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廊坊市方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住所地安次區(qū)工業(yè)園安錦道10號。社會統一信用證號131000000022557。
法定代表人:方玉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繼軍,河北正澄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春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廊坊市安次區(qū),該公司員工。
被告:劉某在,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廊坊市文安縣。
原告廊坊市方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簡稱方生公司)與被告劉某在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廊坊市方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繼軍、王春蓮,被告劉某在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方生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原告與被告勞動合同解除,無須與被告繼續(xù)履行合同;2、判決原告無須給付被告工資1480元、賠償金1480元;3、判決原告無須為被告繳納社保費用;4、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后原告在庭審中撤回第2、3項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自2013年5月8日起,原告與被告劉某先后三次簽訂為期一年的書面勞動合同。第一次自2013年5月8日起至2014年5月7日止,第二次自2014年5月7日起至2015年5月6日止,第三次自2015年5月7日起至2016年5月6日止。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原告己為被告繳納了各項社保費用。鑒于被告在公司工作期間不服從領導工作安排、打架、曠工等嚴重違反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的行為,原告于2016年5月3日通知被告,原告將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要求被告及時辦理離職手續(xù)。被告不但沒有到公司辦理離職,還向廊坊市安次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提起仲裁。原告認為,被告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其行為嚴重違反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嚴重擾亂了公司的生產秩序,原告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被告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廊坊市安次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廊安勞人仲裁字2016第259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如訴。
經審理查明,2013年5月8日,原告方生公司與被告劉某在簽訂了《勞動合同書》,雙方約定被告在生產三部組裝崗位工作,勞動期限為2013年5月8日至2014年5月7日。2014年5月7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續(xù)訂書,約定勞動期限為2014年5月7日至2015年5月6日。2015年5月7日,合同到期后,原告與被告再次續(xù)簽勞動合同,約定勞動期限延長至2016年5月6日。
另查明,2015年12月24日,被告在工作中犯錯,被原告罰款50元。
2016年4月2日,被告在上班期間,因其崗位調動問題與原告公司楊經理發(fā)生沖突,雙方報警。2016年4月20日,原告向其公司工會發(fā)函,通知工會被告嚴重違反公司制度,決定與其解除勞動合同。2016年4月22日,被告公司工會向被告人力資源部復函:經研究,同意公司依據有關法律和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解除與劉某在同志之間的勞動關系。2016年5月10日,被告劉某在以原告突然要求其辦理離職手續(xù)而自身不存在任何違反公司規(guī)章的行為為由,向廊坊市安次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1、雙方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2、方生公司支付2015年4月工資1480元;3、方生公司為其繳納2016年5月3日以后的保險。2016年7月25日,仲裁委作出廊安勞人仲字[2016]第259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如下:1、繼續(xù)履行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2、雙方繳納2016年5月的工傷保險;3、駁回劉某在其他仲裁請求。裁決書送達后,原告對上述裁決書內容不服,提出訴訟。
2016年7月15日,原告再次作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告知被告劉某在:“你于2013年5月8日起到我司正式工作,就職于我司生產部,任普工一職。但自2016年4月2日起你開始無故不到(與部門經理楊焱打架后沒有向所在主管說明不到公司上班的原因和事由,部門主管和人力資源部多次打你電話也不接聽,同時你也未到人力資源部辦理任何請假或離職手續(xù)。5月3日打通電話通知你來辦理離職手續(xù),之后你一直未到公司辦理),截止到2016年5月3日你已經連續(xù)曠工多日,此行為一嚴重違反公司的考勤管理制度,現公司正式書面通知你;公司于2016年5月3日與你解除勞動合同,請你在2016年7月20日之前到公司辦理離職相關手續(xù)”。通知作出后,原告并分別在7月16日、7月21日通過中國郵政EMS特快專遞向被告郵寄了此通知,在郵件拒收后,原告又于2016年7月27日在廊坊日報的版面上登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告知被告已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給予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要求被告在三日內辦理離職相關手續(xù)。
庭審中,被告劉某在對原告主張的其嚴重違反公司規(guī)章制度的事實不予認可,認為原告開除自己真實原因是其對公司加班不發(fā)加班費的做法有意見,原告故意為其強行調換崗位才導致發(fā)生爭執(zhí),并非有意為之。另對原告主張的曠工行為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續(xù)簽的《勞動合同書》系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內容不違背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只有在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情形下,用人單位才可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被告劉某在雖然在工作中出現過失誤,且與原告公司主管人員因崗位調動發(fā)生過爭執(zhí),但并非故意為之或經常為之,且也未造成嚴重的后果,并不構成法律規(guī)定的“嚴重違反單位規(guī)章制度”。另原告主張的曠工事實被告不予認可,本院無法核實,但原告在《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中所載明被告在“2016年4月2日至2016年5月3期間無故不到,嚴重違反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因該段時間系原、被告勞動爭議的處理期間,在此期間要求被告正常上班有違常理,且被告此前已知悉原告欲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愿,未正常上班有正當的理由。故本院綜合上述情形,對原告以被告嚴重違反單位規(guī)章制度的理由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合同關系的主張不予支持。另原告已與被告在2015年5月6日前連續(xù)兩次簽訂合同,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兩次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又再次續(xù)簽合同的,原告應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原告至起訴時超過一年未與被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應當視為雙方已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合同。據此,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廊坊市方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雙方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書》。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廊坊市方生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代理人的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尚懷偉
書記員:張梓琨 附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xù)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xù)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yè)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xù)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xù)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guī)定的情形,續(xù)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