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尉新海,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鳳亭,樺南縣閆家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樺南縣。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坤,樺南縣中心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原審被告:劉洪春,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原住黑龍江省樺南縣,現(xiàn)下落不明。
上訴人尉新海上訴請求:1、撤銷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508號民事判決,依法改判駁回被上訴人劉某某對上訴人尉新海的訴訟請求;2、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劉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一、本案認定事實不清。本案中被上訴人劉某某所陳述的借款事實是其直接與劉洪春交接辦理,借款人簽名是劉洪春假借尉新海的名字寫上去的,尉新海一直不知情。而且當時劉洪春已經(jīng)進入傳銷組織,與家里人至今沒有任何往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四款規(guī)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chǎn),有平等的處理權。本案中劉洪春在對外債務中假借尉新海的名字,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借款數(shù)額較大,并且沒有尉新海本人的簽名下違反了尉新海在夫妻生活中對財產(chǎn)的平等的處理權。同時這筆借款沒有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因此,尉新海不應對該筆借款承擔法律責任。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本案中尉新海對劉洪春出于個人目的借款不應承擔任何還款責任,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因此本案中尉新海不應對劉洪春的個人的債務承擔償還義務。被上訴人劉某某辯稱,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尉新海與原審被告劉洪春系夫妻關系,2015年5月13日二人共同向被上訴人劉某某借款50000元是事實,且案涉借款轉(zhuǎn)入上訴人尉新海的賬戶內(nèi),二人有共同還款義務,一審判決正確,應予維持原判。原審原告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二被告承擔連帶給付欠款本金50000元及從2015年5月13日至2017年9月14日的利息18200元;2.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尉新海與被告劉洪春是夫妻,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劉洪春是小學同學,雙方相處關系較好。2015年3月初,被告尉新海同妻子劉洪春去外地打工,同年5月被告劉洪春找到原告,稱他們夫妻倆在江蘇省鎮(zhèn)江市開饅頭店需要資金,想向原告借款50000元。原告考慮與劉洪春是同學,就同意借給其50000元,劉洪春讓原告把錢打在其丈夫尉新海的郵政儲蓄銀行卡上。2015年5月13日,原告同被告劉洪春共同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樺南縣土龍山鎮(zhèn)支行在原告?zhèn)€人郵政儲蓄銀行賬號為60×××63的銀行卡內(nèi)取款49000元,并按照被告劉洪春的要求將該取出的49000元又存入被告尉新海賬號為62×××77的銀行卡內(nèi)。劉洪春當時稱自己身上不帶那么多現(xiàn)金,原告即又另行給付劉洪春現(xiàn)金1000元,后被告劉洪春即給原告出具欠據(jù)一張,欠據(jù)上載明:劉洪春抬劉某某伍萬元整,利息1.3分,2015年5月13日陽歷,欠款人劉洪春,下面書寫:尉新海。此后在2015年10月,被告尉新海回到樺南縣土龍山鎮(zhèn)三王村向原告稱做生意賠了,其妻子被告劉洪春仍然在外面打工。于是原告向被告索要欠款,被告拒不給付。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劉某某與被告尉新海、劉洪春借款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nèi)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應認定合法有效,雙方民間借貸關系成立,被告負有依約給付原告欠款本金及利息的義務。被告尉新海與被告劉洪春系夫妻關系,在二人婚姻存續(xù)期間向原告的借款,二被告已達成合意,借款用于家庭生活,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由二被告共同向原告償還。被告尉新海雖稱其本人名字的銀行卡在被告劉洪春手中,且對其妻子劉洪春的借款不知情,因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證實,其辯解理由不予采納。被告尉新海稱該借款是其妻子即被告劉洪春用于搞傳銷,應該由被告劉洪春個人償還欠款,不應由其承擔還款義務,但其并未提供有關部門即市場監(jiān)督(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公安機關對劉洪春傳銷事實的認定,法院對被告劉洪春搞傳銷的事實不予認定,被告尉新海的該辯解理由也不能成立。被告劉洪春經(jīng)法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視為放棄抗辯權利。綜上,原告要求被告尉新海、劉洪春二人共同償還其借款本金及約定利息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條、第九條、第二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1、被告尉新海、被告劉洪春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劉某某借款本金50000及自2015年5月13日起至2017年9月14日期間的利息18200元,本息合計68200元。2、案件受理費1410元及公告費600元,由被告尉新海、被告劉洪春負擔。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上訴人尉新海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原審被告劉洪春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樺南縣人民法院(2017)黑0822民初5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8年2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通過閱卷、調(diào)查和詢問當事人,不開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2015年5月13日,原審被告劉洪春以經(jīng)商為由向被上訴人劉某某借款50000元,此款轉(zhuǎn)入上訴人尉新海62×××77銀行卡內(nèi),被上訴人劉某某已對案涉借款完成了交付義務,民間借貸關系成立,且應認定為原審被告劉洪春與上訴人尉新海夫妻二人共同借款。該借款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禁止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應受法律保護。上訴人尉新??罐q稱案涉借款是妻子本案原審被告劉洪春個人搞傳銷所用,應由原審被告劉洪春個人負責償還借款,不應由上訴人尉新海承擔還款責任,因上訴人尉新海的抗辯理由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尉新海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410元,由上訴人尉新海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艷軍
審判員 荊獻龍
審判員 梁勁松
書記員:王婉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