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崔東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鐵艷(崔東來妻子),1963年4月11日出生,漢族。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臥里屯營銷服務部,住所地大慶市龍鳳區(qū)興化村綜合樓三樓(臥里屯化誼路1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230603716600845Y。
負責人:張靜波,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勝林,黑龍江中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崔東來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臥里屯營銷服務部(以下簡稱保險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原經(jīng)本院2009年7月29日作出(2009)龍臥民初字第284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不服上訴至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25日作出(2009)慶民二終字第799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后于2017年9月19日作出(2017)黑06民監(jiān)34號民事裁定,將本案再審,并于2017年12月20日作出(2017)黑06民再27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09)龍臥民初字第284號及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2009)慶民二終字第799號民事判決,將本案發(fā)回重審。本院于2018年1月19日立案后,適用普通程序,重新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給原告恢復勞動關系、恢復工作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判令被告為原告補發(fā)從1996年至2008年12月超時加班、節(jié)假日工資、雙休日、工資補差、績效等各項經(jīng)濟損失225920元;3.補發(fā)2009年1月份至今的工資,每個月按3000元計算共計300000元;4.上訪期間的支出共計5萬元;5.判令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事實與理由:原告自1996年11月受聘到被告單位工作,做過公司保衛(wèi)、內勤,后負責收取三輪車保險費,在被告處工作10年以上,被告始終沒有與原告簽訂過勞動合同。根據(jù)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08年3月9日,雙方簽訂的團體銷售人員合同書是被告為了排除原告的勞動權利,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的,該合同應無效。故訴至法院。
被告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告和被告之間不屬于勞動合同關系,雙方屬于保險代理關系。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觀點集成第二版244頁保險代理人與保險人之間的關系屬于代理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第二,2008年3月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團體銷售人員的聘用合同,原告已在合同上簽字,該合同合法有效并已實際履行,對雙方具有約束力。該合同的簽訂也足以證實雙方之間屬于代理關系,原告的訴訟請求不僅與合同內容相矛盾也不符合我國的法律相關規(guī)定,請求人民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向法庭提交證據(jù)如下:
一、勞動仲裁申請書、大慶市龍鳳區(qū)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各一份,欲證明原告于2009年6月18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仲裁委員會以超過仲裁時效為由,不予受理。經(jīng)質證,被告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二、收據(jù)一份,欲證明原告于2000年2月按被告單位的規(guī)定繳納500元押金,這500元并不是營銷員應該繳納的押金。經(jīng)質證,被告有異議,主張公章不清楚,沒有年月日,押金內容不清楚,根據(jù)被告單位的規(guī)定僅對保險代理人收取押金。本院認為,該收據(jù)可以佐證原告主張,應予采信。
三、通訊錄一份,欲證明營銷員和內勤是不一樣的,不走一個表,原告不是業(yè)務員或者營銷員。經(jīng)質證,被告對證據(jù)有異議,主張一個人的身份不能用一個通訊錄來證明,該通訊錄中包含公司的所有勤雜員工。本院認為,被告質證理由成立,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
