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河北省平泉市。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河北省平泉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占山,平泉市民事糾紛法律維權調解服務中心工作者。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河北省平泉市。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郭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河北省平泉市。
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崔玉強,河北時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龐某、張某1因與被上訴人張某2、郭某法定繼承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平泉市人民法院(2017)冀0823民初54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8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龐某、張某1上訴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與理由:1996年春季,第一上訴人與丈夫張泉將原有的老房子拆后翻建了新房四間,當年被上訴人才18周歲但她與第三人訂了親,她剛開始走入社會打工掙錢,對翻建房屋只起到微薄之力。第三人在一審答辯稱;被上訴人與他訂親時通過媒人給付了被上訴人父母建房款5000元純屬歪曲事實,按著農村習俗訂親女方都向男方要一點彩禮錢這己是人所共知不爭的事實。事實上這5000元就是訂親彩禮錢。第三人與被上訴人訂親后,老丈人家蓋房子男方幫助干一些活是人之常情的。那個年代農村建房親朋好友及鄰居都來幫工,難道都來要求分房子嗎?因上訴人的房屋是1996年翻建的,被上訴人與第三人是××××年結婚的,所以一審法院將郭某列為第三人來分割上訴人的房產是錯誤的。第一上訴人與已故丈夫張泉對原有老房宅基地是永久使用權人,其他人無權來使用該宅基地,翻建房屋是第一上訴人與已故丈夫張泉多年積蓄和所借親朋好友的錢。根據《物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不動產以登記證為準,以以及《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第一上訴人雖然改嫁,但無權分割所嫁人婚前的房產,第一上訴人必須保留自己的合法房產將來有歸宿的保障。但一審法院判決第一上訴人和第二上訴人兩人都沒有得到該房產一半的份額,將一個未結婚不屬于該家庭成員列為第三人參加分割房產的判決,顯失公平,請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進行改判。
張某2、郭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維持原判。1995年,我與張某2經媒人程立、王立國介紹訂婚。當時約定的是我到女方家生活,并要求我到張某2家與張某2家人共同建房。訂婚時通過媒人我給了張某2父親張泉建房款5000.00元。訂婚后,我便在張某2家與張某2家人共同生活。1996年春季,我與張某2、龐某、張泉共同翻建了建設房屋四間,當時上訴人張某1未成年。建設該房屋所需的部分建筑材料、木材均由我購買,人工費用也由我支付,答辯人為建房出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1996年冬天,張某2父親張泉因病去世,當時房屋并未進行裝修。張泉去世后,龐某帶著張某1改嫁。我與張某2對該房屋進行了裝修及安裝門窗,并償還了因建房屋所欠的外債?!痢痢痢聊辍痢猎隆痢寥?,答辯人與張某2結婚并在該房屋居住至今,期間我出資對該房屋更換了鋁合金門窗,并進行了二次裝修。1996年春季翻建房屋時,答辯人與張某2雖然沒有辦理結婚登記,但答辯人已經與張某2訂婚并共同生活。答辯人已經是張某2家庭生活成員之一,且答辯人對該房屋的翻建及裝修做了大量的投入,因而答辯人應當成為該房屋的共同所有人。該爭議房屋雖然登記在張泉名下,但是該房屋是由我、張某2、龐某、張泉四人建設,所以此房屋應有我一定的份額。對于上述事實答辯人在一審當中已經提交充分證據證明,一審法院考慮到本案的實際情況依法認定答辯人享有該房屋四分之一的份額完全符合法律規(guī)定。
龐某、張某1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分割家庭共有的房屋一處,該房屋位于平泉縣××山溝村××組,價值約30000.00元;2.訴訟費用雙方共同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龐某與丈夫張泉共生育二女,長女即被告張某2,次女即原告張某1,被告張某2與第三人郭某系夫妻關系。1995年12月,被告張某2與第三人郭某經媒人程立、王立國介紹訂婚,雙方約定男方到女方家落戶,訂婚當日給付女方家彩禮錢5000.00元。原告龐某與丈夫張泉在平泉縣××山溝村××組原有房院一處,房屋三間,登記在張泉名下。1996年春,原告龐某、張泉、被告張某2共同翻建老房院,建設房屋四間,翻建房屋時原告張某1尚未成年。1996年冬,房屋主體完工,張泉因病去世。