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曾用名張京銀),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嘉魚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方榮華,嘉魚縣高鐵嶺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嘉魚縣簰洲灣鎮(zhèn)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宗克飛,系該鎮(zhèn)鎮(zhèn)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偉,系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燕樓,湖北南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嘉魚縣簰洲灣鎮(zhèn)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簰洲政府)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方榮華、被告簰洲政府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偉、楊燕樓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11年9月20日簽訂的《簰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二、被告向原告賠償各項損失共計50萬元(包括房屋損失、機械設備、維護費用、場地投入、砂子石子轉運費用、沙堆超高扒平費用、可得利益)。事實和理由:2011年9月20日,原、被告簽訂了《簰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一份,企業(yè)名稱為嘉魚縣簰洲灣港埠黃沙場(沙碼頭),并依法辦理了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合同約定租賃期限為八年,總租賃費用為56.26萬元。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一次性支付了43萬元,余下款項按照合同約定在碼頭維修完工移交后一次性給付。為了沙碼頭的正常運行,原告在碼頭建了3間房屋,購買了鏟車、篩沙機、躉船上吊機、運輸帶架等設備投入使用,并對碼頭進行了維修。2017年9月,被告向原告下發(fā)了嘉治理辦發(fā)(2017)31號嘉魚縣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書面通知原告于2017年11月30日之前自行拆除碼頭設備、設施及其附屬建筑物等,并搬離碼頭現(xiàn)場。同年11月份,在原告不同意撤離的情況下,被告強行用挖機將沙碼頭、房屋等設施毀損,并毀壞了原告的10畝菜地。被告簰洲政府的違約行為,造成了房屋損失、機械設備損失、碼頭投入維護費用、砂子、石子轉運費、沙堆超高扒平費用、可得利益等損失。
被告簰洲政府辯稱:一、被告同意與原告解除《簰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二、導致合同解除的原因是國家政策發(fā)生變化,被告沒有過錯,不存在違約;三、對于原告因合同解除而造成的直接損失,被告愿意基于公平原則給予合理補償,可得利益不予補償;四、原告實際租賃碼頭的時間為75個月,租金為43.5萬元,原告實際支付了43萬元,被告不應再退還原告租金。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證如下:
1、原告向本院提交了《嘉魚縣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通知》一份及拆除房屋照片,以證明被告單方終止合同。被告質證認為對真實性無異議,但不屬于單方解除合同,是依據(jù)國家政策解除合同。本院認為對于該項證據(jù)的真實性雙方均沒有異議,該證據(jù)可以證明牌洲灣通用碼頭設備、設施及附屬建筑物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被拆除的事實,被告是實施人。
2、原告向本院提交了轉讓證明及駱名太身份證復印件,以證明駱名太轉讓給原告裝載機價格為18.2萬元。被告質證認為對真實性無異議,但不屬于單方解除合同,是依據(jù)國家政策解除合同。被告質證認為對原告購買裝載機的事實被告認可,但是對價格表示疑問。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只能證明裝載機原始的價格,不能證明損失情況,依法不予采信。
3、原告向本院提交了設備買賣合同、發(fā)票、還款銀行流水、收款收據(jù)復印件,以證明裝載機價格為36萬元,裝載機是銀行貸款買的,已經(jīng)償還了35萬元,合同原件在廣西省;運輸帶價格5000元,7W-30型篩沙機價格為3.7萬元,泵船上吊機價格為1萬元。被告質證認為需要看原件。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只能證明設備原始的價格,不能證明損失情況,依法不予采信。
