯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
第三個爭議焦點是原告要求給付應當返還的20萬元款額的利息損失。
原告主張應當從2012年10月1日起至法庭判決時止計算應當返還的20萬元款額的利息損失,利率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
被告對原告提出的計算方法沒有異議,但認為原告方有過錯,被告不應承擔該部分利息。
對于第三個爭議焦點,本院認為,原告給付被告的20萬元款額是雙方履行《鋼結構分包合同》時,原告在被告方履行施工和購進材料義務的情形下支付給被告的合同價款,雖然原告于2012年10月24日退出了合同,但雙方對合同的履行部分卻未予結算,返還款額缺乏事實依據(jù),直到2013年6月6日張某某與花園果品公司間的糾紛解決后,該履行部分交由花園果品公司與孫某直接結算后,本案被告孫某繼續(xù)占有20萬元款額的事實失去了對待給付和當事人張某某自愿支付的事實基礎,因此,孫某已收到的20萬元款額應當返還本案原告張某某。故,應當返還20萬元款額的起止時間為2013年6月6日起至法庭判決時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的規(guī)定,該期間內(nèi)未予返還,應當賠償相應的損失。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以公民身份所簽訂的《鋼結構分包合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二十六條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禁止性規(guī)定,該合同屬無效合同。被告履行無效合同付出了財產(chǎn)與勞動,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的規(guī)定應當?shù)玫较鄳膶r,其在花園果品公司的工業(yè)廠房(1號、2號加工車間)鋼構部分的全部施工已由花園果品公司對其直接結算,即已得到了相應的對價,被告繼續(xù)占有原告支付的20萬元款額已缺乏事實與法律上的依據(jù),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返還原告支付的20萬元款額,故,本院對原告請求被告返還20萬元款額的請求予以支持;被告應當返還原告20萬元款額的時間起點為2013年6月6日,截止時間為原告請求的時間,即本案判決時間。屆期被告未返還應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損失,損失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雙方所簽《鋼結構分包合同》是無效合同,無效合同對合同雙方當事人都不具有約束力,故被告提出違反《鋼結構分包合同》第四條第(二)項、第(三)項的2.7044萬元違約損失的抗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提出的窩工期間工人飲食費用損失6.8250萬元的抗辯,因其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提出的窩工期間工人工資損失,其在與張某某履行合同期間的6萬元工資損失的抗辯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該損失由履行無效合同而產(chǎn)生,雙方均對履行無效合同存在過錯,且雙方過錯相當,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雙方應當對該損失各承擔50%的責任即3萬元,該損失抗辯在返還款額中抵銷,抵銷后返還金額為17萬元,利息損失亦以17萬元為基數(shù)計算,截至2014年7月6日,利息損失額為1.105萬元;對張某某退出合同后工資損失的抗辯,因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孫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返還原告張某某17萬元已付工程款額。
二、被告孫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某1.105萬元損失賠償款。
案件受理費4300元,訴訟保全費1520元,合計5820元,由被告孫某負擔500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82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提交二份上訴狀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以公民身份所簽訂的《鋼結構分包合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二十六條 ?、《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的禁止性規(guī)定,該合同屬無效合同。被告履行無效合同付出了財產(chǎn)與勞動,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的規(guī)定應當?shù)玫较鄳膶r,其在花園果品公司的工業(yè)廠房(1號、2號加工車間)鋼構部分的全部施工已由花園果品公司對其直接結算,即已得到了相應的對價,被告繼續(xù)占有原告支付的20萬元款額已缺乏事實與法律上的依據(jù),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的規(guī)定,被告應當返還原告支付的20萬元款額,故,本院對原告請求被告返還20萬元款額的請求予以支持;被告應當返還原告20萬元款額的時間起點為2013年6月6日,截止時間為原告請求的時間,即本案判決時間。屆期被告未返還應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損失,損失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利息;雙方所簽《鋼結構分包合同》是無效合同,無效合同對合同雙方當事人都不具有約束力,故被告提出違反《鋼結構分包合同》第四條第(二)項、第(三)項的2.7044萬元違約損失的抗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提出的窩工期間工人飲食費用損失6.8250萬元的抗辯,因其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提出的窩工期間工人工資損失,其在與張某某履行合同期間的6萬元工資損失的抗辯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該損失由履行無效合同而產(chǎn)生,雙方均對履行無效合同存在過錯,且雙方過錯相當,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八條的規(guī)定。雙方應當對該損失各承擔50%的責任即3萬元,該損失抗辯在返還款額中抵銷,抵銷后返還金額為17萬元,利息損失亦以17萬元為基數(shù)計算,截至2014年7月6日,利息損失額為1.105萬元;對張某某退出合同后工資損失的抗辯,因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八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孫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返還原告張某某17萬元已付工程款額。
二、被告孫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原告張某某1.105萬元損失賠償款。
案件受理費4300元,訴訟保全費1520元,合計5820元,由被告孫某負擔500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82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劉建利
審判員:李汐穎
審判員:王瑞坤
書記員:王曉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