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營業(yè)部(以下簡稱“廊坊銀行營業(yè)部”)。
委托代理人鄭璇哲,河北乾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姜某。
被告李某某。
被告張海元。
原告廊坊銀行營業(yè)部訴被告姜某、李某某、張海元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廊坊銀行營業(yè)部的委托代理人鄭璇哲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姜某、李某某、張海元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缺席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8月21日,原告與被告姜某簽訂了合同編號為廊銀小微中心(廊坊)借字(201408120)號的《個人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原告根據被告姜某的申請,同意向其發(fā)放個人貸款30萬元用于中秋節(jié)備貨,借款期限十二個月,具體放款日和到期日最終以借款憑證記載為準。貸款利率為年利率18%,合同期內貸款利率不變。借款人還款方式以另行簽字確認的《還款計劃表》為準,應于還款日之前將當期應償還借款本息足額存入約定的賬戶,該賬戶余額不足的,借款人同意貸款人從借款人在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開立的任何賬戶中劃收。如被告未按合同約定期限還款,原告有權就貸款逾期部分從逾期之日起按照貸款逾期罰息利率計收罰息。直至借款人完全清償本息為止,貸款逾期罰息利率為本合同貸款利率基礎上加50%。如借款人未按期足額付息,貸款人有權就到期未付利息部分按照貸款本金相同的罰息利率按本合同約定的結息日計收復利。并要求借款人支付貸款金額的5%的違約金。被告李某某作為共同借款人在借款合同上簽字捺印。同日,被告張海元作為保證人與原告簽訂了合同編號為:廊銀小微中心(廊坊)保字(201408120)的《保證合同》,承諾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擔保范圍為主合同項下本金、利息、復利及罰息、違約金、損害違約金和實現債權的費用,其中實現債權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催收費用、公證費用、訴訟費用(或仲裁費)、保全費、公告費、執(zhí)行費、拍賣費用、律師費、差旅費及其它因實現債權所發(fā)生的合理費用。保證期間為主合同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
同日,原告向被告姜某發(fā)放貸款30萬元。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開始每月基本能正常還款,但自2015年5月開始逾期,截止2016年9月26日,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99252.29元、利息3026.47元、罰息36861.3元。
庭審中,原告要求三被告償還貸款本金99252.29元、利息3026.47元、罰息36861.3元,并支付自2016年9月26日起至付清借款之日止的利息、罰息,按雙方簽訂的《個人借款》約定計算。
以上事實有《個人借款合同》、借款憑證、《擔保合同》、還款計劃表、房屋他項權證、客戶信貸業(yè)務情況表及原告陳述可證。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姜某簽訂的《個人借款》,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本著誠信原則切實全面履行合同義務。原告依約向被告發(fā)放了貸款,被告違約,未按時履行還款義務,因此,原告要求其償還借款本息的主張,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李某某作為共同借款人,應依法承擔共同清償責任。被告張海元作為連帶責任保證人,對借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07條、第206條、第207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18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姜某、李某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廊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營業(yè)部貸款本金99252.29元、利息3026.47元、罰息36861.3元、違約金15000元,并支付自2016年9月26日起至付清借款之日止的利息、罰息,按雙方簽訂的《個人借款合同》約定計算;
二、被告張海元對上述借款承擔連帶償還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600元、保全費1270元,由三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提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本判決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次日起二年內。
審 判 長 王新宇 審 判 員 張曉芳 人民陪審員 石海琛
書記員:逯初宸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