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龐某某。
委托代理人張旭霞(系原告妻子)。
委托代理人劉占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干部,住河北省康??h。
被告周福龍。
第三人周喜花。
委托代理人李憲清,河北光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龐某某與被告周福龍所有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5日立案受理后,周喜花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依法由審判員曹志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張旭霞、劉占龍,第三人委托代理人李憲清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告龐某某、被告周福龍、第三人周喜花經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07年1月31日原告龐某某向被告周福龍購買了位于康保縣某鎮(zhèn)某街某巷某組某號院落一處,價款人民幣1100元,有原告向法庭提交的周福龍給龐某某出具的收款收據(jù)(內容:今有周福龍房地產賣給龐某某人民幣1100元)證實。被告周福龍未出庭應訴,向本院郵寄答辯狀,稱:“本案爭議房屋是其姐姐周喜花所有并因自己轉業(yè)無房屋,姐姐周喜花將爭議房屋借用給自己居住。大約在2006年冬,自己回到康保,原告要買某街的房屋,因當時沒有姐姐周喜花的電話,寫信不方便,在沒有征得姐姐周喜花的同意,私自把房屋賣給原告,當時向原告言明只有周喜花追認后才生效。最后自己返回新疆,逐漸把這件事忘了,沒有告知周喜花”。第三人周喜花主張1990年通過劉某介紹,我以人民幣2200元的價格向李某甲購買了宅基地證為某街某組、房產權證為康保縣銀行街(地號x-x-xx)的房屋。李某甲把宅基地證和房屋所有權證交于我后,一直沒有辦理過戶手續(xù)。后來,我弟弟周福龍轉業(yè)后沒有房屋,我便把這處房屋借給周福龍,幾年后我搬到錫林浩特,這處房屋還一直由周福龍管理、居住。周福龍大約在1995年搬到新疆居住,順城街的房屋閑置至今。第三人周喜花為證實其主張向法庭提交了李某甲的房屋所有權證和宅基地證及劉某出具的書面證明一份。經法庭向劉某調查,經劉某稱經其介紹周喜花以人民幣2200元的價格向李某甲購買了本案爭議的房屋,劉某對周喜花購買李某甲的房屋是自己使用還是給別人購買,表示記不清了。原告對劉某的證言有異議,稱劉某在調查筆錄的中陳述周喜花購買房屋的時間與其出具證明中的買房時間不一致,且證人也不能證明本案爭議的房屋是周喜花為自己購買。
原告龐某某在庭審中稱從2007年1月31日自己向被告周福龍購買房屋后,一直沒有人對其購買的房屋向其主張權利,2009年9月自己在該宅基地上建東房兩間及補建院墻和街門,2015年7月份又在該院落建一間半正房。直至2015年10月康保縣人民政府對其購買房屋進行棚戶區(qū)改造,被告周福龍的外甥楊某拿著其受讓院落的房產證和宅基地證到動遷單位康??h某單位主張權利,被告也給我打來電話,要求與我分一半征收補償金。被告周福龍的外甥楊某向動遷單位康??h某單位工作人員稱爭議的房屋是其母親周喜花為舅舅周福龍購買的。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法庭提交康??h某單位工作人員鄧某出具的書面證明一份。經法庭向鄧某調查,鄧某稱康保縣某單位負責第四片區(qū)的部分房屋拆遷工作,本案爭議的房屋由康??h某單位負責動遷,在對爭議房屋進行拆遷過程中,楊某拿著宅基地證和房屋所有權證(兩證戶名均為李某甲)到康??h某單位主張爭議房屋是其母親為其舅舅周福龍購買,不允許我們進行拆遷。原告鄰居李某乙證實原告龐某某購買了周福龍的院落,在2009年原告修建了東房及街門和院墻,2015年7月份建正房。原告還向法庭提交王某出具的書面證明一份,證明原告在2009年9月份修建大門、院墻及東房,2015年7月份建正房。第三人對鄧某的證言不認可,稱原告應向法庭提交動遷單位康??h某單位對楊某的調查筆錄,對李某乙的證言無異議,對王某的證言不認可。在法庭庭審中,楊某出庭作證稱本案爭議的房屋系其母親周喜花購買,因父母離異,自己隨父親生活,直到1996年才與母親周喜花聯(lián)系上;2014年年底,母親周喜花將本案爭議房屋的房產本和宅基地證交給自己,在母親周喜花給自己房產本和宅基地證之前,知道母親周喜花在康??h城有一套房產。2014年的夏天,自己去過本案爭議的房屋看過;自己是在康??h人民政府對爭議房屋進行棚戶區(qū)改造過程中才知道房屋已被舅舅周福龍出售,母親周喜花在最后一次回康??h的時間是2012年,在2012年之前曾回過康??h兩三次,母親周喜花與舅舅周福龍有通訊聯(lián)系;自己到動遷單位康??h某單位向工作人員陳述的爭議房屋屬于母親周喜花。原告對楊某的證言有異議,稱證人楊某與第三人周喜花系母子關系,是利害關系人。原告在庭審中還主張按照棚戶區(qū)改造方案,2015年10月31日前拆遷的住戶,政府獎勵5%,因本案爭議房屋與其父親龐某相鄰,都以父親龐某的名義拆遷,按照獎勵辦法,應獎勵人民幣20000元,故要求被告周福龍賠償此項損失。
本院認為,原告龐某某向被告周福龍購買了位于康??h某鎮(zhèn)某街某巷某組某號院落一處,價款人民幣1100元,有原告向法庭提交的周福龍給龐某某出具的收款收據(jù)證實,且被告周福龍也承認將本案爭議房屋出售給原告龐某某,故本院對原、被告訂立的買賣合同予以確認。第三人周喜花主張本案爭議的房屋系其所有,向法庭提交爭議房屋的宅基地證和房產權證(兩證戶名均為李某甲)。證人劉某出庭證實經其介紹周喜花向李某甲購買了的房屋,但證人對周喜花購買房屋是為本人購買還是為他人購買,不能確認,且爭議房屋發(fā)生買賣后未辦理房產過戶手續(xù)。被告周福龍答辯稱,在沒有征得姐姐周喜花的同意,私自把房屋賣給原告,當時向原告言明只有周喜花追認后才生效,最后自己返回新疆,逐漸把這件事忘了,沒有告知周喜花。本案爭議房屋發(fā)生買賣的時間為2007年1月31日,康保縣人民政府對爭議買房屋進行棚戶區(qū)改造的時間為2015年10月,時間間隔近九年,在這期間第三人周喜花與被告周福龍有通訊聯(lián)系,第三人周喜花也曾回過康保縣兩三次,但第三人周喜花一直未向原告龐某某主張權利,原告購得爭議房屋支付合理價格且無惡意行為并對購得房屋進行修建,原告的購買行為未直接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綜上所述,原告龐某某善意取得本案爭議房屋所有權,本院對第三人周喜花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龐某某主張因不能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拆遷而不能獲得政府的拆遷獎勵,要求被告周福龍賠償此項損失人民幣20000元,本院認為康??h人民政府對進行棚戶區(qū)改造,原告龐某某購買本案爭議房屋雖在拆遷范圍,但雙方就拆遷補償是否能達成一致意見以及是否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拆遷,本院無法認定,故對原告龐某某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三條,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龐某某與被告周福龍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并生效,位于康??h某鎮(zhèn)某街某巷某組某號院落及一間半正房和兩間東房歸原告龐某某所有。
某、駁回第三人周喜花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被告周福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此頁無正文)
審判員 曹志平
書記員:趙曉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