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馬連慶(河北渤澳律師事務所)
楊某某
張畋民(河北新圓律師事務所)
原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文學,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馬連慶,男,河北渤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某。
委托代理人張畋民,男,河北新圓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楊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原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8年8月16日起訴,本院審理后于1999年10月20日作出(1998)古民初字第1291號民事判決,被告楊某某不服向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0)唐民終字第223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楊某某不服該二審判決,申請再審。2010年12月20日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本案再審,以原一審、二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為由裁定撤銷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0)唐民終字第223號民事判決和唐山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1998)古民初字第1291號民事判決,將本案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于2011年12月19日作出(2011)古民初字第597號民事判決,被告楊某某不服,提出上訴,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原審判決程序違法為由,于2012年9月5日作出(2012)唐民一終字150號民事裁定,撤銷唐山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2011)古民初字第597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由審判員王婧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張寧、肖崢參加的合議庭審理本案,于2013年5月3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馬連慶,被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畋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認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不能成為本案的原告,并述稱,一、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不應作為本案訴訟當事人。楊某某系被原林西礦開除。1995年至2000年6月,在對楊某某作開除處理及在整個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過程中,原林西礦始終作為唯一的民事訴訟主體獨立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了全部責任,對方當事人、勞動仲裁機構、基層法院和中級法院對此都認可無異議。開灤集團有限公司自始至終沒有參與該案處理,始終不是本案的當事人。2000年4月,原林西礦整體改制為林西礦業(yè)公司,原林西礦的人員、資產、債務等全部劃轉到林西礦業(yè)有限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的林西礦業(yè)公司承接原林西礦全部民事責任。6年后,原林西礦業(yè)公司于2006年8月23日被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6)唐破字第5號民事裁定宣告破產,2007年9月19日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06)唐破字第5—7號民事裁定,終結破產程序。原林西礦業(yè)公司破產,該案的訴訟主體已經不復存在。開灤集團公司雖然曾經是原林西礦業(yè)公司的股東,但與原林西礦業(yè)公司是兩個獨立的法人,應各自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將已破產終結的公司原股東作為本案的當事人,有悖于公司法和破產法;把本應由一個法人承擔的責任要求另一個法人承擔,沒有法律依據。二、該案再審已經超過時效。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0)唐民終字223號民事判決已于2000年6月生效。至今時過11年有余,已超過法定再審時效。三、本案事實清楚,原林西礦開除楊某某決定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林西礦開除楊某某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為原林西礦公安分處調查取證證實、該礦認定,也為勞動仲裁機關兩次仲裁裁決、兩次一審法院判決、二審法院終審判決所認定?!镀髽I(yè)職工獎懲條例》規(guī)定:“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從證實職工犯錯誤之日起,開除處分決定不得超過五個月,其他處分不得超過三個月”?!秳趧尤耸虏筷P于證實職工犯錯誤的時間問題的復函》勞人勞(1988)12號文件規(guī)定:“這里證實職工犯錯誤之日,系指企業(yè)對于職工所犯錯誤在經過調查,弄清事實,取得證據,并通過一定程序證實認定的時間。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從此時開始計算?!睆?995年6月22日到1995年11月28日,原林西礦公安分處一直在做該傷害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包括詢問傷人者和被傷者,對被傷者做法醫(yī)鑒定,詢問知道此次傷人事件的有關人員,直到1995年11月28日達成調解協(xié)議并得到執(zhí)行,楊某某傷害組長的事實得到證實。1995年12月2日原林西礦以開林公勞(1995)329號文件認定楊某某所犯錯誤,并根據有關規(guī)定開除楊某某礦籍。從證實認定楊某某犯錯誤的時間看,原林西礦的處理決定沒有超過時限。1997年10月21日,原林西礦按法定程序將楊某某開除,也沒有超過處分時效。1998年7月31日唐山市勞動仲裁委(1998)勞裁字18號仲裁決定書認為原林西礦開除楊某某超過處分時效,違反相關規(guī)定。從《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處分職工的處分時效,到《勞動人事部關于證實職工犯錯誤的時間問題的復函》規(guī)定的:“這里證實職工犯錯誤之日,系指企業(yè)對于職工所犯錯誤在經過調查,弄清事實,取得證據,并經過一定程序證實認定的時間”,再到《勞動部關于開除職工問題的復函》規(guī)定的“當事人的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該案件的時間除外”,這些規(guī)定形成一個完整的處分時間規(guī)定。既然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案件的時間除外,且仲裁裁決因提起訴訟不生效,提起訴訟自當計入除外時間。該案即使從最早證實楊某某犯錯誤事實的1995年11月28日起,到1995年12月2日原林西礦將其開除只有4天時間,此后該案一直處于勞動仲裁和訴訟之中,直至2000年6月2日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判決維持原判。將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期間和訴訟期間除外,原林西礦開除楊某某沒有超過5個月的處分時效。原林西礦1997年10月21日開除楊某某,符合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楊某某犯錯誤事實已經被勞動仲裁裁決和法院判決所認定,無論從哪種角度考慮都沒有超過處分時效,即從原林西礦證實認定楊某某犯錯誤時起沒有超過時效,從唐山市勞動仲裁委認定楊某某犯錯誤時起也沒有超過時效,從古冶法院判決認定楊某某犯錯誤時起還沒有超過時效。綜上述,開灤集團公司不應成為本案訴訟當事人;本案再審已經超過法定時效;原林西礦開除楊某某符合法律規(guī)定,請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根據上述認證查明,被告楊某某原系原開灤礦務局林西礦工人,1995年6月22日上午10時許,被告楊某某因故與開灤林西礦井運區(qū)一隊井下十一水平現場組長楊永強發(fā)生口角。楊某某用矸石、木板將楊永強打傷。經開灤礦務局公安處法醫(yī)鑒定,楊永強傷情為:1、頭部挫傷,2、右面部挫傷,3、左耳前挫裂傷,4、左前臂挫傷,5、左尺骨外傷性骨折,定輕傷。1995年12月2日,開灤林西礦以開林公勞(1995)329號文件決定給予楊某某開除礦籍的處分。
