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上訴人(原審原告):英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法定代理人:英某(系上訴人張某之母),基本情況同上。上訴人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費國勇,河北衡湖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原審被告):李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衡水市桃城區(qū)。上訴人(原審被告):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住所地:衡水市和平西路326號。法定代表人:張雙義,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玉奇,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衡水市桃城區(qū)休閑廣場北側聯(lián)通大廈1樓、4樓、5樓。負責人:楊東利,該公司經(jīng)理。
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上訴請求:一、撤銷一審判決第二項;二、依法改判李志、公交公司賠償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481780.25元。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有誤,導致判決結果錯誤。首先關于事故責任問題,根據(jù)原審法院調取的交通事故案卷和現(xiàn)場勘驗及庭審調查的情況可知,原審法院對于事故各方的違反交通法規(guī)的行為進行了羅列,雙方的違規(guī)行為共同造成了本次事故的發(fā)生,且對于事故結果的發(fā)生具有相同的作用力。原審法院對事故基本情況的認定與冀公交(衡)認定(2017)第13114120170059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基本一致,只是責任雙方均增加了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的“借道行駛需在駛過被占用路段后迅速駛回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遇此情況應當減速讓行”的規(guī)定,責任雙方的這兩項違規(guī)行為,不會產(chǎn)生對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的變動,反而增加印證了上述事故認定書確定的責任分擔比例,被上訴人在庭審中雖對事故認定書有異議,但未提供足以推翻的證據(jù),因此認定責任雙方負同等責任無誤。關于賠償責任,根據(jù)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非機動車駕駛人負事故同等責任的,減輕機動車方包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的賠償責任,按照此規(guī)定,被上訴人應承擔70%至80%的賠償責任,一審法院在認可雙方存在的違規(guī)行為的基礎上,判決被上訴人承擔50%的賠償責任有誤。綜上,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有誤,導致判決結果的賠償責任比例錯誤,根據(jù)民訴法的規(guī)定,特提起上訴,請求依法改判。李志、公交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李志、公交總公司不承擔事故責任和賠償責任。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認定李志、公交總公司承擔50%的事故責任并判令上訴人公交總公司按事故責任比例50%承擔344128.75元是錯誤的。第一、本次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是張某在機動車道快車道里側逆行時,未緊隨其前方的三輪車,在未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向北側大幅度占用機動車道企圖超越前方三輪車造成的,與李志是否在快車道行駛及車速并無因果關系。第二、事故認定書和一審判決認定事發(fā)路段封閉修路并限速40公里每小時沒有依據(jù)。事實上,事發(fā)路段當天并未封閉修路,事發(fā)路段限速為70公里每小時,故事發(fā)時上訴人李志并未超速。第三,原審判決認定50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明顯過高,認定處理喪葬事宜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共計2000元無依據(jù)。綜上,李志不應承擔事故責任,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判決顯失公正,望二審法院查明事實,依法改判公交總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三被告賠償喪葬費、死亡賠償金、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尸檢費以及處理喪葬事宜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各項損失共計798257.5元。事實和理由:2017年4月28日7時許,李志超速駕駛冀T×××××號公交車,沿衡德路北側快車道由東向西行駛至周通橋東100米時,與由于衡德路南側封閉修路沿衡德路北側快車道由西向東行駛至此張某、張某各自駕駛的自行車相撞,造成張某當場死亡、張某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認定書認定李志負事故的同等責任,張某、張某共同負此事故的同等責任。李志駕駛的冀T×××××號公交車在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責任期間內,因此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應當在保險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李志駕駛的冀T×××××號公交車系公交總公司所有,李志駕駛行為系職務行為,因此公交總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7年4月28日7時許,李志以超過40km/h的速度駕駛冀T×××××號公交車沿衡德路北側快車道由東向西行駛至周通橋東100米處時與因衡德路南側修路沿衡德路北側快車道由西向東逆向行駛至此的張某、張某各自駕駛的自行車相撞,造成張某當場死亡、張某受傷,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死者張某戶籍所在地為河北省衡水市××勝利東路××日晴園××單元××室,其被扶養(yǎng)人有其父張某某,1942年9月1出生,事故發(fā)生時74周歲,計算被扶養(yǎng)年限6年;其母王石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事故發(fā)生時65周歲,計算被扶養(yǎng)年限15年,女兒張某,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事故發(fā)生時11周歲,計算被扶養(yǎng)年限7年。冀T×××××號公交車在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責任期間內。事故發(fā)生時,李志系公交公司員工,在履行職務行為。一審法院認為,公民的身體健康受法律保護,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人身、財產(chǎn)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費等其他合理損失。四原告因張某死亡遭受的各項損失如下:1、死亡賠償金564980元(28249元×20年),死者張某為城鎮(zhèn)戶籍,故四原告主張死亡賠償金應按照2017年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中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8249元計算,予以支持;2、喪葬費26204.5元。