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康某。
委托代理人(一般代理)譚彩俊,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黃國慶。
被告向某某,系黃國慶之妻。
原告康某訴被告黃國慶、向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2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盧超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3月4日、3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康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譚彩俊、被告黃國慶、向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原、被告于2014年3月25日申請庭外調解一個月,經征得原、被告反饋意見,雙方庭外調解未達成協(xié)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康某、被告黃國慶分別于2000年4月1日、2001年3月1日與原恩施市七里坪供銷合作社簽訂了《房地產轉讓合同書》、《土地轉讓合同書》。原告康某有償取得了占地391.9㎡、建筑面積628.72㎡,位于原七里坪鄉(xiāng)茅壩管理區(qū)茅壩村一組(現(xiàn)恩施市三岔鄉(xiāng)茅壩村大孔橋處)的水泥結構平房一棟(二層)。被告黃國慶有償取得了位于原七里坪鄉(xiāng)茅壩管理區(qū)茅壩村一組(現(xiàn)恩施市三岔鄉(xiāng)茅壩村大孔橋處)原七里坪供銷合作社茅壩分社大樓(現(xiàn)為原告康某所有)后面及側面的空地土地使用權。原告康某于2000年5月15日辦理了土地使用證,該證編號為恩市國用(2000)字第040xx號,載明的四界為:東至場壩坎,南至滴水,西至滴水,北至滴水。被告黃國慶至今尚未辦理土地使用證。經現(xiàn)場勘驗,原、被告所稱的場壩及場壩坎高于原告取得的房屋屋基,原告取得的房屋屋后墻體至原、被告所稱場壩坎之間有狹長空地一塊(俗稱后檐溝),原告房屋屋后墻體最右端距原、被告所稱場壩坎2.24米,最左端距原、被告所稱場壩坎2.26米。原告土地使用證載明其屋后墻體向后延伸的長度為2.6米。原、被告所稱場壩坎長25.6米。這表明原、被告所稱的場壩坎,原告在其屋后最右端坎上有寬0.36米、最左端坎上有寬0.34米,坎長25.6米的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屬原告。2013年10月31日被告在其房前使用水泥硬化場壩時,原告認為被告占用了辦在其土地使用證上長17米、寬0.38米的面積,侵犯了原告的土地使用權。原告遂于2013年12月26日訴至本院,請求判令二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采取措施恢復其土地原狀并賠償損失。
本院認為,原告持恩市國用(2000)字第040xx號土地使用證,主張現(xiàn)雙方爭議的場壩坎部分的土地使用權于法有據(jù),對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的訴求應予支持。庭審中,原告未提及損失構成及其具體金額,亦未舉出相應證據(jù)證明被告硬化場壩時給原告造成了損失,故本院對原告請求判令二被告賠償損失的訴求不予支持。據(jù)此,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第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國慶、向某某自本判決生效后立即停止對原告康某房屋屋后墻體垂直向后延伸2.6米覆蓋場壩坎部分的土地使用權的侵害并在五日內恢復原狀。
二、駁回原告康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支付遲延履行金。
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案件受理費100元,減半交納50元,由被告黃國慶、向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100元,款郵匯至恩施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盧 超
書記員:張傳文 員韓維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