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贏,北京東燕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再審申請人):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回族,現(xiàn)住大廠縣。
再審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再審申請人)滕一蘭,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大廠縣。
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建芳,河北子農(nóng)律師事務所律師。
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董艷,河北子農(nóng)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上訴人康某某與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楊某某、滕一蘭不服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4)大廠民初字第561號民事判決,向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作出(2015)大廠民申字第3號民事裁定,對本案進行再審,經(jīng)再審審理,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作出(2015)大廠民再字第2號民事判決。康某某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再審上訴人康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贏,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董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再審上訴人康某某上訴理由為:1、原審中,再審上訴人提交了兩份對賬單,為被上訴人滕一蘭親筆書寫。被上訴人在原審中不否認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同時,對賬單落款為“宏濤門窗”,證實雙方發(fā)生業(yè)務的主體。再審過程中,被上訴人未能提供有效證據(jù),由此產(chǎn)生的不利后果,應由被上訴人承擔。2、再審上訴人的證據(jù),訂貨單、送貨單、對賬單和對其工作人員的兩份錄音,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據(jù)鏈支持再審上訴人主張。
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辯稱,再審上訴人提交的對賬單上的簽字不能證明為滕一蘭書寫;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但依據(jù)送貨單,每次送貨都是當時結清,沒有拖欠的情況,現(xiàn)在不存在沒有還清的貨款。
原審原告康某某向原一審法院起訴稱,康某某與楊某某、滕一蘭系業(yè)務關系,自2010年開始,二被告從康某某處購買各種型號的中空玻璃,康某某按照二被告提供的訂單將所需型號的中空玻璃送到被告的門窗廠,由其員工負責簽收。截止到2011年1月13日,經(jīng)雙方核算,二被告拖欠其貨款371175.3元,之后雙方又發(fā)生了幾筆業(yè)務,到2012年6月10日對帳時,二被告尚欠貨款259731.11元,由被告滕一蘭對欠款數(shù)額進行了確認。此款經(jīng)多次催要,二被告拖付,故訴至法院,1、請求依法判令二被告立即給付原告中空玻璃款259731.11元;2、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
原一審審理查明,二被告系夫妻關系。原告自2010年開始為被告加工制作中空玻璃,2011年1月14日雙方核算時,被告拖欠原告貨款371175.3元,之后雙方又發(fā)生了幾筆業(yè)務,2012年6月12日,雙方再次核算時,被告尚欠原告貨款259731.11元。兩次核算數(shù)額均由滕一蘭進行了簽字確認。庭審中,滕一蘭要求對其簽字進行筆跡鑒定,但其在要求的期限內(nèi)拒絕到庭進行鑒定,致使筆跡鑒定無法進行。
原一審審理認為,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本案中,原、被告交易完成后,雙方對交易的貨款數(shù)額進行了確認,被告滕一蘭雖對交易確認的簽字不予認可,但其拒不配合法院進行筆跡鑒定,故應自行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綜上,對原告要求被告給付貨款259731.11元的請求,予以維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楊某某、滕一蘭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康某某貨款259731.11元。
再審申請人楊某某、滕一蘭申請再審請求,1、撤銷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14)大廠民初字第561號民事判決書;2、判決駁回被申請人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經(jīng)審理查明,此兩次核算的數(shù)額均由滕一蘭進行了簽字確認”,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從被申請人提供的對賬單來看,該對賬單僅寫明“已核對無誤,宏濤門窗,2011年1月14日”,并沒有明確的對賬人的簽字確認,上述無從認定是申請人滕一蘭所寫,故原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二、原審認定“被告滕一蘭雖對交易的簽字不予認可,但其拒不配合法院進行筆跡鑒定,故應自行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違反法律規(guī)定。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第二條規(guī)定,該兩張對賬單是原告提交,其應當對其主張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應由被申請人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和不利后果。綜上,原審是在認定事實不清、證據(jù)不足、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情況下做出的判決,故申請人依法提起再審,請求依法支持申請人的再審請求。
