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維樹
張慶山(河北理苑律師事務所)
張紅光
溫新(河北震坤律師事務所)
原告宮維樹,男,1945年12月生,漢族,農民,住泊頭市王武鎮(zhèn)東蘇屯村。
委托代理人張慶山,河北理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紅光,男,1970年8月生,漢族,住泊頭市王武鎮(zhèn)東蘇屯村。
委托代理人溫新,河北震坤律師事務所律師。
宮維樹與張紅光農村土地轉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二0一四年八月十四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宮維樹及其委托代理人張慶山、被告張紅光及其委托代理人溫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宮維樹訴稱,2004年2月9日,原告和張世昌、被告張紅光簽訂轉包果樹協議書,約定原告將村東兩塊承包地內的黃梨樹轉包給被告經營,被告擔負原告家庭兩個人的農業(yè)稅費。被告在經營過程中,未經原告許可,擅自允許他人在原告的梨樹地中挖坑建墳,被告的行為破壞了土地原貌,改變了土地用途,嚴重違約。原告找到被告提出解除轉包協議,遭被告拒絕。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請求法院依法解除原、被告于2004年2月9日簽訂的轉包果樹協議;責令被告返還原告承包地及地上黃梨樹140棵。
被告張紅光辯稱,原告所訴不實,被告在轉包協議履行過程中無任何違約行為,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原告收取被告5000元的流轉費后將自己承包的3.7木果樹轉包給被告的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依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承包人。因原告并未將訴爭的承包地土地交還發(fā)包方而是進行了轉包,因此原、被告間雖然訂立了農村土地(果園)轉包合同,轉包合同并不能改變原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身份。原告有權決定是否將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以及以何種方式流轉。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承包方可以依法、自愿、有償地流轉土地,任何人不得干涉。原告將自己的承包地轉包給被告,雙方為此簽訂轉包合同,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轉包合同應屬有效。同時,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確規(guī)定,不得在耕地上從事挖砂、取土等破壞耕作條件的活動;土地流轉后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yè)用途,未經批準不得將土地用于非農建設。原告作為承包人有維持土地的農業(yè)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的法定義務。本案中,原告提交的村委會證明以及被告提交的張興明二人的書面證言相互印證,可證實被告在取得訴爭土地經營權后允許他人在訴爭土地中構建墳塋。被告的行為改變了訴爭土地的農業(yè)用途,原告作為承包經營權人有權解除轉包協議,要求被告返還轉包土地。被告支付的流轉費是基于轉包時的市場標準和農村土地政策,現農村土地政策已發(fā)生變化其近10年來的經營收入遠高于其當時支付出的流轉費,故原告不必再返還被告流轉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間的轉包果樹協議;
二、被告張紅光于判決生效后的第一個農業(yè)種植季節(jié)(對于果樹而言一般為春季)到來前返還轉包的原告果園3.7畝(土地位置詳見查明部分)。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原告收取被告5000元的流轉費后將自己承包的3.7木果樹轉包給被告的事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依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承包人。因原告并未將訴爭的承包地土地交還發(fā)包方而是進行了轉包,因此原、被告間雖然訂立了農村土地(果園)轉包合同,轉包合同并不能改變原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主體身份。原告有權決定是否將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以及以何種方式流轉。根據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guī)定,承包方可以依法、自愿、有償地流轉土地,任何人不得干涉。原告將自己的承包地轉包給被告,雙方為此簽訂轉包合同,不違反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轉包合同應屬有效。同時,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也明確規(guī)定,不得在耕地上從事挖砂、取土等破壞耕作條件的活動;土地流轉后不得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yè)用途,未經批準不得將土地用于非農建設。原告作為承包人有維持土地的農業(yè)用途,不得用于非農建設的法定義務。本案中,原告提交的村委會證明以及被告提交的張興明二人的書面證言相互印證,可證實被告在取得訴爭土地經營權后允許他人在訴爭土地中構建墳塋。被告的行為改變了訴爭土地的農業(yè)用途,原告作為承包經營權人有權解除轉包協議,要求被告返還轉包土地。被告支付的流轉費是基于轉包時的市場標準和農村土地政策,現農村土地政策已發(fā)生變化其近10年來的經營收入遠高于其當時支付出的流轉費,故原告不必再返還被告流轉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間的轉包果樹協議;
二、被告張紅光于判決生效后的第一個農業(yè)種植季節(jié)(對于果樹而言一般為春季)到來前返還轉包的原告果園3.7畝(土地位置詳見查明部分)。
案件受理費200元,由被告負擔。
審判長:郭治軍
審判員:王慶喜
審判員:商寶剛
書記員:康潔第1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