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常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武寧,上海匯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成娟,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原告常某與被告劉成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9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常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武寧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成娟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本院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常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50,000元;2.判令被告支付逾期30天內違約金30,000元;3.判令被告支付逾期30天外違約金,以150,000元為基數,按每日千分之八計算至實際清償日止;4.判令被告支付律師費10,000元、訴訟保全擔保費用1,000元。事實和理由:原告從事房屋抵押貸款業(yè)務,事發(fā)前原告經朋友介紹認識被告,2018年5月被告因資金周轉需要向原告借款,原告考慮到被告名下有房產,曾要求原告幫忙進行房屋抵押貸款,被告還款能力沒有問題,且屆時被告辦理房屋抵押貸款時原告可以獲取一筆傭金,故原告同意向被告出借錢款,且未約定利息,案涉借條、收據系原告在網上搜索到的版本復制而來。2018年5月10日,原告通過支付寶賬戶分三次向被告轉賬共計150,000元,被告承諾于一個月內歸還。借款到期前,原告曾向被告催討,被告表示其名下公司會有一筆應收款到賬,會按約還款,然借款到期后,被告并未還款,原告經多次催討均未果,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劉成娟未到庭應訴,后于2019年9月6日至本院發(fā)表意見,表示其名下位于上海市徐匯區(qū)園南一村XXX號XXX室房產原有抵押貸款270萬元,后因該筆貸款快到期,被告無力歸還,就向辦理房屋抵押貸款的中介借款,被告根據中介要求向吳某借款,后因無力償還,又根據中介要求以借新款還舊債的方式,先后多次向不同人借款,目前已有多名出借人向被告提起訴訟,除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受理的一起民間借貸案件外,目前徐匯法院已受理三起相關案件,除本案外,另有(2019)滬0104民初14539號原告吳某訴被告劉成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2019)滬0104民初17114號原告黃某訴被告劉成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被告認為,上述出借人的行為涉及套路貸,要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關于本案,被告表示系通過其他中介介紹認識原告,雙方約定原告向被告出借15萬元,一個月后被告歸還本金及利息共計20萬元。2018年5月10日原告向被告轉賬15萬元,但被告根據原告要求當場返還原告現金2萬元,后被告又于2019年6月10日之前歸還原告現金5萬元,6月中下旬歸還原告現金3萬元,被告可提供事發(fā)現場照片、電話錄音等證據證明其主張。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本院經審查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作為經濟糾紛受理的案件,經審理認為不屬于經濟案件而有經濟犯罪嫌疑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根據本院查明事實及原告陳述,本院認為本案糾紛涉嫌刑事犯罪,應當由公安機關先行處理。若經有關部門認定不構成犯罪的,當事人可另行主張權利。
據此,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駁回常某的起訴;
二、本案移送上海市公安局徐匯分局處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陳??強
書記員:姚銘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