被申請人康某某辯稱,申請人否認與被申請人之間買賣合同關系,這與事實不符。在原審中,申請人夫妻與代理人參加過庭審,他們認可買賣合同關系的存在,但不認可欠款數(shù)額;就買賣合同關系是否存在,原審中我們提交了對賬單及相關證據(jù),且有楊某某、左淑杰的錄音證據(jù)作為輔證。原審中申請人經(jīng)多次傳喚拒不到庭,一審判決后在上訴期內(nèi)也不上訴,而在執(zhí)行過程中申請再審,顯屬浪費國家司法資源,故意拖延案件的執(zhí)行。故再審應當維持原判,駁回申請人的請求。
原一審再審審理查明,圍繞申請人的再審請求,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再審過程中,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被申請人于原審中提交的證據(jù)有2011年1月13日和2012年6月10日對賬單兩份、送貨單與收貨單共計85張、錄音光盤兩張。再審中,申請人對上述證據(jù)均不予認可。一、關于兩份對賬單,被申請人申請對兩份對賬單中的確認簽字是否為滕一蘭書寫進行鑒定,先后委托北京民生物證科學司法鑒定所和北京華夏物證鑒定中心進行司法鑒定。北京民生物證科學司法鑒定所以“所提供的樣本材料中無自然樣本,當場書寫的實驗樣本,字跡特征有很大變化,無法滿足檢驗條件。決定終止本次鑒定”,于2016年2月26日作出終止司法鑒定通知書。北京華夏物證鑒定中心經(jīng)專家初檢后認為“本案鑒定缺少與檢材同時期滕一蘭書寫,有與檢材需鑒定字跡相同字跡的樣本材料,故本案樣本材料不滿足我中心鑒定條件,本案我中心不予受理”,于2016年6月23日作出不予受理函。故該兩份對賬單未能通過鑒定確定是否為滕一蘭所寫。二、關于被申請人提交的85張送貨單和收貨單,其上均沒有申請人的簽字確認,收貨人一欄大部分簽名為左淑杰,另外部分收貨人為鞏厚超、程玉龍、楊帥等。審理過程中,被申請人亦未能就上述收貨人的身份信息及其與申請人之間的關系提交相關證據(jù)。三、被申請人提交的兩份錄音證據(jù):通過其錄音內(nèi)容不能明確表明雙方的欠款事實和欠款數(shù)額,就被錄音者的身份情況,被申請人未提交其他證據(jù)予以佐證。綜上,上述證據(jù)不能直接、明確的證明被申請人的證明目的,亦未能形成一個完整證據(jù)鏈條證實被申請人主張的欠款事實。
原審判決關于事實的認定系基于申請人即原審被告未積極配合原告對對賬單上的簽字進行筆跡鑒定,故應自行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而非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故顯屬缺乏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
原一審再審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結合本案的爭議焦點,雙方是否存在買賣玻璃合同關系及欠款的事實,審理中被申請人提交的證據(jù)及雙方的當庭陳述,均不能直接、明確的證明其待證事實,即不能滿足其證明標準,證據(jù)相互之間亦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根據(jù)被申請人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訴訟主張,故對其主張的欠款事實,依法不予認定。對申請人的訴訟主張依法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四百零七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撤銷本院(2014)大廠民初字第561號民事判決書。二、駁回原審原告(被申請人)康某某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二審查明,再審上訴人康某某自2010年開始為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經(jīng)營的工廠加工制作中空玻璃,歷時一年多的時間,雙方發(fā)生多筆買賣業(yè)務。再審上訴人康某某原審訴稱,雙方買賣關系持續(xù)至2012年6月12日,雙方進行了兩次核算,出具了對賬單,再審被上訴人滕一蘭在對賬單上簽字表示認可,至核算之日,再審被上訴人已經(jīng)給付貨款17萬元,仍欠259731.11元貨款未付,并提交了訂貨、送貨單據(jù)、對賬單等證據(jù)。對此,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辯稱,雖然雙方存在買賣業(yè)務,但每次送貨都是經(jīng)過左淑杰、程玉龍等清點貨物后,一次性結清貨款,不存在拖欠情況,且對賬單上的字不是滕一蘭所寫。
本院二審認為,再審上訴人康某某提交的訂貨單及送貨單為雙方發(fā)生買賣關系的原始證據(jù)。庭審中,被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經(jīng)與楊某某電話核實,認可送貨單上簽名的左淑杰、程玉龍在2010至2011年期間為其工廠的負責人,負責收貨時對送到的貨物清點后簽字確認。另有原審證據(jù)左淑杰的電話錄音相佐證,證實左淑杰在當時確為楊某某工廠的工作人員。被上訴人針對有鞏厚超等人簽字確認的送貨單,僅以需要核實情況為由作為否認相關送貨單的抗辯,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再審上訴人所提供的證據(jù)真實可信,依法確認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jù)。經(jīng)對所提交的送貨單核算,送貨單的總計貨款數(shù)額與再審上訴人康某某提交的對賬單上的數(shù)額相吻合。足以證實再審上訴人康某某履行了供貨義務。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買賣合同關系,應當按照買賣合同履行。雙方均主張為現(xiàn)金方式結賬。再審上訴人康某某主張總共貨款421175.30元,扣除已付貨款后,仍有259731.11元未付清的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楊某某、滕一蘭對已付清貨款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但未能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證實。再審上訴人的上訴理由成立,對其上訴請求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5)大廠民再字第2號民事判決;
二、維持大廠回族自治縣人民法院(2014)大廠民初字第561號民事判決。
一審案件受理費5195元,二審案件受理費5195元,均由再審被上訴人楊某某、滕一蘭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馬艷俠 審判員 魏俊國 審判員 李德水
書記員:樊夢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