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屈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址黑龍江省伊春市伊春區(qū),現(xiàn)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愛輝,湖北華徽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原審被告):林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址浙江省文成縣,現(xiàn)住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愛輝,湖北華徽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羅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向陽,北京天達共和(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余彥霖,北京天達共和(武漢)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漢市亞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民院路以西龍安·港匯城A單元21層。法定代表人:紀方俊,董事長。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紀方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qū),現(xiàn)住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周文翔,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
上訴人屈某某、林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3民初10191號民事判決,駁回羅淼的訴訟請求;(2)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一審法院認定林某某、屈某某在簽借款合同時不知道合同內(nèi)容不符合日常生活邏輯,又未提出證據(jù)證明,這是錯誤的。庭審后,屈某某、林某某找到當時貸款的業(yè)務員胡夢圓,胡夢圓稱簽合同當時屈某某、林某某有緊急的事情,連合同看都沒看下就簽字了,胡夢圓還到一審法院做過筆錄,而一審法院仍然認定屈某某、林某某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不清楚合同的內(nèi)容,還款對象、還款賬戶是不符合當時事實情況的,是錯誤的。2.一審法院認為羅淼委托亞飛公司向屈某某、林某某收取貸款的行為是無權代理,這直接與庭后羅淼的代理律師提交的卓爾金服信息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爾金服)與亞飛公司簽訂的《區(qū)域經(jīng)紀人合作合同》第一條第10項相違背,況且當時亞飛公司的所有業(yè)務員都知道,他們介紹的借款人,還款利息都是對亞飛公司,再由亞飛公司根據(jù)合作合同及借款合同轉(zhuǎn)給羅淼(即卓爾金服),這已約定俗成形成習慣,而一審法院對此證據(jù)未予采信。3.一審法院也查明了亞飛公司與羅淼(即卓爾金服)簽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亞飛公司也向羅淼(即卓爾金服)交納了保證金,屈某某、林某某的本息全部提前還給了亞飛公司,但一審法院沒有判令羅淼(即卓爾金服)直接從最高額保證合同里的保證金受償,或從保證人亞飛公司的董事長紀方俊、周文翔的擔保財產(chǎn)中受償,反而判令屈某某、林某某機械地按借款合同還款,再向亞飛公司主張不當?shù)美亩嘀卦V訟。(二)一審法院判令屈某某、林某某向羅淼返還本金200000元,利息36000元,還要承擔違約金即年利率的24%是錯誤的,在該案中屈某某、林某某是提前還款,不存在違約金,何況借款合同中利息和違約金是不可能同時適用的。被上訴人羅淼辯稱,1.屈某某、林某某還款給亞飛公司屬于重大過錯,其自己不看合同內(nèi)容不構成不向羅淼還款的合理理由。2.卓爾金服和亞飛公司的《區(qū)域經(jīng)紀人合作合同》與本案無關,亞飛公司根本無權代為收取任何款項。3.主張不當?shù)美颠€的主體應該是屈某某、林某某,而不是羅淼。4.羅淼有權向屈某某、林某某收取借款利息及逾期違約金。綜上,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被上訴人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未答辯。原審原告羅淼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屈某某、林某某向羅淼歸還借款本金200000元并支付利息(自2016年11月3日起算,按年利率18%計算至給付之日止,其中計算至2017年9月3日止利息為30000元);2.屈某某、林某某向羅淼支付違約金(自2016年12月3日起算,每天按逾期金額千分之二計算至給付之日止,其中計算至2017年9月3日止金額為8100元);3.屈某某、林某某承擔羅淼為實現(xiàn)債權支付的律師費、保全費、擔保費;4.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對屈某某、林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5.