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峰峰礦區(qū)融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邯鄲市峰峰礦區(qū)彭城鎮(zhèn)富田村邢都公路西側。
法定代表人:李樹明,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延鋆,河北精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安徽省含山瓷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東關鎮(zhèn)東興街21號。
法定代表人:湯興有,董事長。
原告峰峰礦區(qū)融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融源公司)與被告安徽省含山瓷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含山瓷業(yè)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融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延鋆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含山瓷業(yè)公司經(jīng)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峰峰礦區(qū)融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貨款430948.56元及相應利息。2.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原、被告系多年的合作伙伴,原告為被告提供花紙。截止2018年3月20日,被告下欠原告花紙款430948.56元。經(jīng)原告多次催促,被告至今分文未付,被告的行為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現(xiàn)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訴權,懇請人民法院判如所請。
原告在庭審時將第一項訴訟請求變更為請求法院判決被告支付原告貨款439688.56元及相應利息
被告未到庭參加訴訟,未提交答辯意見。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系多年業(yè)務關系,雙方間常因花紙和陶瓷發(fā)生買賣合同關系。被告購買原告生產(chǎn)的花紙,原告則購買被告生產(chǎn)的陶瓷產(chǎn)品。2018年1月5日,原、被告簽訂買賣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的畫面名稱為國色天香的陶瓷產(chǎn)品,價款為144452.7508元,畫面名稱為太陽雨的陶瓷產(chǎn)品,價款為234577.9392元,畫面名稱為都市麗人陶瓷產(chǎn)品,價款為490621.9264元,該合同總金額為869652.6164元。合同約定,乙方(即本案被告)交貨率保證達到95%,如未達到按未交貨金額處于10倍違約金,甲方(即本案原告)可在貨款中扣除。2018年2月份,原告收到被告賣出的合同約定的部分陶瓷產(chǎn)品,貨款合計557885.29元;同年3月份,原告收到雙方合同約定的部分陶瓷產(chǎn)品,貨款共計137173.98元。期間,原告在購買被告陶瓷產(chǎn)品的同時,被告亦向原告購買花紙。2018年1月12日,原告向被告發(fā)出對賬函,載明:截止至2018年1月13日,貴公司欠我公司花紙款1555004.24元,抵扣陶瓷款661271.71元,總計欠款893732.53元。被告在收到上述對賬函后蓋章加以確認。2018年2月25日,因被告購買原告花紙,原告向被告開具兩張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金額分別為102110.50元和109492.50元。2018年2月28日,原告再次向被告發(fā)出對賬函,截止至2018年2月28日。寫明:貴公司欠我公司花紙款1105335.53元,抵扣陶瓷款557885.29元,總計欠款547450.24元,被告在收到原告對賬函后未確認。2018年3月20日,原告賣給被告20672.30元的花紙。2018年3月24日,原告賣給被告8740元的花紙。
另查明,原告在開庭時變更訴訟請求增加的金額部分系2018年3月24日原、被告買賣價值8740元花紙的行為,原告在起訴時,未將該買賣行為列為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zhuǎn)移標的物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約束力。合同雙方當事人如互負到期債務,該債務的標的物種類、品質(zhì)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將自己的債務與對方的債務抵消。本案中,原、被告之間簽訂的合同是當事人之間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應依法確認為合法有效的合同。原、被告之間互相存在債權債務。被告從原告處購買花紙,原告就花紙對被告享有債權。原告從被告處購買陶瓷,被告就陶瓷對原告享有債權。原、被告?zhèn)鶆諛说奈锏姆N類及品質(zhì)相同,且原被告雙方在合同履行中已實際互相抵扣,故依法可以抵消。
2018年1月12日,原、被告經(jīng)對賬后,被告欠原告花紙款為893732.53元,同年2月25日,被告購買原告花紙,原告分兩次向被告開具發(fā)票,金額分別為102110.50元和109492.50元,故截止至該日,被告共計欠原告花紙款1105335.53元(893732.53+102110.50+109492.50)。2018年3月20日,原告又向被告賣出20672.30元的花紙,故被告共計欠原告花紙款1126007.83元(1105335.53+20672.30)。
根據(jù)2018年1月5日原、被告簽訂的陶瓷買賣合同,被告對原告享有債權,合計869652.6164元。該合同履行中,被告已經(jīng)分別將價值557885.29元和137173.98元的陶瓷產(chǎn)品交付原告,但原告亦未向被告履行付款義務,原告可以將欠被告的該筆陶瓷貨款695059.27(557885.29+137173.98)抵消被告欠原告的花紙款,故經(jīng)抵消后,被告實際欠原告花紙款430948.56元(1126007.83-695059.27)。
關于原告在庭審中變更訴訟請求,將2018年3月24日,原告出賣給被告價值8740元花紙的買賣行為一并要求審理的行為,因其未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可另案主張。
關于原告主張被告給付利息的請求,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執(zhí)行。故被告應當自原告起訴之日起為宜,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利率為基礎,上浮40%為罰息利率,計算逾期付款違約金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期限屆滿之日止。
綜上所述,原告主張被告給付貨款430948.56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的的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被告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系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處分自己權利的行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九十條、第一百條、第一百零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安徽省含山瓷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峰峰礦區(qū)融源印務有限責任公司花紙款430948.56元及逾期付款違約金(計算標準:自2018年4月4日起,以430948.56元為基數(shù),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利率為基礎,上浮40%為罰息利率,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期限屆滿之日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764元,減半收取計3882元,由被告安徽省含山瓷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田學順
書記員: 郝銀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