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上訴人):岳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業(yè)戶,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向陽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偉德,男,住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向陽區(qū)。由佳木斯市向陽區(qū)全樂社區(qū)居民委員會推薦。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揚,佳木斯市郊區(qū)政安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被上訴人):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集賢縣福利鎮(zhèn)福雙路新四海商廈。法定代表人:張少斌,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龍江,男,該公司副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郎東君,黑龍江明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岳某某申請再審稱,撤銷(2016)黑05民終448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支持岳某某對本案請求賠償停業(yè)期間的經營損失(損失按照鑒定確定的數額,從2013年7月21日起至合同結束的2015年12月9日止)。事實和理由:1.岳某某一審主張經營損失包括承租費、經營收益,二審判令支持剩余租賃費不公平,新四海公司應承擔經營收益損失;2.案涉鑒定意見應予采信。新四海公司辯稱,1.岳某某主張的經營損失不能成立,新四海公司未與岳某某直接建立租賃合同關系,岳某某系與大新公司建立的租賃關系,因大新公司未向新四海公司交納租金導致大新公司失去承租人資格,繼而導致次承租人岳某某無權利使用該場地,岳某某應依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向大新公司主張權利。2.新四海公司不但沒有收到岳某某交納的2年5個月的承租費用,也沒有收到大新公司正常應當繳納的租金,大新公司至今仍拖欠我公司300余萬元租賃費。3.本案基于一個事實,但岳某某卻提起了兩個訴訟,第一個訴訟是要求返還原物,第二個訴訟是賠償經濟損失,兩個訴訟之間相互矛盾,關于返還原物一案,貨品的損失我方已經進行了賠償,因此其再主張經營損失是不成立的。因為經營損失需銷售產品才能產生利潤,我們所有的貨品都給了賠償,經營損失不能按鑒定結論計算。4.本案鑒定意見存在眾多瑕疵,岳某某存在無購進品種匹配的銷售額;存在銷售量大于購進數量的數額,這些數據說明岳某某提供的購貨證據與出貨證據存在矛盾;岳某某在與新四海公司返還原物糾紛中提供的庫存鞋匯總表、售出表存在矛盾,與本案鑒定意見也存在矛盾,鑒定意見依據岳某某自己報的出貨量與客觀事實不符;岳某某提供的進貨單故意將日期撕掉,而故意掩蓋客觀事實。故鑒定意見不真實,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此不能作為證據使用。新四海公司申請再審稱,駁回岳某某的訴訟請求,改判新四海公司不承擔責任。事實與理由:1.岳某某的訴訟請求為“要求新四海公司賠償停業(yè)期間的經營損失”,而二審判決新四海公司賠償岳某某租金損失,沒有法律依據。2.本案涉及三方法律關系,作為次承租人的岳某某不能使用場地的損失,應向與其存在租賃關系的相對人大新公司主張,二審判決新四海公司承擔義務錯誤。岳某某辯稱,1.新四海公司不允許使用廳位,造成岳某某經營損失,構成侵權行為。2.新四海公司主張大新公司與新四海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及大新公司欠其租金的事實與本案無關聯。3.黑天潤司會鑒字[2014]003號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正確,應予以采信。4.岳某某的經營損失包括投入成本損失和經營收益。岳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新四海公司賠償停業(yè)期間的經營損失,從2013年7月21日起至停止侵權、恢復原狀之日止,具體損失數額以本案鑒定為準。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3年,岳某某與大新公司簽訂了三份《聯營合作合同》(即租賃合同),約定岳某某承租新四海公司所有的位于集賢縣福利鎮(zhèn)新四海商廈二樓的3個廳位經營皮鞋銷售,位置分別為原205廳中D2廳,面積為62.74平方米,3年租金為16萬元;原224廳、225廳中A4廳,面積為32.1平方米,3年租金為13.8萬元;原223廳中C1廳,面積為60.76平方米,3年租金為15.3萬元,租賃期限自2013年3月10日至2015年12月9日。2013年7月18日,新四海公司通知岳某某限其2日內將所有貨物及其他私人物品搬出新四海商廈,岳某某沒有執(zhí)行。2013年7月20日晚,新四海公司在未告知岳某某的情況下,將岳某某承租的3個廳位中的貨物及經營用品全部搬走。在訴訟過程中,岳某某申請對其經營損失進行司法鑒定。2014年3月7日,黑龍江天潤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作出黑天潤司會鑒字[2014]003號鑒定意見書,認定岳某某在新四海商廈三個廳位日營業(yè)損失合計2883.50元(正常經營情況下稅前日利潤)。一審法院判決:一、被告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原告岳某某營業(yè)損失80738元;二、駁回原告岳某某其他訴訟請求。岳某某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請求:撤銷集賢縣人民法院(2015)集民初字第775號民事判決,改判支持上訴人一審訴求。二審法院確認一審法院部分事實正確。二審法院認為,新四海公司與大新公司簽訂租賃合同,雙方存在租賃合同關系。經新四海公司、大新公司、岳某某等經營業(yè)戶同意,大新公司與岳某某等業(yè)戶簽訂租賃合同,承租人大新公司與次承租人岳某某之間訂立的轉租合同合法有效,由此,岳某某享有所租賃場地租賃期內合法的經營權。