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廣東國律律師事務所(廣東國律律師事務所)
張某
劉志華(湖北松竹梅律師事務所)
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廣州市廣州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志誠大道302號融匯大廈710室。
法定代表人陳柯宇,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莜華,廣東國律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張某。
委托代理人劉志華,湖北松竹梅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訴被告張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5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莜華,被告張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志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認定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買賣合同關系,關鍵在于評價張某的行為以及雙方當事人在買賣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的權利義務。本案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確認了案件的基本事實,即原告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和向本院起訴的是賣出同一批貨物發(fā)生的未結貨款,其中被告出具的送貨單和欠條是事后補簽的。庭審中,查明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直接簽訂了買賣合同,業(yè)務往來均是以原告名義辦理?,F(xiàn)原告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有買賣合同關系,被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之間有買賣合同關系,即原告將貨物賣給被告,被告再賣給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但是,本院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調取的卷宗資料載明,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后,雙方各自履行合同義務。原告直接向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交付油品,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則直接向原告支付了部分貨款,且原告在收取貨款的條據(jù)上簽章予以確認。在訴訟中,所有的證據(jù)均將合同的相對人指向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原告在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訴時是以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為被告,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在訴訟中并未質疑其訴訟主體資格,最終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xié)議,其權利義務關系已由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根據(jù)民法基本理論的合同相對性,合同關系只能發(fā)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據(jù)此,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經(jīng)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審理作出的民事調解書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信。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告?zhèn)鶛嗟膶崿F(xiàn)應該由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履行。
被告張某主張自己是原告的公司員工以及張五洲受原告脅迫而導致自己出具了欠條,因其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不具有法律上的合同權利義務關系。
第二,如何認定張某向原告出具的欠條及其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
原告以被告出具的欠條為依據(jù)向本院提起訴訟,但庭審已查明原告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和向本院起訴的是同一批貨物。本院認為,欠款在實際生活中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民間借貸關系、買賣合同關系或者其他原因均能發(fā)生欠款。根據(jù)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欠款產(chǎn)生的原因是買賣合同關系,而事實上,原告直接向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履行了交貨義務,沒有證據(jù)證明被告張某接受了相關貨物,張某簽收的14張送貨單也是在原告與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互相履行合同義務(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未完全履行付款義務)以后補簽的。
對于被告向原告出具的欠條及簽收的送貨單據(jù),從表面上看該欠條符合債權憑證的形式要件,但事實上的該債務是一個不存在的債務,沒有證據(jù)證明原、被告之間發(fā)生過真實的交易行為而產(chǎn)生了該債務。而且,上述送貨單和結算欠條雖然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認定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據(jù),但在本案中,被告出具的送貨單和結算欠條顯然與原告同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相矛盾。本院認為,與原告作為債權人相對應的債務人是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該債權債務關系已由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2009)中二法東民二初字第421號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并由該法院(2010)中二法執(zhí)字第1676號裁定書得以部分執(zhí)行,原告的債權已經(jīng)得到了人民法院的司法保護。
綜上,本院認為,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因履行買賣合同發(fā)生的糾紛,已經(jīng)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本院予以采信。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本院予以支持。因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只能起訴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F(xiàn)原告向本院起訴張某,違反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而且,原告基于賣出同一批次貨物產(chǎn)生的債權不應獲得兩次司法救濟。因此,對于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據(jù)此,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本案件受理費18687元,由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認定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買賣合同關系,關鍵在于評價張某的行為以及雙方當事人在買賣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的權利義務。本案在開庭審理過程中確認了案件的基本事實,即原告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和向本院起訴的是賣出同一批貨物發(fā)生的未結貨款,其中被告出具的送貨單和欠條是事后補簽的。庭審中,查明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直接簽訂了買賣合同,業(yè)務往來均是以原告名義辦理。現(xiàn)原告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有買賣合同關系,被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之間有買賣合同關系,即原告將貨物賣給被告,被告再賣給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但是,本院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調取的卷宗資料載明,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合同后,雙方各自履行合同義務。原告直接向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交付油品,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則直接向原告支付了部分貨款,且原告在收取貨款的條據(jù)上簽章予以確認。在訴訟中,所有的證據(jù)均將合同的相對人指向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原告在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起訴時是以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為被告,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在訴訟中并未質疑其訴訟主體資格,最終雙方在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xié)議,其權利義務關系已由生效法律文書所確認。根據(jù)民法基本理論的合同相對性,合同關系只能發(fā)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只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據(jù)此,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經(jīng)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審理作出的民事調解書合法有效,本院予以采信。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告?zhèn)鶛嗟膶崿F(xiàn)應該由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履行。
被告張某主張自己是原告的公司員工以及張五洲受原告脅迫而導致自己出具了欠條,因其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依法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本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不具有法律上的合同權利義務關系。
第二,如何認定張某向原告出具的欠條及其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
原告以被告出具的欠條為依據(jù)向本院提起訴訟,但庭審已查明原告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和向本院起訴的是同一批貨物。本院認為,欠款在實際生活中產(chǎn)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民間借貸關系、買賣合同關系或者其他原因均能發(fā)生欠款。根據(jù)原告的訴訟請求,本案欠款產(chǎn)生的原因是買賣合同關系,而事實上,原告直接向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履行了交貨義務,沒有證據(jù)證明被告張某接受了相關貨物,張某簽收的14張送貨單也是在原告與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互相履行合同義務(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未完全履行付款義務)以后補簽的。
對于被告向原告出具的欠條及簽收的送貨單據(jù),從表面上看該欠條符合債權憑證的形式要件,但事實上的該債務是一個不存在的債務,沒有證據(jù)證明原、被告之間發(fā)生過真實的交易行為而產(chǎn)生了該債務。而且,上述送貨單和結算欠條雖然可以作為人民法院認定買賣合同成立的證據(jù),但在本案中,被告出具的送貨單和結算欠條顯然與原告同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相矛盾。本院認為,與原告作為債權人相對應的債務人是中山市冠宇玻璃有限公司,該債權債務關系已由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2009)中二法東民二初字第421號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并由該法院(2010)中二法執(zhí)字第1676號裁定書得以部分執(zhí)行,原告的債權已經(jīng)得到了人民法院的司法保護。
綜上,本院認為,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因履行買賣合同發(fā)生的糾紛,已經(jīng)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作出生效的民事調解書予以確認,本院予以采信。原告與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簽訂的買賣合同合法有效,本院予以支持。因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未能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只能起訴中山市冠宇平板玻璃有限公司?,F(xiàn)原告向本院起訴張某,違反了合同的相對性原則;而且,原告基于賣出同一批次貨物產(chǎn)生的債權不應獲得兩次司法救濟。因此,對于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據(jù)此,經(jīng)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本案件受理費18687元,由原告廣州市中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朱濤
審判員:胡體全
審判員:譚志工
書記員:張軍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