四、申請出示本院(2009)龍臥民初字第284號卷宗中庭審筆錄中張某、顧桂芳證人出庭證言,欲證明張某是原告在保險公司的第一任經(jīng)理,能證明原告是保險公司派到興隆出租車公司的;顧桂芳是興隆公司的經(jīng)理,能證明原告在那駐寨,收取三輪車保險。經(jīng)質證,被告主張兩位證人證言能證實原告與被告保險公司之間所形成的是代理保險業(yè)務的關系,也就是原告是保險公司的代辦員,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或者是節(jié)假日,是以完成一定限額的工作任務為前提的,所以說他不受保險公司正式員工勞動時間的約束,只能證明原告作為團險的銷售人員收取保費的事實,而不能證明原告與保險公司之間是代理關系還是勞動關系,不能證實原告的主張。此外證人張某是本案原告的姐夫,與原告之間有明顯的利害關系,其證言也不應有證據(jù)效力。本院認為,兩名證人的證言可以與其他證據(jù)相互佐證,可以采信。
五、1998年至2008年工資表一份,欲證明原告是勞動合同關系并非銷售人員。經(jīng)質證,被告有異議,主張中級法院認定原告1998年1-4月,1999年4月至2008年9月在被告處間斷性領取過傭金和薪金。原告主張其從1996年11月份到2008年12月份沒有間斷工資,這個工資表是一審時法庭依法調取的,是保險公司拿出來的,保險公司工資表斷了是保險公司的責任。本院認為,被告提供的聘用合同期限至2008年12月31日,工資表只調取至2008年9月,并不完整,故本院對證據(jù)予以采信,對原告主張予以采納。
被告向法庭提交證據(jù)如下:
團體銷售人員聘用合同及附件五份,欲證明崔東來于2008年3月9日由被告聘用為團體銷售人員,期限從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同時約定工作的內容、權利、義務等,原告已在該合同上簽字并實際履行,該合同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該合同足以證實原告保險代理人的身份,而且在聘用審批表中原告自行書寫“職位:團險外勤”,該事實也可以證明原告在庭審中陳述的其系公司內勤的職務是不真實的。經(jīng)質證,原告對合同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審批表有異議,主張不是其書寫。原告主張從1996年11月至2008年12月保險公司沒有及時與其簽訂勞動合同,根據(jù)勞動法規(guī)定,工作滿一年沒有簽勞動合同視為不固定期勞動合同,滿10年視為無固定期合同。而且每年的合同都是1月1日開始簽訂,當時是因為3月9日上面有人來檢查,臨時給原告補的合同,此合同只在保險人力資源部轉一圈不合格轉到原告主管齊向陽手里,因原告沒有三證,說不合格退回來了,也沒用了就放在那吧,后來打官司的時候拿出來了。合同是原告簽的,因為當時是應付檢查領導讓簽的。法律規(guī)定保險代理人的條件原告都不具備,合同沒有效力。本院認為,該合同有原告簽字認可,予以采信。
綜合上述證據(jù)及雙方在庭審中的自認,可以認定本案的法律事實為:1996年11月原告在被告處擔任保衛(wèi)等工作;1998年至2008年由被告派駐至興隆公司收取三輪車保險費;2008年3月9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團體銷售人員聘用合同,期限為一年;期滿后被告不再給原告安排工作及發(fā)放工資。
本院認為,原告從1996年起在被告處工作,至2008年12月已經(jīng)超過10年,雖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方已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被告應與原告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現(xiàn)被告違法辭退原告,違反法律規(guī)定,原告要求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被告應重新與原告簽訂勞動合同并安排工作。被告主張原告與其為保險代理關系,雙方簽訂的團體銷售人員聘用合同是一種保險代理合同,本院認為,原告在被告單位工作期間,被告給原告按月發(fā)放固定工資,原告的工資項目中并沒有業(yè)績方面的資金和提成,且原告在興隆公司工作是受到被告指派,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管理關系,并非原告自主開展業(yè)務,其工資收入也與收取的保險費數(shù)額無關,且該合同并未實際履行,原告自簽訂合同后依然從事收取保險費的工作,其工資部分也沒有相應變動,故該合同無法改變雙方事實勞動關系的性質。對被告的該項辯論意見,本院不予采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工作期間加班工資、節(jié)假日工資、津貼等項,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按照每月3000元支付自2009年1月至今的工資,因原告并未實際提供勞動,本院不予支持,但原告沒有提供勞動是因被告原因所致,故被告應自2009年1月起按照大慶市最低工資標準為原告發(fā)放工資至實際履行之日。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上訪期間產生的費用,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四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臥里屯營銷服務部與崔東來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為崔東來恢復工作,恢復勞動關系;
二、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分公司臥里屯營銷服務部自2009年1月起每月按照大慶市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崔東來工資至實際履行之日,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三、駁回崔東來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董秀娟
人民陪審員 張德海
人民陪審員 殷媛
書記員: 王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