本案訴訟費由屈某某、林某某、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負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6年10月12日,羅淼分別與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簽訂《最高額保證合同》,三份合同約定:為保證甲方(羅淼)債權的實現(xiàn),乙方(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自愿向甲方提供保證擔保;乙方擔保的主債權為自2016年10月12日起至2017年9月30日期間(包括該期間的起始日和屆滿日),基于相關合同及附件,在本合同約定的被擔保最高債權額范圍內(nèi)發(fā)生的,由債權人對經(jīng)甲方推薦的債務人享有的債權;在前款期間內(nèi),如甲方與甲方推薦的不同債務人多次簽署前述主合同,則甲方根據(jù)全部主合同取得的全部債權均屬于本合同約定的由乙方提供連帶責任保證的主債權,且就此乙方應向甲方出具經(jīng)甲方認可的《確認函》;乙方承擔保證責任的方式為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債權之最高本金金額為:“房抵貸業(yè)務”為1億元,“信用貸業(yè)務”為3千萬元;債務及利息以及債務人違反主合同而產(chǎn)生的罰息、復息、甲方為實現(xiàn)債權而發(fā)生的費用等屬于被擔保債權;保證期間為主合同確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或提前到期之次日起兩年。合同簽訂后,羅淼委托亞飛公司推薦和介紹借款人,并辦理相關借貸手續(xù)和還款催收事務。經(jīng)亞飛公司人員介紹后,屈某某、林某某表示愿意借款。2016年11月1日,亞飛公司工作人員向屈某某、林某某提交一份《借款合同》,合同中載明的內(nèi)容包括:出借人羅淼(甲方);借款人屈某某(乙方);借款金額200000元;年利率18%;借款期限自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本合同項下的借款期限起始日與借款憑證不一致時,以借款憑證為準,借款期限隨之順延;甲方用于收取乙方還款還息的銀行賬戶為:戶名:羅淼;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賬號62×××05;還款方式為每月付息,到期還本;乙方未按期支付本金或者利息的,按逾期金額每日千分之二的標準支付違約金;與借款有關的費用(包括但不限于評估、鑒定、登記、公證、相關稅賦、倉儲保管、貨物運輸、居間服務費、債權轉(zhuǎn)讓產(chǎn)生的相關費用)由乙方承擔。屈某某、林某某在合同落款簽名后,將合同文本交付亞飛公司人員。此后,羅淼在合同落款處簽名,未向屈某某、林某某提交《借款合同》。2016年11月3日,羅淼從個人賬戶將200000元借款轉(zhuǎn)賬支付屈某某賬戶。借款合同期間,屈某某向亞飛公司歸還了借款本息。因亞飛公司未將屈某某、林某某的還款轉(zhuǎn)付羅淼,羅淼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另查明,2016年10月28日,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分別向羅淼出具《確認函》,確認屈某某、林某某簽訂的《借款合同》屬于《最高額保證合同》所擔保的主合同范圍,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將根據(jù)《最高額保證合同》的約定,向羅淼履行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義務。再查明,羅淼為委托北京中倫律師事務所指派律師代為參加本案訴訟,已與該所簽訂《民事委托代理合同》,并支付該所律師費12500元。合同訂立后,該所已指派律師參與本案訴訟。羅淼在本案訴訟中向一審法院提出了財產(chǎn)保全申請,為委托武漢中利擔保公司為財產(chǎn)保全提供擔保,已付該公司費用500元。一審法院認為,屈某某、林某某在涉案《借款合同》落款處簽名時,雖然羅淼未同時簽名,但羅淼事后在合同上簽名,該合同屬于雙方協(xié)商后形成的合意,合同中對借款出借人、還款賬戶等均作出了明確約定,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有效。雙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屈某某、林某某主張簽名時不清楚合同的其他內(nèi)容,不知曉羅淼為出借人和具體的還款賬戶,不符合日常生活常理,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一審法院不予采信。羅淼與亞飛公司就涉案借貸事項存在委托關系,由羅淼委托亞飛公司介紹借款人,并對外辦理有關借貸手續(xù),但不能證明亞飛公司直接向借款人收款,已取得羅淼的授權許可,亞飛公司向屈某某收取借款本息行為,應認定為無權代理。因此,屈某某、林某某在借款合同已明確載明借款人和還款賬戶情況下,將借款支付給亞飛公司,主觀上存在過錯,違反了雙方合同約定義務,應向羅淼承擔歸還200000元借款本金等違約責任。雙方合同約定,借款期限一年,按年利率18%支付利息,如未按期支付本息,按逾期金額每日千分之二支付違約金。屈某某、林某某應按年利率18%標準,向羅淼支付借款期間的借款利息36000元。羅淼主張支付的超出借款期間的利息,沒有合同約定依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同時,因屈某某、林某某未履行借款本息歸還義務,應向羅淼承擔逾期還款違約金責任,鑒于按合同約定的日千分之二標準計算的違約金,過分高于羅淼因?qū)Ψ竭`約受到的利息損失,且屈某某、林某某也對違約金過高提出異議,可酌情將違約金標準調(diào)整為年利率24%,屈某某、林某某應按此標準以借款本息為基數(shù),向羅淼支付違約金至欠款清償日止。羅淼主張的超出此金額的違約金部分,于法無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與羅淼簽訂的《最高額保證合同》有效。因屈某某、林某某未履行合同約定債務,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應當對屈某某、林某某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償付債務后,可以向屈某某、林某某追償。關于羅淼對實現(xiàn)債權支付的律師費、擔保費提出訴訟請求,一審法院認為,因律師費、擔保費不屬于借款合同約定的主債務范圍,其向屈某某、林某某主張賠償責任,并向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主張保證責任,沒有約定和法定依據(jù),一審法院不予支持。