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光明西道37號。
法定代表人:于向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力均,該公司員工。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春明道12號。
法定代表人:耿建明,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凱,河北聽韜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簡稱安次建設)與被申請人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榮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河北省廊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根據(jù)本院關于指令合并審理另案中安次建設作為原告請求榮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的函,于2014年10月27日作出(2013)廊開民初字第559號民事判決。安次建設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2月3日作出(2015)廊民二終字第78號民事判決。安次建設不服,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3月30日作出(2016)冀民申256號民事裁定,認為本院二審判決主文遺漏了安次建設的上訴請求,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再審申請人安次建設委托訴訟代理人韓力均、被申請人榮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原告榮某公司訴稱,2008年,原、被告雙方就廊坊市君蘭苑商住樓工程簽訂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和補充協(xié)議,由被告承建3、4、9號樓工程建設。但被告違法將該工程轉包給不具有施工資質的韓利福施工,現(xiàn)場管理極其混亂,無法組織正常施工,為此,被告于2008年7月2日擅自撤場,原告不得已交由廊坊開發(fā)區(qū)福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剩余工程。故要求被告賠償原告損失228萬元。合同約定竣工后被告應提交3份完整詳細的紙質竣工圖和竣工資料以及內容相同的電子光盤,否則每延遲一天,按日支付合同總價的萬分之一違約金。
一審被告安次建設辯稱,我方施工資料已經(jīng)交付原告,不存在任何違約。原告自行雇傭其他公司完成剩余工程施工未經(jīng)招投標程序,發(fā)包違法,所產(chǎn)生的損失與我公司無關,且無證據(jù)證實損失的存在,同時該主張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原告逾期未支付工程款,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一審法院查明,安次建設經(jīng)過招投標,先后承建榮某公司開發(fā)的君蘭苑小區(qū)9號和3、4號商住樓工程。2007年10月10日與2008年3月5日,安次建設與榮某公司分別就承建以上工程簽訂了兩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兩份《建設工程施工補充協(xié)議》,以上合同與協(xié)議均對工程具體承包范圍、工程價款、工期、支付方式及違約責任等進行了約定。按照合同約定的工期安次建設基本完成了9號樓主體工程。對于3、4號樓的施工,2008年3月19日安次建設與案外人韓利福簽訂協(xié)議書,約定由韓利福掛靠在該公司完成3號樓與4號樓的施工建設。此后,韓利福以安次建設項目經(jīng)理的身份進場組織施工,至2008年7月2日,在未完工的情況下撤場。韓利福實際完成的工程為3號樓1-4單元1-6層主體及5單元墊層,4號樓未施工。經(jīng)鑒定,安次建設完成工程量的工程款金額為8710230.82元,其中涉及9號樓工程款金額為4229303.21元,3號樓已完工部分的工程款金額為4480927.61元。榮某公司已支付安次建設9號樓工程款264萬元,已付3號樓工程款154.4萬元。在韓利福撤場后,榮某公司自行或交由第三方完成3號樓剩余工程與四號樓工程,以上工程均已驗收并交付使用。
一審法院認為,安次建設與榮某公司就君蘭苑小區(qū)9號樓和3、4號商住樓工程簽訂的兩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兩份《建設工程施工補充協(xié)議》均合法有效,雙方應當全面履行合同。因榮某公司拖欠安次建設巨額工程款未付,安次建設有權解除合同而不需承擔違約責任。本案榮某公司就安次建設擅自撤場,要求賠償228萬元損失的請求,未向法庭提交相應的證據(jù)。該訴請既無事實根據(jù)又無法律依據(jù),不應支持。雙方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為雙務合同,因榮某公司拖欠工程款在先,安次建設有權拒絕履行將已施工完成的紙質竣工圖和竣工資料以及內容相同的電子光盤交給對方的合同義務而不需要依合同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在榮某公司給付工程款后,安次建設應將紙質的竣工圖紙、資料及電子光盤交付榮某公司留存。故對榮某公司要求安次建設交付紙質竣工圖紙、資料及電子光盤的訴請,予以支持,但依合同約定要求對方支付265萬元違約金的訴請,不予支持。本案關于9號樓工程施工合同,安次建設全面履行,不存在違約行為,榮某公司應給付未付工程款1589303.21元,并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3號樓施工系由安次建設向韓利福非法轉包,該工程實際由無資質的個人借用安次建設資質進行的施工建設,因此對3號樓的建設施工合同應按無效合同處理。對3號樓實際施工合同無效,安次建設負有單方面過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安次建設有權請求榮某公司支付工程價款,但要求榮某公司承擔逾期付款的違約責任沒有法律依據(jù),有悖于法律精神,不應予以支持。鑒于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判決書判令榮某公司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承擔自2008年7月3日起到判決生效之日包括3號樓在內的未付工程款的利息,對3號樓未付工程款需支付的利息,應作為榮某公司的實際損失,安次建設應予賠償。