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萬山,男,1974年10月7日出生,漢族,河北省香河縣人,住香河縣。委托代理人:李景志,香河縣縣城鴻鵠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委托代理人:范文勇,北京市大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石淑莉,女,1988年9月17日出生,漢族,河北省香河縣人,住香河縣。委托代理人:穆峻松(系被告石淑莉丈夫),男,1992年2月11日出生,漢族,河北省香河縣人,住香河縣。被告:香河萬唐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住所: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縣新開街59號泰安佳園1號樓4單元101號門市。法定代表人:唐英超,經(jīng)理。委托代理人:吳凌云,河北寶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萬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與二被告于2017年3月5日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2、判令被告石淑莉退還原告購房定金100000元;3、判令被告萬唐公司退還原告中介費25000元;4、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3月5日,我與被告石淑莉、萬唐公司簽訂了《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被告石淑莉將其名下的香河繡水經(jīng)典小區(qū)12號樓1單元2504室房屋以1490000元的價格賣給我,約定貸款購買,首付款為500000元。合同簽訂當日,我給付被告定金100000元。2017年3月21日,廊坊市人民政府出臺了限購政策,本地戶籍居民購買第二套商品房,首付款比例從30%提高到50%,同時暫停第三套住房的貸款;2017年6月4日,香河縣人民政府出臺了限購政策,本地戶籍居民已擁有兩套以上住房的暫停在本地購買住房,包括商品房及二手房?;谏鲜稣叩某雠_,涉案房屋我屬于限制貸款和限購的范圍內(nèi),導致我無力再購買涉案房屋,解除合同有事實及法律依據(jù)。我多次與被告協(xié)商解除合同未果,為了維護我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被告石淑莉辯稱,我不同意退還原告定金,也不同意解除雙方合同,因為時間隔的太長了,一年才和我說解約的事情,對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且原告說有三套房產(chǎn)我懷疑有炒房的嫌疑。被告萬唐公司辯稱,我公司促成了原、被告涉案房屋買賣合同的簽訂,簽訂時間為2017年3月5日,簽訂當時原告僅有一套住房,且約定就是30%多一點的首付款。原告當時帶著朋友吳志斌前來我公司處簽訂合同,吳志斌本身也是從事房屋中介工作,只是借我公司名義簽訂協(xié)議,當時的中介費由吳志斌處理,我公司并未收取相關款項,所以沒有返還義務。經(jīng)審理本院查明如下事實:被告石淑莉(買受人)與香河縣城鎮(zhèn)房地產(chǎn)綜合開發(fā)有限公司(出賣人)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買受人購買出賣人開發(fā)的香河縣繡水經(jīng)典小區(qū)12號樓1單元2504號房,建筑面積為92平方米,總價款為444260元;買受人于簽訂本合同當日向出賣人交納該房屋預測房價首付款134260元,該房屋預測房價款的余額金額310000元做銀行按揭貸款;等等。2017年3月5日,原告張萬山(買受人)與被告石淑莉(出賣人)及被告萬唐公司(居間方)之間簽訂了《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約定:原告張萬山購買被告石淑莉位于香河縣房屋一套,建筑面積為92.07平方米;房屋總價款為1490000元,買受人在簽訂本合同的同時向出賣人支付定金100000元;買受人按揭貸款購買該房屋,出賣人與買受人約定銀行貸款面簽的時間為房本下來10日內(nèi),同時約定首付款為500000元,按揭款為990000元,交首付時間為面簽當日;買受人向銀行申辦抵押貸款,買受人因自身原因未獲得銀行批準的,雙方同意按照第2種方式解決,1、買受人自行籌齊剩余房價款,以現(xiàn)金形式支付給出賣人,2、買受人繼續(xù)申請其他銀行貸款,至貸款批準,其間產(chǎn)生的費用由買受人自行承擔,3、本合同終止,買受人支付的定金和房價款應如數(shù)返還,雙方互不承擔違約責任,在申辦貸款過程中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由買受人承擔;居間方傭金為25000元,全部由買受人支付,在簽訂本合同當日必須足額支付居間方的上述費用;違約條款(略);等等。合同簽訂當日,原告給付被告石淑莉購房定金100000元。上述房屋的產(chǎn)權證書至今未下發(fā)。2017年2月2日,原告張萬山(買受人)與劉岳(出賣人)及香河宏泰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居間方)之間簽訂了《房屋買賣居間合同》,約定:原告張萬山購買劉岳位于香河縣房屋一套,建筑面積為93.85平方米;房屋總價款為1680000元;等等。后上述房屋辦理了《不動產(chǎn)權證書》,載明:證號為冀(2017)香河縣不動產(chǎn)權第0011048號,權利人為張萬山,坐落于,建筑面積為93.85平方米,附記中注明“本不動產(chǎn)于2017-04-10通過轉移登記換發(fā)不動產(chǎn)證書,原房產(chǎn)證(A82721)注銷,2017.4.14設定抵押登記”。2017年3月21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fā)市房管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的意見的通知,其中載明:實行住房限購的區(qū)域為廊坊市主城區(qū)、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固安縣和永清縣;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1套住房,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對擁有1套住房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暫停辦理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等等。