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市銀某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中南路21號。
法定代表人:張勇,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紅武,女,系該公司財務人員。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京海,湖北鈞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湖北省三峽鋼球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點軍區(qū)塘上村。
法定代表人:張先亮,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志魁,男,該公司峽光廠廠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明學,湖北興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宜昌市銀某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與被告湖北省三峽鋼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鋼球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張勇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紅武、李京海,被告三峽鋼球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志魁、周明學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宜昌銀某特鋼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三峽鋼球公司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支付拖欠貨款本金625947.95元和逾期利息23.38萬元,并以625947.95元為基數,按銀行同期逾期利率標準支付從2018年9月26日至生效判決確定的付清貨款本息之日的利息;2.判令三峽鋼球公司支付因拖欠貨款資金給宜昌銀某特鋼公司造成的停產停業(yè)等經營損失121萬元(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同時當庭增訴訟請求:要求三峽公司承擔本案鑒定費78000元。事實及理由:2000年山東蓬萊蓬仙特鋼鋼絲廠與三峽鋼球公司的前身宜昌監(jiān)獄三峽鋼球廠就租賃宜昌市中南路21號廠區(qū)及廠房事宜簽訂租賃合作協議,約定合作期限為20年。2006年3月,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作為獨立法人,繼續(xù)與三峽鋼球公司保持長期合作關系,雙方系多年合作的上下游企業(yè)關系,合作方式是三峽鋼球公司根據自己生產銷售的需要,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發(fā)出材料采購要求,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按照三峽鋼球公司的要求生產出特鋼鋼絲。自2015年以來,三峽鋼球公司累計拖欠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貨款300余萬元,而此時三峽鋼球公司又因自身原因,大幅度減少了對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的訂單。宜昌銀某特鋼公司多次要求三峽鋼球公司結清貨款,但對方均以種種理由推諉,造成宜昌銀某特鋼公司停產停業(yè)損失,經宜昌德信會計師事務有限公司鑒定,具體損失金額為3229706.05元。
三峽鋼球公司辯稱,1、經雙方對賬核實,目前尚欠貨款金額為260947.95元;2、合同中雙方對于付款時間并無具體約定,應該按照合理期限進行支付,三峽鋼球公司也一直在滾動進行付款,故不應計算逾期利息;3、三峽鋼球公司在購買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生產的鋼絲的同時,也向其銷售了鋼球,對于鋼球銷售款應一并進行抵扣;4、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主張停產停業(yè)損失無法律依據。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同時認定事實如下:2000年5月蓬萊蓬仙特鋼鋼絲廠(以下簡稱蓬萊特鋼廠)與三峽鋼球公司的前身湖北省宜昌市三峽鋼球廠(以下簡稱三峽鋼球廠)簽訂租賃合同,租賃三峽鋼球廠的廠房進行生產經濟,租賃期限為20年。2006年6月,蓬萊特鋼廠法定代表人張健民之子張勇成立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繼續(xù)長期租賃三峽鋼球公司位于中南路××號的廠房進行生產經營,并根據三峽鋼球公司的要求制造特種鋼絲,三峽鋼球公司采取滾動支付的方式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支付貨款。同時三峽鋼球公司也將其生產的鋼球銷售給宜昌銀某特鋼公司,銷售款項在鋼絲款中進行抵扣。截止2018年4月10日,經雙方財務對賬,三峽鋼球公司共欠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貨款460947.95元(已抵扣鋼球銷售款810838.79元)。此次對賬結束后,三峽鋼球公司分別于2018年7月4日、7月5日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支付貨款111936.88元、88063.12元,共計200000元。
同時查明,1、三峽鋼球公司因產業(yè)調整,于2017年8月31日停產。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亦于2017年9月正式停產。2、2018年2月26日,三峽鋼球公司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發(fā)函,稱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所租賃的廠房及廠區(qū)因涉及征地拆遷,限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于2018年3月31日前騰退該區(qū)域。目前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經與征收部門協商,仍未搬出廠區(qū)。
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提交了2016年2月24日的對賬單,但雙方又于2018年4月10日重新進行了對賬,故本院以2018年4月10日雙方的對賬單為最后對賬結果。2、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提交的2013年至2015年財務報表和采購訂單、付款明細,該證據從形式上來看系宜昌銀某特鋼公司單方面制作,從關聯性來看,宜昌銀某特鋼公司的業(yè)務開展范圍、訂單銷量與三峽鋼球公司并無關系,不能以此作為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主張其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證據。
本院認為,一、關于本案的貨款本金。根據雙方2018年4月10日的對賬結果,三峽鋼球公司截止當時尚欠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貨款460947.95元,對賬之后三峽鋼球公司又陸續(xù)分兩次向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支付貨款200000元,故雙方目前所欠貨款本金應為260947.95元。
二、關于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主張的逾期付款利息。因雙方在買賣合同和采購通知單上對于付款期限及逾期付款違約金未明確約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規(guī)定:“買賣合同沒有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該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出賣人以買受人違約為由主張賠償逾期付款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參照逾期罰息利率標準計算?!睂τ谟馄诟犊顡p失的起算日期,由于雙方未約定具體付款日期,故本院以宜昌銀某特鋼公司向法院起訴之日開始計算。
三、關于宜昌銀某特鋼公司主張的停產停業(yè)損失。本院認為,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與三峽鋼球公司長期存在買賣合同關系,雙方之間的交易是持續(xù)不斷的,三峽鋼球公司對宜昌銀某特鋼公司貨款的支付也是連續(xù)滾動的。宜昌銀某特鋼公司是針對三峽鋼球公司的采購訂單生產鋼絲,并不存在提前生產導致庫存,其主張公司主營業(yè)務的80%以上來自于三峽鋼球公司,因三峽鋼球公司拖欠貨款導致其停產停業(yè)損失并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故對該項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第四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省三峽鋼球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向原告宜昌市銀某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支付拖欠貨款本金260947.95元,并以260947.95元為基數,自2018年10月26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利率標準計算逾期付款損失至貨款付清之日;
二、駁回原告宜昌銀某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358元,由原告宜昌銀某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負擔20321元,被告湖北省三峽鋼球有限公司負擔303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忠山
審判員 楊茹
審判員 鄢裴培
書記員: 李銘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