對于安次建設關于違約責任的訴請,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判決書業(yè)已判定,自2008年7月3日起到判決生效之日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未付工程款的利息;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故對安次建設的該項訴請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項、第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君蘭苑小區(qū)9號樓與3號樓已建工程未交付的施工資料及相應的電子光盤交付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二、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賠償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3號樓未付工程款2936927.61元自2008年7月3日至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判決書生效之日止的利息損失;三、駁回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四、駁回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9846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24846元,由榮某公司負擔9846元,由安次公司負擔15000元。
本院二審查明,一審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二審期間,雙方均未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二審認為,2007年10月10日與2008年3月5日,安次建設與榮某公司就承建君蘭苑小區(qū)9號和3、4號商住樓工程,簽訂的兩份《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及兩份《建設工程施工補充協(xié)議》均出自兩公司真實意思表示,形式合法、內容有效。雙方之間存在建設工程合同法律關系,榮某公司基于該合同關系有權向安次建設主張違約責任。安次建設上訴認為榮某公司不是涉案工程3號樓的施工主體,無權向本公司主張違約責任的觀點沒有事實根據(jù)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榮某公司在安次建設與該公司以及韓利福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另案中,針對安次建設的訴訟請求,在該案一、二審中均提出了與本案該公司訴請相同的抗辯意見,該事實應視為榮某公司向安次建設主張違約賠償責任。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因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事由,榮某公司的本案訴請并未超過訴訟時效。安次建設上訴認為榮某公司的本案訴請超過訴訟時效的觀點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本院不予支持。
榮某公司提起本案訴訟,請求判令安次建設提交由韓利福完成的君蘭苑小區(qū)9號全部與3號樓部分工程的“紙質竣工圖和竣工資料與紙質內容相同的電子光盤”并賠償違約金,因此榮某公司應對安次建設具有相應的合同項下義務、安次建設違約行為以及違約導致?lián)p失的計算依據(jù)、計算方法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如未提交充分有效證據(jù)證實其主張成立,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基于涉案工程已竣工驗收合格,且已實際投入使用的事實,資料齊備是竣工驗收合格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安次建設否認其未履行資料提交義務的條件下,榮某公司應對安次建設未履行資料交付義務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一、二審期間,榮某公司均未提交充分有效證據(jù)證實安次建設未履行資料交付義務,因此該公司相應訴請不能成立。一審法院在采信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確認安次建設未履行交付資料義務,違背了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基本原則,其認定錯誤,本院依法予以糾正。據(jù)理,一審判決基于上述認定,判令安次建設承擔的賠償責任亦不能成立。安次建設上訴認為,一審法院對該公司未交付已建工程交付施工資料及相應的電子光盤的認定沒有事實依據(jù),該公司不應以給付利息的方式向榮某公司承擔責任的觀點,本院均予支持。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榮某公司與安次建設以及韓利福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已于2013年8月16日作出(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民事裁定書,決定將該案涉及榮某公司與安次建設“違約責任的部分”發(fā)回重審。本院重審后,因榮某公司提起本案訴訟,為節(jié)約司法資源,方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避免訴累,于2013年9月23日作出(2013)廊立函字第2號函,指令本案一審法院將兩案合審理。一審法院將本案吸收另案,在榮某公司與安次建設之間涉案糾紛不涉及另案原審第三人韓利福權利義務的情況下,一并審理并作出本案一審判決,在程序上并無違法。安次建設上訴認為上述兩案系獨立案件,不應合并審理作出同一判決的觀點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七條、第一百四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撤銷河北省廊坊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3)廊開民初字第559號民事判決;二、駁回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19846元,保全費5000元,共計24846元,由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9846元,由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再審申請人安次建設再審請求,在維持本案二審判決的基礎上,判令被申請人榮某公司向安次建設支付工程款逾期撥付違約金。事實與理由:1、被申請人榮某公司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預付款、工程進度款和結算工程款,依法應承擔違約責任。2、本案一審判決未支持安次建設關于要求榮某公司承擔逾期給付工程款違約責任訴訟請求,安次建設一并就此提起上訴,但二審判決對此上訴請求沒有論述和處理,事實上遺漏了安次建設的上訴請求,違反法定程序。
