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左某某。
委托代理人:鄭占玉,河北鄭占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張某某分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橋東區(qū)張宣公路28號。
負責人:石志全,該公司負責人。
被告: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唐某市玉田縣帥府小區(qū)C09。
法定代表人:孫福興,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培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春梅,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左某某與被告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張某某分公司(以下簡稱順達分公司)、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達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5月14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徐向軍適用簡易程序,于2015年11月4日、2015年12月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左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鄭占玉,被告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培虎、春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應受法律保護。雖然順達分公司和順達公司對左某某與順達分公司之間存在借貸關系不予認可,但綜合本案證據(jù),可以認定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左某某已按約履行了提供借款的義務,順達分公司理應按期償還借款并支付借款利息。順達分公司系順達公司設立的非法人分支機構,理應與順達分公司共同承擔償還借款并支付借款利息的責任。左某某與順達分公司于2014年7月24日和2015年2月24日簽訂的借款協(xié)議,均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但雙方約定的借款利率超出了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利率的四倍,對超出部分,本院不予保護。因左某某與順達分公司之間借款行為發(fā)生在2013年,順達分公司支付部分借款及利息之后,雙方又于2014年7月24日重新簽訂了借款合同,對2014年7月24日之前,雙方簽訂過幾份借款合同,利息如何約定,雙方均未能提供證據(jù),順達公司雖向法院提交部分付款證據(jù),但不能明確付款的性質(zhì)是償還借款或者支付其他款項,亦不能明確是支付借款本金還是利息,致本院無法采信。雙方雖然在2015年2月24日簽訂的借款合同中確認借款本金為352萬元,但該確認顯然不具有真實性,亦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本院亦不予采信。雙方借款本金應按2014年7月24日雙方簽訂的借款合同明確的借款金額確認為300萬元。左某某自認在2014年7月24日之后,順達分公司支付借款利息21萬元,但證據(jù)表明,順達分公司于2014年10月20日實際支付左某某30萬元,應按支付30萬元認定(,按優(yōu)先支付利息的交易習慣,從2014年7月24日至同年10月20日,順達分公司應付利息為176000元(3000000×24%×3÷12×88÷90),其余124000元應視為償還本金)。雙方簽訂的2015年2月24日合同對合同期內(nèi)(一個月)是否支付利息未作約定,按照法律規(guī)定,應視為不支付利息。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第二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6條、第7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張某某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左某某借款本金2876000元,并支付借款利息690240元(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自2014年10月21日至2015年11月21日,之后的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至借款還清之日);
二、駁回左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4960元,減半收取17480元,案件保全費5000元,合計22480元,由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唐某順達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張某某分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徐向軍
書記員:岳娜 判決所引用的法律條文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第二百零六條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 6.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7.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guī)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只返還本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