原告龐某、張泉、被告張某2翻建該房屋時,第三人郭某當小工幫工,購買了該房屋所需的部分建筑材料、木材。該房屋主體完工后,原告龐某、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對該房屋進行了門窗安裝及室內外裝修,并償還了建設該房屋所欠的借款。后原告龐某帶張某1改嫁?!痢痢痢聊辍痢猎隆痢寥?,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登記結婚,二人結婚后在該房屋居住至今,期間對該房屋更換了鋁合金門窗,并進行了二次裝修。2010年3月,被告張某2與原告龐某協商,將張泉生前住宅過戶給張某2,雙方口頭協議約定這處住宅由張某2、張某1各分得二分之一。3月11日,因張某2否認各分得二分之一,張某1向猴山溝村委會要求開具停辦該住宅過戶手續(xù)的證明交于平泉鎮(zhèn)土地所備案。2017年1月16日,猴山溝村委會調解未果。原告于2017年2月13日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分割家庭共有房院一處。
一審法院認為:登記在張泉名下的房院一處,房屋四間于1996年翻建,翻建時家庭成員有原告龐某、張泉、原告張某1、被告張某2,翻建該房屋時原告張某1尚未成年,該房屋由原告龐某、張泉、被告張某2共同修建,翻建該房屋時,第三人郭某當小工幫工,購買了該房屋所需的部分建筑材料、木材。房屋主體完工后張泉去世,之后原告龐某、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對該房屋進行了門窗安裝及裝修,并償還了建設該房屋所欠的借款,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在該房屋居住期間對該房屋更換了鋁合金門窗,并進行了二次裝修,房屋建成后,并未對該房屋進行分家析產,而雙方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能確定原告龐某、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對購買建筑材料、木材、安裝門窗、更換鋁合金門窗及兩次裝修的具體出資數額,考慮本案實際情況,本院可認定該房屋應屬原告龐某、張泉、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的家庭共有財產,應由原告龐某、張泉、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按份共有,四人各享有該房屋的十二分之三份額。張泉去世后,張泉享有的十二分之三份額部分應作為遺產由其法定繼承人即原告龐某、張某1、被告張某2依法繼承,三人各繼承三分之一的份額,即原告龐某、張某1、被告張某2各繼承十二之一份額。因無證據證明案涉房屋的價值,本院無法進行補償分割,應由各方當事人按份分割。被告辯稱原告起訴時已超過法定訴訟時效的辯解意見缺乏法律依據,辯解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原告龐某對案涉房屋享有十二分之四份額,原告張某1享有十二分之一份額,被告張某2享有十二分之四份額,第三人郭某享有十二分之三份額。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判決:位于平泉縣××山溝村××組(登記在張泉名下)的房屋歸原告龐某、張某1、被告張某2、第三人郭某按份共有,原告龐某享有十二分之四份額,原告張某1享有十二分之一份額,被告張某2享有十二分之四份額,第三人郭某享有十二分之三份額。
一審案件受理費550.00元,由二原告負擔250.00元(已交納),由被告、第三人各負擔150.0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交納。
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提交證據:張秀榮與張財的證言各一份,證明翻建房子借的錢是龐某還的,四間房子兩間是龐某、張某1的另外兩間是張某2與郭某的。被上訴人的質證意見為: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不予認可。本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的規(guī)定,上訴人提交的證據不屬于二審中的新的證據,故本院不予采信。
本院審理查明,一審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1995年12月被上訴人郭某與張某2訂婚后,作為倒插門女婿一直和張某2一家共同生活。在1996年翻建房屋時上訴人張某1尚未成年,該房屋由龐某、張泉、張某2與郭某共同修建,郭某在翻建及后續(xù)的裝修中付出了人力、物力、財力,故一審法院認定本案訴爭房屋為龐某、張泉、張某2與郭某四人共同共有,且郭某占該房屋的3/12份額,并無不當,本院予以認同。原審法院依據在案證據、各方當事人陳述及法定繼承的相關規(guī)定,對被繼承人張泉擁有訴爭房屋的3/12份額,在其繼承人范圍內進行的份額分配,并無不妥,本院認同不再贅述。綜上,上訴人龐某、張某1的上訴請求,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50.00元,由上訴人龐某、張某1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崔向京 審判員 李國興 審判員 白 云
書記員:張偉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