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常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沁水縣鄭莊鎮(zhèn)人。
被告牛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沁水縣鄭莊鎮(zhèn)人。
被告景小路,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沁水縣鄭莊鎮(zhèn)人。
被告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晉城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晉城市城區(qū)苑北路778號金座大廈6層。
代表人丁曉霞,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楊中雷,該公司職工。
原告常某與被告牛某某、景小路、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晉城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晉城華泰財保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2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常某,被告牛某某、景小路,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中雷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5年7月5日11時35分許,被告牛某某駕駛晉EYJ099號吉利牌小型轎車,沿沁水縣城楊河新路由西向東行駛,當行駛至龍港鎮(zhèn)楊河社區(qū)園盤南巷路口時,與由北向南行駛的原告常某駕駛的綠駒牌電動車相撞,造成原告常某受傷,兩車不同程度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發(fā)生事故后被告牛某某駕駛晉EYJ099號車輛將傷者原告常某送往沁水縣人民醫(yī)院救治,住院1天,被診斷為:“寰椎骨折伴頸脊髓損傷?右恥骨支骨折、頭皮擦傷”,出院醫(yī)囑:轉上級醫(yī)院治療。
次日原告轉入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治療,同年7月20日出院,共住院14天,被診斷為:1、頸脊髓損傷伴雙下肢不全癱;2、骨盆骨折;3、頭面部皮膚裂傷;4、左側顳部硬膜外血腫;5、蛛網膜下腔出血。出院醫(yī)囑為:1、頸托外部固定2個月,營養(yǎng)神經對癥治療;2、3個月下地行走;3、定期復查頭部CT及骨盆X線;4、病情變化隨診。
2015年7月14日,山西省沁水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作出晉公交認字(2015)第00122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牛某某承擔本次事故的主要責任,原告常某承擔本次事故的次要責任。
2016年1月27日,經沁水縣交警大隊委托,山西金誠司法鑒定中心作出(2016)臨(交)鑒字第007號鑒定意見書,鑒定結論為:原告常某因道路交通事故致左側顳部硬膜外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目前其遺留經常頭痛,記憶力減退,日常工作能力輕度下降等后遺癥,構成道路交通事故十級傷殘。
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為:
1、醫(yī)療費21300.67元(有被告牛某某提供的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收費票據1支,原告提供的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門診收費復查票據2支、和平醫(yī)院門診收費復查票據7支在案證明)。
被告牛某某稱原告在沁水、晉城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均是其墊付的,在沁水縣人民醫(yī)院其墊付了2600元,沒有票據提供,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的費用以票據為準,原告稱在沁水縣人民醫(yī)院被告墊付了1800元,其他是事實。
對原告在沁水縣人民醫(yī)院的醫(yī)療費,因被告牛某某未提供相關票據,雙方陳述也不一致,本院無法確定具體數額,但被告牛某某為原告墊付醫(yī)療費是事實,本院只能以原告認可的1800元為準,在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的醫(yī)療費以票據為準,故認定被告牛某某為原告共墊付醫(yī)療費19762.17元。
原告的醫(yī)療費為:沁水縣人民醫(yī)院醫(yī)療費1800元+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收費17962.17元+和平醫(yī)院復查費用1167.9元+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復查費370.6元。
2、病歷復印費7.5元(有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門診收費票據1支在案證明)。
3、誤工費30000元(5000元×6個月)。
原告提供證據沁水縣城鎮(zhèn)通達汽車服務中心書面證明、工資表,欲證明其月工資5000元,從2015年7月份至12月份其未發(fā)工資,并主張誤工時間從事故發(fā)生之日算至定殘前一天,計算了187天。被告牛某某、景小路表示不予認可;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對證據有異議,認為誤工費應按照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
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予以認定,認定原告月工資5000元,因原告誤工時間計算了187天,但其未提供2016年1月份的誤工情況,故本院根據原告提供的工資表,認定原告誤工時間為6個月。
4、護理費1252元(30467元÷365天×住院天數15天)
原告主張護理人員為其哥哥常利兵,系司機,月工資3500元,計算住院期間,提供常利兵身份證復印件、駕駛證復印件、從業(yè)資格復印件予以證明。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辯稱該證據不能證明常利兵的工作,對工資有異議,應按照居民服務業(yè)標準計算,計算住院期間;被告牛某某稱常利兵是司機,但不清楚工資情況;被告景小路無異議。本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常利兵所從事的職業(yè)以及工資情況,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的辯解理由符合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故護理費按山西省2014年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yè)平均收入標準計算,計算住院期間。
5、住院伙食補助費1445元(45元×沁水住院天數1天+100元×晉城住院天數14天)。
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進行計算,在沁水縣人民醫(yī)院、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期間分別按每天45元、100元計算。
6、營養(yǎng)費300元(20元×住院天數15天)。
根據原告?zhèn)麣埱闆r,酌情住院期間按照每天20元計算。
7、救護車費500元(有沁水縣人民醫(yī)院門診收費票據1支在案證明,系被告牛某某支付)。
8、交通費1800元
原告主張交通費2819元,去長治復查租車兩次,一次500元,去晉城租車復查兩次、傷殘鑒定兩次,一次300元,去北京看病一次,坐火車,兩個人,提供交通費相關票據3頁。三被告辯稱原告提供的票據除去北京的以外,其他票據沒有日期,真實性有異議。本院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認定1800元。
9、住宿費970元(有住宿費3支票據在案證明)
10、鑒定費1500元(有鑒定費票據在案證明)。
11、殘疾賠償金48138元(24069元×20年×10%)。
原告為農業(yè)戶口,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并提供證據:沁水縣公安局龍港中心派出所東安社區(qū)警務室書面證明1份、房屋租賃合同,欲證明原告在沁水縣城居住。三被告不予認可。
本院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予以認定,原告雖為農業(yè)戶口,但其在沁水縣城居住和工作,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鎮(zhèn),參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關于經常居住地在城鎮(zhèn)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的規(guī)定,原告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原告經鑒定為十級傷殘,按山西省2014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
12、精神撫慰金2000元。