3、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元;4、處理喪葬事宜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各項共計2000元,四原告為處理喪葬事宜必然產(chǎn)生交通費、住宿費,處理喪葬事宜的人員必然產(chǎn)生誤工費,結合死者張某的親屬關系情況及戶籍性質,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交通費、住宿費等酌定2000元。5、尸檢費1000元,尸檢費系原告合理必要支出,并提交有正規(guī)發(fā)票,予以支持。6、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54073元,張某某雖74周歲,但其系退休職工,有固定的生活來源,故張某某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不予支持。死者張某系城鎮(zhèn)戶籍,被扶養(yǎng)人應當按照2017年年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標準中城鎮(zhèn)居民人民年消費19106元計算為19106元×7年+19106元÷2×8年=210166元,四原告僅主張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154073元,予以支持;上述各項共計798257.5元。本案所涉交通事故中,死者張某及傷者張某因衡德路南側維修道路,自周通橋西開始借道衡德路北側行駛,駛出周通橋后在并道口處并未迅速回到衡德路南側行駛,繼續(xù)在衡德路北側沿機動車道快車道逆行行駛,在未確認安全的情況下,向北側大幅度占用機動車道,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之規(guī)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公交車作為大型客運機動車應當在慢車道行駛,李志駕駛在標有限速40km/h的衡德路北側快車道超速行駛,在與因衡德路南側維修借道衡德路北側街道行駛的三輪車會車沒有降低行駛速度,保持安全車速,未盡到安全注意義務,導致與緊隨在三輪車后的張某、張某駕駛的自行車相撞,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八條、第七十條、《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是本次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結合事故當事人的過錯、參考張某、張某駕駛非機動車與李志駕駛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根據(jù)《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適當減輕非機動車駕駛人賠償責任后,李志對張某的死亡以及對張某受傷承擔50%的賠償責任。因李志系公交公司員工,事故發(fā)生時在履行職務行為,故李志在本次交通事故中的民事賠償責任應當由公交公司承擔。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應當在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內賠償四原告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共計110000元,對于超出交強險外的各項損失688257.5元,由公交公司按照事故責任比例50%承擔344128.75元。四原告對于超出交強險部分主張按80%賠償,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三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賠償四原告各項損失共計110000元;二、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賠償四原告各項損失共計344128.75元。案件受理費4252元由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負擔。二審中,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未提交證據(jù),李志、公交公司提供了衡水市交通運輸局公路管理處在處理事故期間給交警部門的復函,內容為:“衡德路周通路口至清涼店鎮(zhèn)中修工程開工前,我處已于4月24日函告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隊(衡交公路(2017)6號)。經(jīng)核查,2017年4月28日上午7時,K8+274~K10+700南半幅施工單位控制交通施工,北半幅雙向通行,兩端按規(guī)定設置了道路施工標志。約7點30分,現(xiàn)場交警通知施工單位停止施工,解除南側半封閉施工狀態(tài),施工單位立即解除,撤出現(xiàn)場?!苯?jīng)質證,雙方對該復函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對其效力予以確認。上訴人李志、公交公司還提供了現(xiàn)場監(jiān)控錄像一份,錄像顯示:在張某、張某騎行自行車前有兩輛三輪車,張某、張某沒有緊隨三輪車按順序行駛,與涉案公交車發(fā)生碰撞。本院對該錄像資料的效力予以確認。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認為,關于本次交通事故雙方民事賠償比例如何確定的問題。交警部門認定李志負事故的同等責任,張某、張某負事故的同等責任。一審判決根據(jù)事故雙方的過錯程度,結合張某駕駛的是非機動車的客觀情況,參照《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五十七條、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減輕非機動車駕駛人的責任,確定李志的工作單位公交公司承擔50%的賠償比例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維持。因涉案事故導致張某死亡,給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損害,根據(jù)審判實踐中掌握的原則,一審法院確定涉案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shù)額為50000元是正確的。張某的親屬參與處理張某的喪葬事宜,相應地會產(chǎn)生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等合理損失,一審法院酌情確定該部分損失數(shù)額共計2000元是合理的。綜上所述,上訴人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上訴人李志、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的上訴請求均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訴人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因與上訴人李志、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以下簡稱公交公司)、原審被告中國人壽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衡水市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1102民初256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某某、王石某、英某、張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費國勇、上訴人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孫玉奇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人壽財險衡水中心支公司經(jīng)傳票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021元,由張某某、王石某、英某負擔988元,衡水市公共交通總公司負擔1033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曉燕
審判員 李永瑋
審判員 呂國仲
書記員:王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