新四海公司在大新公司與岳某某之間簽訂的租賃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將岳某某經營物品強行搬走,致岳某某無法繼續(xù)經營,侵犯了岳某某的合法經營權,對該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新四海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岳某某主張經營期間損失應當以黑天潤司會鑒字〔2014〕003號鑒定為依據,由于作出該鑒定意見所依據的材料均系岳某某單方提交,新四海公司對上述材料的真實性提出異議,該鑒定結論不能客觀、準確確定岳某某經營收入、收益情況,本院對該鑒定不予采信。對岳某某未能在租賃期內正常經營,新四海公司應承擔給付此期間租賃費用及利息的侵權賠償責任。岳某某承租期從2013年3月10日至2015年12月9日止,共計33個月,三個廳位租金為451000元。新四海公司于2013年7月20日晚將岳某某經營物品搬出時,岳某某實際經營時間為4個月零10天,未能依照租賃合同進行經營的時間為28個月零20天,新四海公司應當賠償岳某某28個月零20天(33個月-4個月零10天,計860天)的租金損失共計391777.78元(451000元÷33個月÷30天/月×860天)。二審法院判決:一、撤銷集賢縣人民法院(2015)集民初字第775號民事判決;二、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岳某某租金損失391777.78元,并支付利息(從2013年7月21日起至給付完畢之日止,以391777.78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圍繞當事人的再審請求,本院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認定如下:岳某某對原判認定的事實無異議。新四海公司認為岳某某與大新公司簽訂的三份聯營合同不真實,但未提供充分的證據用以證實其上述主張,且大新公司與岳某某簽訂轉租合同是經新四海公司、大新公司、岳某某等業(yè)主同意,故本院對三份聯營合同予以采信。另查明,岳某某已向大新公司全額交付了租金;雙方均確認本案所述的新四海公司與大新公司租賃協議書就是新四海公司與潘**簽訂的租賃協議書,此協議業(yè)經本院(2014)雙民終字第39號民事判決解除,該判決生效時間為2014年8月28日。
再審申請人岳某某因與再審申請人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四海公司)用益某某確認糾紛一案,不服本院(2016)黑05民終448號民事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13日作出(2017)黑民申2268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了本案。再審申請人岳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偉德、高揚,再審申請人新四海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龍江、郎東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再審認為,關于新四海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新四海公司與大新公司于2010年11月12日簽訂了《協議書》,約定新四海公司將新四海商廈二樓1600平方米租賃給大新公司(潘**)。2013年3月9日新四海公司、大新公司(潘**)、岳某某等經營業(yè)戶同意,大新公司(潘**)與岳某某簽訂《聯營合作合同》,將新四海商廈二樓三個經營廳位轉租給岳某某,據此承租人大新公司(潘**)與次承租人岳某某之間訂立的轉租合同合法有效,由此,岳某某享有所租賃場地租賃期內合法的經營權。新四海公司在大新公司(潘**)與岳某某之間簽訂的租賃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于2013年7月20日晚將岳某某經營物品強行搬走,致岳某某無法繼續(xù)經營,侵犯了岳某某的合法經營權,對該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新四海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新四海公司與大新公司(潘**)之間簽訂的租賃協議于2014年8月28日經本院(2014)雙民終字第39號民事判決解除。雖然岳某某與大新公司(潘**)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限至2015年12月9日止,但從2014年8月28日起,岳某某未按新四海公司要求向新四海公司交納場地租金,故此時岳某某不再享有所租賃場地的合法經營權,從該日起岳某某的經營損失不應由新四海公司承擔賠償責任。關于新四海公司應賠償岳某某經營損失數額的問題。岳某某主張經營損失包括經營收益和成本損失,對于經營收益,岳某某主張應以黑天潤司會鑒字〔2014〕003號鑒定意見為依據計算經營收益,由于作出該鑒定意見所依據的材料均系岳某某單方提交,該鑒定意見不能客觀、準確確定岳某某經營收入、收益情況,且新四海公司對上述材料的真實性提出異議,原判決不予采信正確;岳某某未能舉示充分的證據用以證明其經營收益的具體數額,且無法從納稅情況計算出其經營收益,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本院對岳某某主張的經營收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對于成本損失,岳某某已經向大新公司(潘**)實際交納了33個月場地租賃費451000元,該費用系岳某某的實際成本損失,應予支持;岳某某自2013年7月21日起未實際經營,故不存在其他成本損失。據此,岳某某自2013年7月21日起至2014年8月28日期間的經營損失數額為180856元(451000元÷33個月÷30天/月×397天),本院予以支持。綜上所述,再審申請人新四海公司的再審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黑05民終448號民事判決和黑龍江省集賢縣人民法院(2015)集民初字第775號民事判決;二、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岳某某營業(yè)損失180856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各3801元,由集賢新四海商貿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王玉娟
審判員 張玉波
審判員 段余昆
書記員:張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