4、原告向本院提交了汪發(fā)生、高達明、陳賢全、駱訓強、殷祚波、段成新、饒昌宜、王啟洲、胡國良等人出具的證明,以證明(1)、焊跳板、焊浮船、篩沙機、焊吊臂、泵船維修材料及加工費共計1.2萬元;(2)、拴燈船鏈條、鋼絲繩打油、碼頭舌子瓦擔石頭、碼頭走電線雜工、安裝吊機等費用7050元;(3)、挖樹根共計2.1萬元;(4)、碼頭維修焊跳板、焊浮船材料及加工費9580元;(5)、三次扒沙7500元;(6)、協(xié)助拉船5800元;(7)、碼頭拖毛渣費用9500元;(8)、電焊、氧割材料及加工費11750元;(9)、扒沙費用7200元;(10)、碼頭場地伐樹征用款8000元。被告質證認為不屬于固定資產(chǎn),不在補償范圍內(nèi)。本院認為證人沒有法定事由未出庭作證,不足以證明實際維修費用及其他費用投入情況,但結合當事人的陳述,可以認定原告在租賃經(jīng)營期間,為維修碼頭花費了一定資金。
5、原告向本院提交了其制作的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黃砂收入統(tǒng)計表及證人蔡同保張忠進等人出具的的證明,以證明其年純收入為526908.5元,應作為可得利益的計算依據(jù)。被告質證認為該證據(jù)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該統(tǒng)計表為原告自行制作,證人也未出庭作證,該證據(jù)不足以作為損失計算的依據(jù),依法不予采信。
6、原告向本院提交了種植蔬菜、白楊樹及房屋的照片,以證明其存在蔬菜、白楊樹、房屋等。被告質證認為損失的多少需要鑒定。本院認為該照片不能證明損失的數(shù)量和價值,依法不予采信。
7、被告向本院提交了《嘉魚縣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通知》一份,以證明其解除合同是有法律依據(jù)的,是合法的。被告質證認為對該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被告提供的該份證據(jù)與原告無關,原告只認可牌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被告單方違約,原告的各項損失應當?shù)玫劫r償。本院認為對于該項證據(jù)的真實性雙方均沒有異議,可以證明牌洲灣通用碼頭設備、設施及附屬建筑物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被拆除的事實,被告是實施人。
8、本案在審理過程中,根據(jù)原告的申請,湖北循其本價格鑒定評估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2日出具了《關于簰洲灣鎮(zhèn)港埠裝卸公司碼頭設備及附屬物價格評估意見書》,載明:房屋評估金額25480元、毛渣墊層場地評估金額133200元、徐工牌LW300F裝載機評估金額36400元、……。被告質證認為房屋評估價格過高,機械設備等與合同無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該評估意見是鑒定機構作出的鑒定意見,具有較強的證明效力,被告也未提出反駁證據(jù),可以予以采信。
9、本院向嘉魚縣港航管理局局長魯萬清所作的調查筆錄一份,其證明牌洲灣通用碼頭沒有取得合法的港口經(jīng)營許可證。原、被告對該項證據(jù)均沒有提出異議。本院認為該證據(jù)結合當事人陳述,可以證明牌洲灣通用碼頭沒有取得港口經(jīng)營許可證的事實。
綜上,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1年9月20日,被告簰洲政府與原告張某某簽訂了《簰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一份,約定:“一、租賃期限租賃經(jīng)營期限為八年,即2011年8月20日至2019年9月20日止;二、租金以及付款方式經(jīng)公開拍租確定租金為每年7.0325萬元,八年租金56.26萬元,在合同簽訂之日繳付租金43萬元,余下款項在碼頭維修完工移交后一次性繳清。四、乙方(張某某)的權利義務5、租賃期間碼頭辦證由甲方(簰洲政府)負責辦理,費用由乙方承擔,所有規(guī)費及其他相關應繳費用均由乙方承擔;六、1、乙方在承租期內(nèi)如因國家港口建設需要或者本鎮(zhèn)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造船業(yè))需要,可以變更合同,其已繳足的承租金按不足年限如數(shù)核減退還,并按同期銀行貸款利息承擔退還金額利息……”。合同簽訂后,原告向被告交納了租金43萬元。2015年1月19日,原告辦理了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執(zhí)照載明:經(jīng)營者張某某;企業(yè)名稱嘉魚縣簰洲灣港埠黃沙場;經(jīng)營范圍為黃沙、石料銷售(涉及許可經(jīng)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后方可經(jīng)營)。為了讓碼頭盡快投入使用,原告自行花費部分費用對碼頭進行了維修。另原告在碼頭建造了3間房屋,對場地進行了毛渣墊層,置辦了徐工牌LW300F裝載機、柳工850H裝載機、天旺牌篩沙機、7米傳輸帶架等設備。