被申請人榮某公司辯稱,涉案工程是韓利福借用安次建設施工資質簽訂的合同,應屬無效合同,無效合同不存在違約責任。請求法院駁回安次建設的再審請求。
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本院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本院2010年9月29日作出的(2010)廊民二終字第281號民事判決是維持廊坊市安次區(qū)人民法院2010年7月8日作出的(2010)安民初字第182號民事判決的終審判決,該終審判決經(jīng)再審后由本院(2012)廊民再終字第37號民事判決所維持,成為生效判決。依據(jù)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和2008年3月19日安次建設與韓利福簽訂的《協(xié)議書》可以認定,安次建設與榮某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后,將合同約定的君蘭苑住宅小區(qū)9號樓和3號、4號商住樓工程違法轉包給了安次建設項目經(jīng)理韓利福,韓利福是本案工程的實際施工人和受益人。本案一、二審判決只認定涉案3號、4號商住樓系違法轉包顯屬不當。除此之外的其他事實,一、二審判決與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一致,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再審認為,再審申請人安次建設與被申請人榮某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實際承包建設工程后,又將建設工程整體違法轉包給其項目經(jīng)理韓利福,由無資質的韓利福借用安次建設施工資質進行工程施工。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對本案涉及的君蘭苑住宅小區(qū)9號樓和3號、4號商住樓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均應按無效合同處理。安次建設可以依據(jù)合同請求榮某公司支付工程款,但請求榮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本案一審判決在敘述判決理由時,一方面對9號住宅樓工程對應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按有效合同處理,一方面對涉及3號、4號商住樓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按無效合同處理,在總結分析是否支持安次建設關于違約責任的訴請問題中,誤將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民事判決關于榮某公司支付占用工程款資金利息理解為榮某公司所應承擔的違約金,發(fā)生該誤解的根源在于未能透過同為銀行貸款利息的表現(xiàn)形式,準確區(qū)分和理解工程款資金占用利息與違約金的性質。同時也反映存在對上級法院具體指導意見不夠重視的問題。雖然一審判決在對榮某公司是否應承擔違約責任存在認定事實不清,對上級法院生效判決存在誤解的問題,但判決駁回安次建設要求榮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訴訟請求的處理結果正確,再審應予維持。
本案二審判決書列明了安次建設作為上訴人要求榮某公司支付遲延給付工程款違約金的上訴理由,同時也確認了安次建設的該項訴訟請求屬于上級法院從另案中發(fā)回本院重審后指令一審法院合并審理的事項,但最終在沒有全面審查安次建設的該項上訴理由是否成立的情況下,直接將一審判決整體撤銷,導致本應維持的一審判決第四項連同其他三項一并被撤銷,適用法律不當,再審應予糾正。根據(jù)再審案件應當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進行審查的原則和雙方當事人均未對本案二審判決提出其他異議的情況,再審應維持二審判決的第二項及一審判決的相關內容。
綜上所述,再審申請人安次建設再審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依法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5)廊民二終字第78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一、撤銷河北省廊坊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3)廊開民初字第559號民事判決;
二、撤銷河北省廊坊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3)廊開民初字第559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和第三項,即一、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將君蘭苑小區(qū)9號樓與3號樓已建工程未交付的施工資料及相應的電子光盤交付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二、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賠償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3號樓未付工程款2936927.61元自2008年7月3日至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3)冀民一終字第56號判決書生效之日止的利息損失;三、駁回原告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三、維持本院(2015)廊民二終字第78號民事判決第二項,即二、駁回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四、維持河北省廊坊市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2013)廊開民初字第559號民事判決第四項,即四、駁回被告廊坊市安次建設(集團)公司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19846元,保全費5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9846元,均由榮某房地產(chǎn)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潤濤 審判員 魏俊國 審判員 李德水
書記員:齊曉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