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
趙鵬
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魯志強(湖北聚維律師事務所)
原告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住所地秭歸縣茅坪鎮(zhèn)銀杏沱村。組織機構代碼:56274927-5。
負責人陳亮,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鵬,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副經(jīng)理。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發(fā)展大道6號。組織機構代碼:72614439-6。
法定代表人張周富,系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魯志強,湖北聚維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訴被告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4月2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向豐軍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6月9日、2014年7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趙鵬、被告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魯志強到庭參加訴訟。審理過程中,雙方申請庭外協(xié)商,但未能達成一致協(xié)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宜昌市建設工程預拌混凝土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受合同約束。原告履行了交貨義務,被告作為買受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價款。本案爭議焦點在于2012年4月至6月期間原告向被告供應的混凝土價格如何確定,即合同價格是否發(fā)生變更。對此本院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合同約定的價格調整的條件是否成就。合同第七條的補充條款規(guī)定,在原材料(水泥、砂、石、柴油等)價格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砼價格作相應調整。被告提交的宜昌市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站發(fā)布的工程造價信息顯示,與2012年1月相比,2012年4月秭歸縣的水泥、砂、石價格并未提高,而原告既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在此期間原材料存在價格上漲的事實,也未就漲價理由作出其他合理解釋。因此,合同約定的價格調整的條件并未成就,原告的漲價行為不符合合同約定。其二、對于原告提出的調整合同價格的要求,雙方是否協(xié)商一致。原告認為,被告雖未書面簽收《漲價函》,但其繼續(xù)接受原告供貨的行為應視為對漲價的認可。而且,原告同時向被告公司另一項目部供應混凝土,原告在合同期間對價格進行了同樣的調整,該項目部對此予以認可,由此也可推定被告是認可原告的漲價要求的。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公司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分別簽訂了《混凝土買賣合同》,這些合同是相對獨立、完整的,雙方對其中一份合同內容的變更不能適用于其他合同,其他項目部對原告漲價要求的認可,不能推定被告同意對本案爭議的合同價格進行調整。同時,雙方已經(jīng)簽訂買賣合同并開始履行,在被告拒絕原告的調價要求的情況下,既然雙方未終止合同,那么原告繼續(xù)供貨、被告收貨的行為只能視為履行原來的合同,而非被告對原告漲價要求的認可。因此,對于原告提出的漲價要求,合同雙方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方可變更合同。原告單方面提出對合同價格進行調整,但未獲被告認可,合同內容并未變更,雙方應該按照原合同履行。2012年4月至6月期間原告向被告供應的混凝土貨款也應按照原來的合同價格確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貨款1134377.50元,已經(jīng)支付1100000元,尚應支付34377.50元。被告辯稱因混凝土質量問題造成經(jīng)濟損失,但未提出反訴,本院不予處理。審理過程中,雙方申請庭外協(xié)商處理,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七十七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九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欠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貨款34377.5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3520元,依法減半收取1760元,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660元,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負擔11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宜昌市建設工程預拌混凝土買賣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受合同約束。原告履行了交貨義務,被告作為買受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價款。本案爭議焦點在于2012年4月至6月期間原告向被告供應的混凝土價格如何確定,即合同價格是否發(fā)生變更。對此本院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一,合同約定的價格調整的條件是否成就。合同第七條的補充條款規(guī)定,在原材料(水泥、砂、石、柴油等)價格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砼價格作相應調整。被告提交的宜昌市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站發(fā)布的工程造價信息顯示,與2012年1月相比,2012年4月秭歸縣的水泥、砂、石價格并未提高,而原告既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在此期間原材料存在價格上漲的事實,也未就漲價理由作出其他合理解釋。因此,合同約定的價格調整的條件并未成就,原告的漲價行為不符合合同約定。其二、對于原告提出的調整合同價格的要求,雙方是否協(xié)商一致。原告認為,被告雖未書面簽收《漲價函》,但其繼續(xù)接受原告供貨的行為應視為對漲價的認可。而且,原告同時向被告公司另一項目部供應混凝土,原告在合同期間對價格進行了同樣的調整,該項目部對此予以認可,由此也可推定被告是認可原告的漲價要求的。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公司針對不同的工程項目分別簽訂了《混凝土買賣合同》,這些合同是相對獨立、完整的,雙方對其中一份合同內容的變更不能適用于其他合同,其他項目部對原告漲價要求的認可,不能推定被告同意對本案爭議的合同價格進行調整。同時,雙方已經(jīng)簽訂買賣合同并開始履行,在被告拒絕原告的調價要求的情況下,既然雙方未終止合同,那么原告繼續(xù)供貨、被告收貨的行為只能視為履行原來的合同,而非被告對原告漲價要求的認可。因此,對于原告提出的漲價要求,合同雙方并沒有達成一致意見。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方可變更合同。原告單方面提出對合同價格進行調整,但未獲被告認可,合同內容并未變更,雙方應該按照原合同履行。2012年4月至6月期間原告向被告供應的混凝土貨款也應按照原來的合同價格確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貨款1134377.50元,已經(jīng)支付1100000元,尚應支付34377.50元。被告辯稱因混凝土質量問題造成經(jīng)濟損失,但未提出反訴,本院不予處理。審理過程中,雙方申請庭外協(xié)商處理,但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款 ?、第七十七條 ?第一款 ?、第一百零九條 ?、第一百六十一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欠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貨款34377.5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3520元,依法減半收取1760元,湖北城鄉(xiāng)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負擔660元,宜昌弘某某混凝土有限公司秭歸分公司負擔1100元。
審判長:向豐軍
書記員:鄧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