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新民市遼河大街20號甲。
法定代表人:劉興巖,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洪偉,遼寧潢南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廊坊宏海木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左各莊鎮(zhèn)千里堤11號。
法定代表人:梁洪經(jīng),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剛,河北鴻翔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因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人民法院(2014)豐民初字第38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審法院經(jīng)審理查明: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瑞霖分公司(乙方購貨方,以下簡稱中達瑞霖分公司)因建筑工程需要,向原告(甲方供貨方)購買建筑模板等專用材料,于2010年10月3日簽訂《購銷合同》,合同約定:“建筑模板,88元/張,以進入工地數(shù)量為準?!⒓追浇回浀臄?shù)量及質(zhì)量問題由乙方單位驗收、乙方指定收料員在甲方送貨單上簽字為準。貨款按實際發(fā)生量計算。……四、付款方式:從甲方材料進入乙方工地之日起(2010年10月3日)至(2010年12月3日)二個月內(nèi)貨款一次性全部付清。如乙方?jīng)]有按時支付貨款,甲方有權(quán)單方面終止協(xié)議,并要求乙方按照貨款總額每日0.5%支付違約金,并在七日內(nèi)付清全部貨款。……七、乙方指定收料員名單:劉合有”。原告、中達瑞霖分公司在合同上蓋章,原告經(jīng)辦人王雄偉、中達瑞霖分公司負責(zé)人劉合有在合同上簽字。合同簽訂當日至2010年11月22日,原告為中達瑞霖分公司送去模板、木方、三合板,中達瑞霖分公司收到貨物后為原告出具了收據(jù),支付了部分貨款。2012年1月10日,中達瑞霖分公司劉合有出具內(nèi)容為“我公司同意天明公司給撥付木方模板款柒拾伍萬元整(750000元)請貴公司在撥付工程款中扣出”的證明,該證明加蓋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明鋼鐵物流項目部印章。后原告多次催要未果,訴至法院。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與中達瑞霖分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法、真實、有效,本院予以確認。中達瑞霖分公司應(yīng)依合同約定按時向原告給付貨款的義務(wù)。中達瑞霖分公司未按照協(xié)議約定向原告給付貨款,構(gòu)成違約,應(yīng)當給付逾期付款違約金。原告與中達瑞霖分公司約定的按照貨款總額每日0.5%支付違約金過高,原告起訴要求被告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4倍支付利息,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故應(yīng)自出具欠款證明的次日即2012年1月11日至判決確定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給付利息。中達瑞霖分公司系被告設(shè)立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zé)任應(yīng)由被告承擔(dān)。中達瑞霖分公司于2012年1月10日出具證明,引起訴訟時效中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故本案未超過訴訟時效。遂判決:被告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廊坊宏海木業(yè)有限公司貨款750000元,并自2012年1月10日起至判決確定給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倍給付利息。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16950元,保全費5000元,合計21950元,由原告廊坊宏海木業(yè)有限公司負擔(dān)958元,被告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dān)20992元。
本院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相一致。
本院認為,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瑞霖分公司系上訴人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設(shè)立的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民事責(zé)任應(yīng)由上訴人承擔(dān)。2010年10月3日,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瑞霖分公司與被上訴人廊坊宏海木業(yè)有限公司簽訂的購銷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應(yīng)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wù)。被上訴人向瑞霖分公司承建的天明鋼鐵物流工地運送了模板、木方、三合板等貨物,瑞霖分公司沒有按合同約定給付被上訴人全部貨款,屬于違約,應(yīng)承擔(dān)違約責(zé)任。瑞霖分公司與被上訴人簽訂的購銷合同中,工地名稱:天明物流,甲方供貨方:廊坊宏海木業(yè)有限公司,乙方購貨方: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瑞霖分公司,并沒有擔(dān)保人的記載。被上訴人與瑞霖分公司在合同中約定,如乙方?jīng)]有按時支付貨款,按照貨款總額每日0.5%支付違約金,一審法院認為違約金過高,進行了調(diào)整,符合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稱被上訴人并非為本案的適格主體,只是擔(dān)保人并不是供貨商,違約金的約定并非利息的約定等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并無不妥。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6950元,由上訴人沈陽中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負擔(dān)。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慶武 審 判 員 沈 軍 代理審判員 高賀莉
書記員:王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