被告楊某某對該礦開除礦籍處分決定不服,向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997年5月27日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1997)第20號勞裁書裁決維持開灤林西礦對楊某某開除礦籍的處分決定。被告楊某某對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1997)第20號仲裁決定書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以(1997)古民初字第949號民事判決,判決開灤林西礦(1995)第329號開除楊某某礦籍的處分決定無效。隨后,開灤林西礦補發(fā)了楊某某1996年1月1日至1997年10月21日的工資,并于1997年10月21日按法定程序以開林綜勞(1997)第317號文件作出開除楊某某礦籍的決定,楊某某仍不服,再次向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1998年7月31日,唐山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1998)第18號仲裁書以開灤林西礦(1997)第317號決定開除楊某某礦籍處分已超出處分時效為由,裁決:撤銷開灤林西礦開林綜勞(1997)317號關于楊某某所犯錯誤的處理決定,恢復礦籍。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不服該裁決,向本院提起本次訴訟。
本院認為,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5年12月2日決定開除楊某某,但此決定被法院確認無效,故二者之間的勞動關系此時并未解除;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7年10月21日依照法定程序再次做出決定開除楊某某,此次的開除決定直至本案判決生效前效力待定。楊某某與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簽有《開灤礦務局全員勞動合同書》,林西礦企業(yè)改制時并未將楊某某劃轉至新成立的公司,所以楊某某在林西礦改制消滅后,其勞動關系應歸屬林西礦的開辦單位開灤礦務局。開灤礦務局現已改制成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故該公司成為本案的原告,應屬適格。
企業(yè)職工必須遵守國家的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勞動紀律,遵守企業(y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被告楊某某作為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的職工,在工作崗位上違反勞動紀律、毆打生產管理人員并致人輕傷的行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并經法定程序受到相應處分。本案證實楊某某犯錯誤事實之日應為1995年11月28日,至1995年12月2日林西礦第一次作出開除決定,沒有超過《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所規(guī)定的5個月的開除處分時效;至1997年8月5日古冶區(qū)法院判決撤銷此次開除決定,該案一直處于勞動仲裁和訴訟之中。根據《勞動部關于開除職工問題的復函》勞力字(1992)17號文件規(guī)定,企業(yè)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將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該案件的時間除外,既然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案件的時間除外,且仲裁裁決因提起訴訟不生效,提起訴訟自當計入除外時間。1997年10月21日林西礦第二次作出開除決定,距離證實楊某某犯錯之日亦未超過五個月的審批時效,故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7年10月21日按法定程序做出的開林綜勞(1997)第317號文件并未超過時效,故應依法認定有效。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確認原開灤礦務局林西礦開林綜勞(1997)317號文件有效。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楊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5年12月2日決定開除楊某某,但此決定被法院確認無效,故二者之間的勞動關系此時并未解除;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7年10月21日依照法定程序再次做出決定開除楊某某,此次的開除決定直至本案判決生效前效力待定。楊某某與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簽有《開灤礦務局全員勞動合同書》,林西礦企業(yè)改制時并未將楊某某劃轉至新成立的公司,所以楊某某在林西礦改制消滅后,其勞動關系應歸屬林西礦的開辦單位開灤礦務局。開灤礦務局現已改制成為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故該公司成為本案的原告,應屬適格。
企業(yè)職工必須遵守國家的政策、法律、法令,遵守勞動紀律,遵守企業(y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被告楊某某作為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的職工,在工作崗位上違反勞動紀律、毆打生產管理人員并致人輕傷的行為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應當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并經法定程序受到相應處分。本案證實楊某某犯錯誤事實之日應為1995年11月28日,至1995年12月2日林西礦第一次作出開除決定,沒有超過《企業(yè)職工獎懲條例》所規(guī)定的5個月的開除處分時效;至1997年8月5日古冶區(qū)法院判決撤銷此次開除決定,該案一直處于勞動仲裁和訴訟之中。根據《勞動部關于開除職工問題的復函》勞力字(1992)17號文件規(guī)定,企業(yè)審批職工處分的時間將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該案件的時間除外,既然當事人申訴時間、勞動仲裁委員會處理案件的時間除外,且仲裁裁決因提起訴訟不生效,提起訴訟自當計入除外時間。1997年10月21日林西礦第二次作出開除決定,距離證實楊某某犯錯之日亦未超過五個月的審批時效,故開灤礦務局林西礦于1997年10月21日按法定程序做出的開林綜勞(1997)第317號文件并未超過時效,故應依法認定有效。本案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確認原開灤礦務局林西礦開林綜勞(1997)317號文件有效。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楊某某負擔。
審判長:王婧
審判員:張寧
審判員:肖崢
書記員:李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