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廊坊市鑫基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廊坊鑫基擔保公司)。
委托代理人王蕓,河北拓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胡某。
被告河北英尼維拉服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尼維拉公司)。
被告謝某。
被告張某。
原告廊坊鑫基擔保公司訴被告胡某、英尼維拉公司、謝某、張某擔保追償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廊坊鑫基擔保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蕓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胡某、英尼維拉公司、謝某、張某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缺席審理終結(jié)。
原告廊坊鑫基擔保公司訴稱,被告胡某于2013年7月12日向胡思琪借款200萬元,我公司為其提供擔保,被告英尼維拉公司、謝某、張某為被告胡某借款向我公司提供反擔保。2014年7月12日我公司應胡思琪要求代償了該筆貸款本金及利息。現(xiàn)被告胡某、英尼維拉公司、謝某、張某未償還我公司代償款,故訴請要求其償還代償款及利息并承擔律師代理費40000元。
被告胡某未答辯。
被告英尼維拉公司未答辯。
被告謝某未答辯。
被告張某未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7月12日,被告胡某向胡思琪借款200萬元用于購置設備及原材料,并簽訂了《借款合同》,借款期限為二個月,即2013年7月12日至2013年9月11日?!督杩詈贤分屑s定“合同項下出借利率為月利率4%,借款期間利率不變?!薄叭艚杩钊宋窗醇s定期限還款,就逾期部分,從逾期之日起按照逾期借款總額罰息利率2‰按日計收利息,直至清償本息為止。”“與合同訂立、履行及糾紛解決的訴訟費、律師代理費、公證費等費用由借款人支付?!痹胬确祸位鶕9緸樵摴P借款提供了擔保,被告英尼維拉公司為原告的擔保提供了反擔保,并與被告胡某簽訂了《廊坊市鑫基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關于委托擔保及反擔保協(xié)議書》。同時被告英尼維拉公司、謝某、張某向原告提交了《股東會決議》、《反擔保承諾書》,承諾“如胡某被告到期不能足額償還全部借款,造成廊坊鑫基擔保公司(原告)損失,我單位愿意代為償還全部借款及因逾期所發(fā)生的全部費用。否則乙方(原告)有權對我單位全部財產(chǎn)進行處置用于清償和賠償,同時我單位法定代表人和全部股東以其家庭的自有財產(chǎn)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同簽訂后,胡思琪將借款200萬元支付給被告胡某。逾期后,被告胡某未能歸還借款。2014年7月12日,原告向胡思琪償還了上述借款本金及利息2880000元。2014年7月15日被告謝某在原告發(fā)出的《催款通知》上簽字。2015年1月9日被告胡某向原告出具了《還款計劃》。原告為追要此欠款支付了律師代理費40000元。
上述事實的證據(jù)有:《借款合同》1份、《廊坊市鑫基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關于委托擔保及反擔保協(xié)議書》1份、《股東會決議》1份、《反擔保承諾書》1份、胡思琪出具的《收條》1張、被告胡某出具的《借據(jù)》1份、匯款憑條2張、《催款通知》1份、《還款計劃》1份、律師費收費收據(jù)1份及庭審筆錄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廊坊鑫基擔保公司在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胡某追償,其應當向原告支付已經(jīng)代償?shù)慕杩畋窘鸺袄?,原告的此項訴請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對于借款合同中約定的高于法律規(guī)定部分的利息及逾期利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英尼維拉公司作為反擔保人,合同中約定保證方式為提供連帶責任反擔保保證,依法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謝某、張某向原告提交的《股東會決議》、《反擔保承諾書》中承諾“我單位法定代表人和全部股東以其家庭的自有財產(chǎn)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故被告謝某、張某亦應承擔連帶清償責任。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胡某償還原告廊坊市鑫基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代償款200萬元及利息、逾期利息自2013年7月12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
二、被告胡某給付原告廊坊市鑫基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律師代理費40000元;
三、被告河北英尼維拉服裝有限公司、謝某、張某對上述一、二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上列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160元、公告費560元,由被告胡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nèi)不履行義務的,對方當事人可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提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本判決規(guī)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次日起二年內(nèi)。
審判長 陳久波
代理審判員 范穎嬌
人民陪審員 尹秀文
書記員: 尹德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