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應城市鑫龍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龍紡織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應城市城北七星橋***號。組織機構代碼證:9142098176067784XY。法定代表人劉桃仙,女,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楊剛金,男,該公司副總經理。代理權限為代為訴訟、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承認和解等。委托代理人程職春,男,湖北橫空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應城市人,住湖北省應城市。
原告鑫龍紡織公司訴稱:被告早已自動離職在其他單位就業(yè),故不能享受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裁決書”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請求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31250元。原告鑫龍紡織公司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證據1,營業(yè)執(zhí)照。證明原告鑫龍紡織公司主體資格及企業(yè)成立時間為2003年10月22日。證據2,仲裁書及送達回執(zhí)。證明在法定期內原告鑫龍紡織公司主張權利符合法律規(guī)定。證據3,報告復函三份。證明原告鑫龍紡織公司申請停產、裁員工會復函同意并呈報人社局備案,原告鑫龍紡織公司裁員符合法律規(guī)定,并不是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證據4,繳納憑證。證明原告鑫龍紡織公司為全體職工已繳納養(yǎng)老保險等費用,繳納時間至2016年1月份。證據5,工資表。證明被告李某某2015年9個月的工資情況,月平均工資為2358.27元。被告李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也未提交證據。經審查,本院認為:原告鑫龍紡織公司提交的證據1、2、3、4、5,其來源合法,內容真實,本院依法予以采信。本院根據確認的有效證據及庭審中原告陳述,認定本案事實如下:2003年10月被告李某某到原告鑫龍紡織公司工作,月平均工資2358.27元,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由于原告鑫龍紡織公司經營困難,2015年11月原告鑫龍紡織公司通知被告李某某雙方解除勞動關系,但原告鑫龍紡織公司沒有向被告李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為此,被告李某某于2016年5月30日向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原告鑫龍紡織公司支付其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2016年8月19日應城市勞動人事仲裁院做出應勞仲案字(2016)126號“裁決書”,其內容為:鑫龍紡織公司支付李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31250元。原告鑫龍紡織公司對該“裁決書”不服,訴至本院,請求判令不應支付被告李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
原告鑫龍紡織公司訴被告李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蘭木祥擔任審判長,審判員范雄斌、人民陪審員楊劍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16年3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鑫龍紡織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剛金、程職春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李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2003年10月被告李某某到原告鑫龍紡織公司工作,月平均工資為2358.27元,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2015年11月原告鑫龍紡織公司與被告李某某解除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原告鑫龍紡織公司應向被告李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故原告鑫龍紡織公司要求不應為被告李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依法不予支持。被告李某某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不影響本案的審理。被告李某某的月平均工資為2358.27元,其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為(2358.27元/月×12.5個月)29478.38元(時間從2003年10月起至2015年11月止)。據此,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應城市鑫龍紡織有限公司與被告李某某解除勞動關系。二、原告應城市鑫龍紡織有限公司向被告李某某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29478.38元。三、駁回原告應城市鑫龍紡織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上述款項,于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履行,逾期給付(或履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應城市鑫龍紡織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