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書亭,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華北油田退休職工。
委托代理人于自華,河北滄獅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趙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王葉挺,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三被告委托代理人張軍,河北華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利祥,男,成年人,華北石油管理局第二綜合服務處太行鉆頭廠退休職工。(缺席)
原告張書亭與被告孫某某、趙某某、王葉挺、趙利祥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7日作出(2016)冀0982民初2504號民事判決。被告孫某某、趙某某、王葉挺不服該判決,向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4月12日作出(2017)冀09民終1552號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書亭的委托代理人于自華,被告孫某某、趙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軍、被告王葉挺的委托代理人張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趙利祥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書亭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孫某某、趙某某、王葉挺、趙利祥償還借款16萬元且互負連帶責任;2、案件受理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孫某某、趙某某因做生意需要做資信調(diào)查,急需現(xiàn)金,在原告處分兩次借走現(xiàn)金共計16萬元(2011年12月9日借8萬元、2011年12月20日借8萬元)并出具借條兩張,雖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二被告均以資金緊張為由推脫,至今未償還借款。
被告趙某某、孫某某辯稱,原告主張的“借款”實為原告與被告等合伙經(jīng)營的投資款,趙某某、孫某某給原告出具的是收條,不是借條,不應當作為借款向原告返還。2011年7、8月份,二被告通過他人介紹聯(lián)系到所謂“美國通盛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在中國的業(yè)務授權代表人,經(jīng)洽談,同意以30萬元作為取得該“公司”在“中國大陸代理銷售燃料油業(yè)務”的授權。同年9月8日,被告趙某某、孫某某、趙利祥簽訂《投資協(xié)議》,三人每人出資10萬元,共30萬元交給了該“公司”的授權代表人。一段時間后,又與中港恒銀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銀公司”)商談融資事誼,該公司要求出具《項目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書》,并推薦亞盟數(shù)聯(lián)(北京)項目分析技術有限公司,收取費用10萬元。因資金不足,又吸收被告王葉挺加入合伙,并于同年11月30日四人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因資金還是不足,由被告趙某某、孫某某出面向案外人韓玉華借款10萬元。在出具《項目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書》后,恒銀公司又要求出具《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并推薦北京市潤盈律師事務所,收取費用為16萬元。因前期四被告均已投資10多萬元,無力投入,被告趙某某、孫某某邀請原告張書亭入伙承擔全部律師調(diào)查費用16萬元,并承諾給其一個項目的股份,原告口頭同意。同年12月9日,原告將前期律師調(diào)查費8萬元交給被告趙某某、孫某某。同年12月10日四被告會商決定增加張書亭一個股份,后將該決定交給張書亭,張書亭未提出異議。律師來任丘后,原告作東請客,原告親手將尾款8萬元交給律師。后恒銀公司要求被告在香港設立公司方便轉款,并要求被告向其公司提供工作人員赴香港的費用3萬元,并要求被告到香港考查。于是同年12月21日決定派原告張書亭與被告孫某某到香港考查,但恒銀公司以其他借口拒絕與被告簽訂融資合同,被告發(fā)現(xiàn)受騙,追回這3萬元,但其他費用無法追回。案外人韓玉華向四被告索要借款,經(jīng)調(diào)解,由趙利祥單獨償還。
被告王葉挺辯稱,與被告趙某某、孫某某答辯意見一致。
