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
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勇,湖北誠智成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訴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7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張朝管獨任審理,后因工作原因轉(zhuǎn)由審判員崔玉華適用普通程序?qū)徖?,于同?0月10日由審判員崔玉華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陳會琴、楊迪組成合議庭、同年10月15日由審判員崔玉華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周洪元、楊迪組成合議庭、同年12月29日由審判員崔玉華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胡君、周佩芳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勇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張某某與黃某某于2013年5月30日簽訂的《兆麟·錦樺豪庭商鋪租用協(xié)議》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依雙方協(xié)議約定,租賃期間黃某某如出售租賃房屋,與張某某簽訂的租賃合同轉(zhuǎn)至購買方,繼續(xù)執(zhí)行上述協(xié)議,故2014年7月份左右,李某向張某某催要房租符合雙方協(xié)議約定。依協(xié)議約定,張某某可以轉(zhuǎn)租但應及時書面告知黃某某,但張某某未能依約履行。依約張某某應在2014年7月1日支付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的年度租金,但張某某一直未予交納,亦未通過有效方式將租金支付黃某某,有違協(xié)議約定。黃某某在張某某未能及時交納租金后未采取書面催要等正確的方式處理,而是采取堵鎖眼、砸門等過激方式。雙方已實際終止了合同的履行,且無繼續(xù)履行的基礎,現(xiàn)張某某起訴要求解除合同,黃某某表示同意,本院予以照準。因雙方均存在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互不承擔違約責任。對于張某某主張的裝修損失人民幣58,100元,張某某未能提交有效證據(jù)予以證實其實際支出,且拒不繳納鑒定費用致使鑒定無法進行,其鑒定損失無法認定,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張某某未能對其裝修損失提供有效證據(jù)予以證實,應承當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現(xiàn)黃某某自愿補償張某某人民幣20,000元,本院予以照準。對于張某某購置的可移動物品,現(xiàn)均由黃某某存放于兆麟·錦樺豪庭地下車庫內(nèi),張某某主張由黃某某對可移動物品進行賠償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由黃某某將可移動物品返還張某某。對于黃某某主張的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的房租人民幣10,416.67元的反訴請求,張某某雖實際居住使用訴爭商鋪至2014年11月26日,但自2014年9月初,黃某某即采取不正當手段干擾張某某居住使用,故張某某僅需支付2014年8月1日至2014年9月1日的租金即可,以每年租金25,000元計,每月租金約2,083元。對于2014年9月1日之后的租金,本院不予支持,綜合上述黃某某應賠償張某某裝修損失20,000元,扣除張某某應支付的租金2,083元,由黃某某支付張某某人民幣17,917元。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二百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與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于2013年5月30日簽訂的《兆麟·錦樺豪庭商鋪租用協(xié)議》;
二、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給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人民幣17,917元;
三、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將存放于兆麟·錦樺豪庭地下車庫內(nèi)的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購置的柜式空調(diào)一臺、冰柜一個、水果貨架(加大小托盤)十二個、床兩張、收銀臺一個、桌子兩張、椅子一把、電風扇一個、電飯煲、電炒鍋、電熱水壺各一個返還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
四、駁回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五、駁回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的其他反訴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370元由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負擔,此費用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已預交人民幣2,185元,剩余受理費用人民幣2,185元尚未支付,該費用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中自本判決第二判項中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應支付給原告(反訴被告)張某某的款項中扣付至本院,反訴費用人民幣1,504元(黃某某已預交)由被告(反訴原告)黃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崔玉華 人民陪審員 周佩芳 人民陪審員 胡 君
書記員:劉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