2017年6月2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chǎn)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其中載明:實行住房限購的區(qū)域為廊坊市主城區(qū)、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固安縣、永清縣、霸州市和文安縣;當?shù)貞艏用窦彝ヒ呀?jīng)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在當?shù)刭徺I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首次購買住房的居民家庭,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對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等等。上述事實有商品房買賣合同、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定金收條、房屋買賣居間合同、不動產(chǎn)權證書、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fā)市房管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的意見的通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chǎn)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及原、被告庭審陳述等證據(jù)所證實。
原告張萬山與被告石淑莉、香河萬唐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5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萬山委托代理人李景志、被告石淑莉及其委托代理人穆峻松、被告萬唐公司委托代理人吳凌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解除其與二被告于2017年3月5日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對此被告石淑莉辯稱其不同意解除合同,經(jīng)審查,依據(jù)原告與二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中約定“房屋總價款為1490000元,首付款為500000元,按揭款為990000元”的內(nèi)容可知,原、被告約定購房首付款比例為30%。但在原告與二被告于2017年3月5日簽訂《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后,于2017年3月21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fā)市房管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chǎn)市場調控的意見的通知和2017年6月2日廊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促進全市房地產(chǎn)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中均載明,本地戶籍居民家庭購買第1套住房,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對擁有1套住房的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yè)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現(xiàn)在原告張萬山名下已經(jīng)擁有1套住房(《不動產(chǎn)權證書》證號為冀(2017)香河縣不動產(chǎn)權第0011048號,權利人為張萬山,坐落于,而本案中的涉案房屋產(chǎn)權證書未下發(fā),待產(chǎn)權證書下發(fā)后,原告若再購買被告石淑莉的涉案房屋申請銀行按揭貸款時,購房首付款比例應不低于50%,超出了合同中約定購房首付款比例為30%的情形,確給原告繼續(xù)履行合同造成了一定的障礙,致使原告與二被告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無法履行,故本院對原告主張解除其與二被告于2017年3月5日所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原告主張被告石淑莉退還購房定金100000元,對此被告石淑莉辯稱其不同意退還原告定金,本院認為,原告已按合同約定履行了相應的付款義務,上述合同的解除,系因在簽訂合同之后出現(xiàn)了相應的限購政策,致使原告與二被告之間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無法履行,在此種情況下,合同的解除應認定為不可歸責于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在合同解除后,被告石淑莉應返還原告購房定金100000元。原告主張被告萬唐公司退還中介費25000元,對此被告萬唐公司辯稱其并未收取相關款項,所以沒有返還義務,經(jīng)審查,原告主張其支付被告萬唐公司中介費25000元,因未提供相應付款證據(jù)證實其主張,故本院不予采信,因此對原告的上述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第九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二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張萬山與被告石淑莉、香河萬唐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5日簽訂的《房屋買賣及居間服務合同》。二、被告石淑莉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nèi)返還原告張萬山購房定金100000元。三、駁回原告其他的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450元,已減半收取,由原告張萬山與被告石淑莉各負擔72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祁振宇
書記員:楊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