2017年9月11日,嘉魚縣治理長江干線非法碼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原告張某某發(fā)送了嘉治理辦[2017]31號通知:根據(jù)中央環(huán)保督察組關于長江干線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碼頭治理整改工作要求,……,因你經(jīng)營的簰洲灣通用碼頭處于白鰭豚自然保護區(qū)緩沖區(qū)范圍內(nèi),請于2017年11月30日之前自行拆除碼頭設備、設施及其附屬建筑物等,并搬離碼頭現(xiàn)場,對曾使用的岸線范圍按要求義務進行復綠,逾期不自行拆除并撤離、轉運港口碼頭,我們將依法采取強制措施,由此所產(chǎn)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由碼頭業(yè)主自行承擔。原告在收到通知后,未按要求對碼頭進行拆除和撤離。同年11月底,被告簰洲政府強行拆除了碼頭設施和三間房屋等。根據(jù)原告的申請,湖北循其本價格鑒定評估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2日出具了《關于簰洲灣鎮(zhèn)港埠裝卸公司碼頭設備及附屬物價格評估意見書》,載明:房屋評估金額25480元、毛渣墊層場地評估金額133200元、徐工牌LW300F裝載機評估金額36400元、柳工850H裝載機評估金額216000元、天旺牌篩沙機評估金額14800元、傳輸帶架評估金額3500元;通過價格鑒定評估,確定評估標的在價格鑒定評估基準日(2018年5月20日)的價值為429380元;說明:評估結果不含蔬菜地雙方補償價2000元。原告為此花費了鑒定費1萬元。
本院認為,一、關于合同是否解除的問題?原、被告簽訂的《經(jīng)營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不違反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依約行使權利并履行義務。在雙方合同履行期間,因政府行政主管部門碼頭治理整改工作的需要,要求原告拆除碼頭設備、設施等,并停止經(jīng)營行為,導致雙方簽訂的《經(jīng)營合同》不能繼續(xù)履行?!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fā)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yè)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xù)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jù)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F(xiàn)因政策調整導致合同履行的基礎不存在,已構成不能履行,不能實現(xiàn)合同目,原告訴請解除合同,依法應予以支持。二、被告是否應向原告賠償經(jīng)濟損失的問題?因政策調整導致合同解除,不可歸責于合同任何一方當事人。因合同解除給原告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由雙方合理分擔。原告主張的損失包括房屋損失、機械設備、維護費用、場地投入、砂子石子轉運費用、沙堆超高扒平費用、可得利益損失等。1、關于房屋及港口毛渣墊層損失。原告在碼頭建造了三間房屋并對碼頭進行毛渣墊層,目前該兩項設施已全部毀損,房屋評估金額25480元和毛渣墊層場地評估金額133200元共計158680元,酌定由被告承擔50%即79340元。2、設備損失。被告所購買的徐工牌LW300F裝載機、柳工850H裝載機、天旺牌篩沙機、傳輸帶架不屬于專用設備,仍可繼續(xù)使用或轉讓,由原告自行處置,對原告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3、10畝蔬菜損失問題。根據(jù)嘉治理辦[2017]31號通知要求對港口綠植進行恢復,在原告的10畝菜地上全部種植了白楊樹,導致部分蔬菜的毀損,根據(jù)雙協(xié)商意見本院酌定損失為2000元,由被告賠償50%即1000元。4、鑒定費10000元酌定由被告承擔50%即5000元。關于原告主張的維護費用、砂子石子轉運費用、沙堆超高扒平費用、可得利益損失等,一方面因原告沒有提供有效證據(jù)予以證明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另一方面可得利益損失,因合同解除是政策調整所致而并非被告違約所導致,故對原告要求賠償可得利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嘉魚縣簰洲灣鎮(zhèn)人民政府簽訂的《簰洲灣港埠裝卸公司租賃經(jīng)營合同》。
二、被告嘉魚縣簰洲灣鎮(zhèn)人民政府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張某某賠償各項損失合計85340元(79340元+1000元+5000元)。
三、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800元,由原告負擔6940元,被告負擔186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徐宏彪
人民陪審員 劉曉地
人民陪審員 劉偉
書記員: 楊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