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住所地:巴東縣信陵鎮(zhèn)北京大道103號。統一社會信用代碼:1242282342207750X5。
法定代表人譚建國,院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龍,湖北楚峽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廖靜,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職工。一般代理。
被告:向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巴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湖北廣潤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與被告向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龍、廖靜及被告向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原告不退還被告違約金67386元。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于2014年4月4日簽訂《職工進修學習合同》,雙方明確約定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合同簽訂后,被告被派往武漢同濟醫(yī)院進修學習6個月,學習結束后回醫(yī)院上班23個月,被告就要求解除服務合同,并主動與原告協商解除合同,交納80000元違約金。合同解除后,被告以違約金過高請求退還違約金申請仲裁,巴東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適用勞動合同法處理本案,適用法律錯誤。同時雙方協商解除,是雙方再一次約定,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guī)定,理應予以支持。故巴勞人仲字〔2017〕12號仲裁裁決錯誤。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特訴至巴東縣人民法院,請求解決。
原告為了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
1、巴勞人仲字〔2017〕12號仲裁裁定書,用于證實本案已經按照程序進行仲裁,但原告認為該仲裁違反相關仲裁規(guī)定,其仲裁決定不能予以支持。
2、2014年4月4日原、被告雙方簽訂的《職工進修學習合同》,用于證實被告依據合同參與了進修,理應履行相應的合同義務。
3、違約金收據,用于證實被告于2016年5月13日與原告口頭約定解除雙方所簽訂的聘用合同,并愿意支付80000元的解除合同違約金,該約定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guī)定。
4、巴人社事〔2016〕21號文件,用于證實原、被告解除聘用合同是附條件的,被告需向原告交納80000元的違約金。
本院認為,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與被告向某爭議的焦點屬履行聘用合同以及違約金給付數額引發(fā)的爭議。因二者之間的爭議屬于勞動人事爭議,應當適用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本案原、被告簽訂《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職工進修學習合同》時,雙方當事人不能預見學習費用、差旅費、進修補助、工資及進修人員獎勵性績效等相應費用的具體數額,亦不能預先確定服務年限,因此,雙方約定的合同義務理應得到雙方全面履行。但是,被告向某進修學習期滿后,在原告單位工作1年11個月即辭職,違反合同關于服務期限必須滿6年的約定,構成違約,依法應當承擔向原告支付違約金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于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北桓嫦蚰尺M修期間原告為其支付進修學習期間的工資9600元、進修生活補助費6000元、交通費2935元,共計18535元應屬有憑據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于該勞動者的直接費用。鑒于被告向某進修后已經服務1年11個月,其未服務期間為4年1個月,其違約金的支付不得按6年計算,應當以上述培訓費用18535元為基數,按違約4年1個月分攤計算違約金為18535元×(72個月-23個月)/72個月﹦12614元(四舍五入取整數)。原、被告簽訂的《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職工進修學習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80000元,超出法律規(guī)定的標準,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依據合同收取被告向某超出應分攤部分67386元當屬無效,被告向某已支付原告80000元,其申請人事仲裁時要求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返還超出部分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請求不予退還被告向某多分攤的違約金67386元的請求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退還被告向某多支付的違約金67386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
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巴東縣人民醫(yī)院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可在本判決確定的義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二年內向本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審判長 宋驍宇 審判員 石英雄 審判員 劉 念
書記員:陳潔 附相關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作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任然有效。 第二十九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yè)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于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