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經(jīng)一審法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應訴,視為放棄其訴訟權利,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據(jù)此,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六條、第三十一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規(guī)定,判決:一、屈某某、林某某償付羅淼借款本金200000元以及利息36000元;二、屈某某、林某某向羅淼支付違約金(以借款本息236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1月4日起至欠款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三、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對上述判決第一、二項確定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屈某某、林某某進行追償;四、駁回羅淼的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2436元、財產(chǎn)保全費1710元,合計4146元,由羅淼負擔300元,屈某某、林某某、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負擔3846元。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屈某某、林某某提交的手機催收短信,無法核實其真實性及催收對象,本院不予采信。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上訴人屈某某、林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羅淼、武漢市亞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飛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借款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3民初1019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4月1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屈某某、林某某上訴主張其償還了本案借款,屈某某、林某某應當對其主張的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從屈某某、林某某的舉證情況看,屈某某、林某某的還款對象均是亞飛公司,屈某某、林某某主張亞飛公司將還款轉(zhuǎn)給了羅淼,但沒有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即使亞飛公司與卓爾金服之間簽訂了《區(qū)域經(jīng)紀人合作合同》,亞飛公司可以代表卓爾金服對客戶進行還款提醒、催收等,但羅淼與卓爾金服是兩個不同的法律主體,亞飛公司與羅淼之間并不存在合作關系,而羅淼向屈某某、林某某出借的款項屬于羅淼個人借款,并非羅淼代表卓爾金服履行的職務行為。因此,屈某某、林某某主張其向亞飛公司支付的款項已全部清償本案借款,缺乏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關于違約金的計算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的規(guī)定,雙方約定的逾期違約金每日千分之二的標準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一審法院調(diào)整為年利率24%并無不當,但應當以借款本金20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1月3日起計算至借款清償之日止。因此,屈某某、林某某上訴認為一審判決認定的違約金有誤,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上訴人屈某某、林某某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3民初10191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三項、第四項,即屈某某、林某某償付羅淼借款本金200000元以及利息36000元;武漢市亞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紀方俊、周文翔對上述判決第一、二項確定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武漢市亞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紀方俊、周文翔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屈某某、林某某進行追償;駁回羅淼的其他訴訟請求;二、變更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103民初10191號民事判決第二項為屈某某、林某某向羅淼支付違約金(以借款本金20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1月3日起至欠款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2436元,財產(chǎn)保全費1710元,合計4146元,由羅淼負擔300元,屈某某、林某某、武漢市亞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紀方俊、周文翔負擔3846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258元,由羅淼負擔406元,屈某某、林某某負擔1852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