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常某某(常銀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
原告: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趙縣。二原告系夫妻關系。
二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領軍,河北長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石某某銘基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石某某市長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軍峰,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良,河北冠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常某某、陳某某與被告石某某銘基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二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張領軍、被告方委托代理人趙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履行原、被告簽訂的《產權置換協(xié)議書》中約定的具體置換樓號、單元及房號;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為提高村民的居住環(huán)境,被告依照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根據趙縣城建局拆遷管理辦法,本著互惠互利的原則,經協(xié)商于2012年3月12日與原告簽訂了一份《產權置換協(xié)議書》并經公證處公證。約定原告將位于新道街房產一處,總面積為858.68平方米,提供給被告作為改造建設住宅用地。原告共獲得置換住宅樓房面積858.68平方米。被告以在拆遷區(qū)域重建的樓房為置換安置房。同時明確約定了原告置換樓房的樓號、單元、室分別為:2號樓1單元302室、402室,2號樓2單元401室、2號樓3單元301室、2號樓4單元301室,5號樓1單元402室,1號樓3單元401、402室?,F在該拆遷區(qū)域重建的樓房已竣工,尚未交付,原告為了早日住上新房,就到已竣工的樓房查看置換房間結構,發(fā)現被告將已置換給原告的2號樓3單元301室,正在進行裝修施工。原告問被告該情況時,被告不予答復。原告無奈,故具狀起訴。
被告方辯稱,原告所主張的2號樓3單元301室經我公司了解,該單元商品房已交付另一拆遷戶并裝修,客觀上被告無法向原告交付該套商品房,被告同意按照301室相類似的戶型和面積予以調換。
原告提供以下證據:
1、2012年3月1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的產權置換協(xié)議書及協(xié)議書附件(該附件為被告同意置換的具體房號、時間為2012年3月13日)。
2、2012年3月13日趙縣公證處對雙方簽訂的置換協(xié)議出具的公證書。
3、照片2張,證實2號樓房屋的一些住戶正在進行裝修。
被告方代理人對以上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為,對公證書公證的產權置換協(xié)議無異議;對置換的具體樓號、房號,因為公司原主持拆遷的人員趙群彥已經去世,公司沒有查到相關的存檔材料,而且所附置換的房號有涂改痕跡,需核實后再作出是否認可的表示。對3號證據稱認可2號樓部分房屋已經交付。
經審理查明,為提高村民的居住環(huán)境,改善生活質量,進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依照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根據趙縣城建局拆遷管理辦法,原告常艮(銀)虎(乙方)與被告(甲方)于2012年3月12日簽訂一份產權置換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書附件載明了置換的具體房號,該置換協(xié)議于2012年3月13日經趙縣公證處進行了公證。該協(xié)議約定:乙方將位于新道街房產一處總面積858.68平米,提供給甲方作為改造建設住宅用地,乙方共獲得置換住宅樓房面積858.68平米。關于安置情況約定:甲方以在拆遷區(qū)域內重建的樓房為置換安置房,如果乙方的置換面積小于安置樓房的面積,不足部分在10平米內的,乙方按市場價優(yōu)惠5%向甲方找補,超出10平米以外部分,嚴格按市場價進行找補;如果乙方置換面積大于安置樓房的面積,多出部分甲方應向乙方按照相應樓層進行找補。關于違約責任約定:拆遷協(xié)議自簽訂之日起,乙方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搬離此院落,否則每天交違約金100元給甲方;甲方要在開建后24個月內把安置房交付給乙方,如果到期未能交付,甲方付給乙方雙倍600元/月過渡費,遇到自然災害,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使工程延誤的,不屬甲方違約;甲方安置房必須達到驗收標準,驗收后交付乙方。該協(xié)議附件約定的置換房號為2號樓1單元302、402室、2單元401室、3單元301室、4單元301室,以上均為2號樓共計5套單元樓房;5號樓1單元402室、1號樓3單元401、402室。共計置換8套單元樓房。
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搬離,被告在其拆遷區(qū)域內開始施工建設。現在該拆遷區(qū)域內重建的2號樓房已經竣工,從原告提供的照片顯示有住戶正在進行裝修,被告亦認可部分房屋已經交付。庭審中原告認可其已實際占有2號樓1單元302、402室、2單元401室,共計3套房屋,但稱被告沒有交付給原告鑰匙。原告稱1號樓沒有施工,5號樓主體已經完工。對于2號樓3單元301室原告稱其發(fā)現有其他拆遷戶正在裝修,被告方稱因被告工作人員趙群彥工作失誤,造成該房號已交付另一拆遷戶,不能交付原告,被告同意以相類似戶型予以調換。原告到庭表示不同意調換房號。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所簽訂的產權置換協(xié)議及附件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予認定。該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搬離,被告在拆遷區(qū)域進行了施工建設,現部分房屋已經交付。原告要求被告履行協(xié)議書及附件約定的交付義務,但由于被告方工作人員的失誤造成安置房2號樓3單元301室已交付給另一拆遷戶,該拆遷戶對該房屋已經裝修,對此被告存在過錯,雖然協(xié)議中沒有對此情形作出約定,但被告的行為實質上已構成違約,應承擔不能實際交付的違約責任。被告表示同意以相類似戶型予以調換房號,雖然原告表示不同意,但該種解決方式屬于一種切實可行的途徑,系被告采取的補救措施,對此本院予以認可。原告主張的1號樓、5號樓應置換的房屋尚不具備交房條件,現要求被告交付,不符合合同約定,無法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石某某銘基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其開發(fā)建設的2號樓1單元302室、402室、2號樓2單元401室、2號樓4單元301室置換安置房實際交付給原告;對于不能實際交付的2號樓3單元301室,被告應以該房號相類似戶型和面積予以調換。
二、駁回二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馬志霞
書記員: 陳建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