被告趙利祥未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趙某某、孫某某、趙利祥為合伙做生意,與恒銀公司商洽融資合事宜。恒銀公司要求出具《項目數(shù)據(jù)分析報告書》,三被告因資金不足,吸收被告王葉挺加入合伙,并于2011年11月30日正式簽署《合作協(xié)議》。并向案外人韓玉華借款10萬元。后恒銀公司又要求出具《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費用為16萬元。2011年12月9日被告孫某某、趙某某收到原告張書亭8萬元,并出具收條,載明“收條,今收到張書亭現(xiàn)金捌萬元整(8萬)作為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之用。收款人:趙某某,孫某某.2011年12月9日?!蓖眨桓孚w某某向北京市潤盈律師事務所匯款8萬元。2011年12月10日由被告孫某某、趙某某、趙利祥、王葉挺簽名作出《關于增加張書亭一個股份的決定》,該決定載明“在30萬噸燃料油融資過程中,張書亭出資壹拾陸萬元做的‘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為本項目順利融資作出了貢獻,經(jīng)集體研究,決定增加張書亭一個股份。享受同等股份權利,承擔同等股份義務?!痹鎻垥の丛谠摏Q定上簽字。2011年12月20日被告孫某某、趙某某收到原告張書亭8萬元,并出具收條,載明“收條,今收到張書亭現(xiàn)金捌萬元整,匯北京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用。收款人:孫某某,趙某某。2011年12月20”。2011年12月20日北京市潤盈律師事務所作出了關于孫某某先生、趙某某先生、趙利祥先生、王葉挺先生“進口30萬噸燃料油”項目合作的(2011)潤盈[書]字2018號《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
另查明,原告張書亭與被告孫某某于2011年12月21日自石家莊同乘一航班至深圳。
再查,被告收到恒銀公司退回的3萬元,該款充作給付案外人韓玉華的借款利息,在四被告商量給韓玉華利息時原告張書亭不在場。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身份證、收條、投資協(xié)議、合作協(xié)議書、《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北京市潤盈律師事務所收據(jù)、項目確認書、決定書、車票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自然人之間借款必須且應包括兩個事實:一是有雙方借貸合意;二是借款已實際交付。本案,被告孫某某、趙某某向原告張書亭出具收條,載明收到原告張書亭現(xiàn)金16萬元,作為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之用,證實原告已向被告交付16萬元,事實清楚且被告對此未持異議,本院予以確認。關于雙方借貸合意見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規(guī)定:“原告以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為依據(jù)提起民間借貸訴訟,被告依據(jù)基礎法律關系提出抗辯或者反訴,并提供證據(jù)證明債權糾紛非民間借貸行為引起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查明的案件事實,按照基礎法律關系審理”,據(jù)此,被告應就原告給付的16萬元并非雙方合意的借款提供證據(jù)證實。被告辯稱因資金不足,邀請原告入伙,原告給付被告的16萬元為入伙的投資款,而不是借款。經(jīng)查,原、被告未簽訂合伙協(xié)議,且被告提供的關于增加張書亭一個股份的決定沒有原告簽字確認,原告對該事實亦予以否認,被告未能舉證證實該決定原告知情并同意。被告提供原告與被告孫某某從石家莊至深圳的機票及其他費用票據(jù),僅能證實二人乘同一航班出行過程,無法與其他證據(jù)印證該次出行的目的。如果原告與四被告系合伙關系,且被告稱原告在宴請律師時親自將第二筆8萬元款項直接給付律師,那么律師也應知道原告與四被告系合伙關系,律師在之后出具的《律師盡職調(diào)查報告》時應記載為包括原告在內(nèi)的五人合作,但該報告記載的僅是四被告合作,沒有記載原告。在被告收到恒銀公司退還的3萬元后,四被告未與原告協(xié)商即做出處分決定,如果四被告與原告系合伙關系,處分財產(chǎn)時應當有原告的參與,只要求原告投資,不讓原告參與財產(chǎn)分配,不符常理,也不符合法律的相關規(guī)定。綜上,無法認定原告與四被告之間存在合伙關系,亦不能認定原告給付被告的16萬元系投資款,對于被告的辯解意見不予采納。被告孫某某、趙某某、趙利祥、王葉挺系合伙關系,在合伙關系期間被告孫某某、趙某某向原告張書亭借款16萬元,是履行的職務行為,故四被告應共同承擔償還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孫某某、趙某某、趙利祥、王葉挺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償還原告張書亭借款本金16萬元,四被告互負連帶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500元,由被告孫某某、趙某某、趙利祥、王葉挺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孫玉坡
人民陪審員 劉占輝
人民陪審員 檀長滿
書記員: 張桂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