根據原告的傷殘程度及在本次事故中負次要責任,本院酌定精神撫慰金2000元。
以上十二項共計109213.17元。
另查明,被告牛某某駕駛的事故車輛晉EYJ099號吉利牌小型轎車系借用被告景小路的,該車輛所有人系被告景小路,該車在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投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本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
事故發(fā)生后,被告牛某某另賠償原告一輛新電動車,價值3800元,原告駕駛的事故電動車折抵了800元,被告牛某某實際花費3000元。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庭審陳述,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沁水縣人民醫(yī)院、晉城煤業(yè)集團總醫(yī)院住院病歷,長治、北京門診病歷手冊,常住人口登記卡復印件,鑒定意見書,保險單抄件復印件,收據予以證明。上述證據經當庭舉證、質證,對其證明效力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告牛某某駕駛的轎車與原告常某駕駛的電動車相撞發(fā)生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被告牛某某負事故主要責任,原告負事故次要責任,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院予以采信。因被告牛某某所駕事故車輛已向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辦理了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且系在保險期間內發(fā)生交通事故,故對原告的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應首先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因被告牛某某是借用被告景小路的車輛,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故對原告損失超過交強險限額的部分,應由機動車使用人被告牛某某按照在事故中所負的責任比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院酌定被告牛某某為70%,原告為30%),機動車所有人被告景小路對原告損害的發(fā)生無過錯,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牛某某與原告對原告駕駛的事故電動車已經進行了處理,被告牛某某雖支付的購車款超過了交強險財產損失限額,但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只能以交強險財產損失限額支付2000元。
綜上,原告因本起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共計111213.17元,應由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賠償98167.5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項下10000元,傷殘賠償限額項下
86167.5元,財產損失限額項下2000元),超過交強險限額的損失13045.67元,由被告牛某某承擔70%的賠償責任,即9131.97元,剩余損失3913.7元由原告自行承擔。為了倡導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后,侵權人及時、主動、有效地救護受害人,本院行使職權對被告牛某某已支付原告22262.17元的問題一并予以處理,對被告牛某某多支付原告的13130.2元,在被告晉城華泰財保公司應付原告的款項中直接支付被告牛某某。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晉城中心支公司賠償原告常某的損失98167.5元(其中支付原告常某85037.3元,支付被告牛某某13130.2元)均于本判決生效后立即付清。
二、駁回原告常某對被告牛某某、景小路的訴訟請求。
三、駁回原告常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2161元,由被告華泰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晉城中心支公司負擔1926元,由原告常某負擔23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晉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王靈麗 代理審判員 潘麗帆 人民陪審員 劉躍進
書記員:李沁軍 附本判決書所適用司法解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guī),機動車駕駛人已經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y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xù)治療實際發(fā)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xù)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第十八條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予以確定。 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請求權,不得讓與或者繼承。但賠償義務人已經以書面方式承諾給予金錢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已經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除外。 第十九條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y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fā)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后續(xù)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fā)生后另行起訴。但根據醫(y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fā)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fā)生的醫(yī)療費一并予以賠償。 第二十條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y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xù)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yè)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第二十一條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guī)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y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后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并結合配制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第二十二條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第二十三條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fā)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第二十四條營養(yǎng)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第二十五條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yè)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yè)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第三十五條本解釋所稱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tǒng)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qū)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tǒng)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tǒng)計年度。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jié);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guī)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guī)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