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廖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苗族,教師,初中文化,住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向文杰,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雷楊,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廖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務農,初中文化,住宣恩縣,
被告:譚家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務農,系廖某某母親,住宣恩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再永,湖北宣明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丁國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初中文化,住宣恩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丁超群,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土家族,高中文化,住宣恩縣,系丁國民胞姐,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廖某某與被告廖某某、譚家珍、丁國民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廖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向文杰、雷楊,被告廖某某、譚家珍及其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再永,被告丁國民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丁超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廖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確認三被告簽訂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書》無效;2、依法判令三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事實和理由:1986年3月,原告廖某某同父親廖家順在宣恩縣××組修建房屋一棟,并共同生活。1992年廖家順與被告譚家珍結婚,與被告廖某某形成繼父子關系。2010年4月廖家順因故去世,原告廖某某與廖家順共同修建的房屋由被告廖某某、譚家珍居住使用。2016年5月21日,被告廖某某、譚家珍未經原告廖某某同意,私自將房屋轉讓給被告丁國民,侵犯原告廖某某的合法權益。
本院認為,本案涉訴房屋在廖家順死亡后,應由原告廖某某、被告廖某某、譚家珍三人共同繼承,在遺產分割前,該房屋應屬共同共有。處理共同共有的不動產應當經過全體共有人同意,本案中被告廖某某、譚家珍與被告丁國民于2016年5月21日簽訂《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書》,沒有證據證明征得了原告廖某某的同意,且原告廖某某事后未對該合同進行追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規(guī)定的標準。被告譚家珍、廖某某把涉訴房屋轉讓給同村在另一處已經擁有宅基地的被告丁國民,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被告丁國民在本村擁有了兩處宅基地,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因此,被告廖某某、譚家珍、丁國民之間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書》應屬無效合同。故原告廖某某請求確認三被告簽訂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書》無效,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廖某某、譚家珍與被告丁國民簽訂的《農村房屋買賣合同書》無效。
案件受理費80元,由被告廖某某、譚家珍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中國農業(yè)很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件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蘇學斌 審 判 員 段紹罡 人民陪審員 龔光榮
書記員:李璞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