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昌市西岔河磷礦),住所地宜昌市夷陵區(qū)霧渡河鎮(zhèn)霧渡河居委會。
組織機構代碼證號:76411220-5。
法定代表人黃義,宜昌市西岔河磷礦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易正高,宜昌市西岔河磷礦職員(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李孝潔,湖北誠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丁某某。
被告吳某某。
被告楊某某。
本院于2015年6月25日立案受理的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訴被告丁某某、吳某某、楊某某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一案,依法由審判員劉萬全適用簡易程序,于2015年7月3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特別授權的委托代理人易正高、李孝潔,被告丁某某、吳某某、楊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訴稱,三被告系同一家庭共同成員,被告吳某某、楊某某是被告丁某某的兒子、兒媳。2015年5月20日至28日,三被告以原告采礦對其山林、土地造成地質災害為由,持續(xù)對原告位于夷陵區(qū)樟村坪鎮(zhèn)黃家臺村一組礦部采取堵鎖大門等方式,致使公司停產停工9天。2015年5月27日,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qū)分局對被告吳某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的治安處罰。2015年6月6日湖北大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原告停工期間的損失進行審計評估,其損失評估鑒定為286884元。因此又支付鑒定費3000元。為維護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及合法權益,特訴請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賠償因停產造成的損失289884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原告為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提供了以下證據:
第一組:1、宜昌市夷陵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2014年11月12日頒發(fā)420521000025831(1-1)號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2、2010年9月29日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頒發(fā)xxxx7786號采礦許可證。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頒發(fā)76411220-5號組織機構代碼證。4、法定代表身份證明書,用以證明原告訴訟主體資格。
第二組:1、夷陵區(qū)公安分局樟村坪派出所2015年5月20日對王春華的詢問筆錄。2、2015年5月27日對吳某某、吳宇揚、董國炎、吳光旭、鄭青波等人的詢問筆錄。3、2015年5月27日夷陵區(qū)樟村坪鎮(zhèn)人民調解委員會出具的調解證明。4、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qū)分局2015年5月27日出作出的夷公(行)決字(2015)24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5、公安機關對三被告鎖882主平硐現場照片,用以證明三被告侵權行為的事實。
第三組:1、湖北省大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2015年6月6日作出鄂大地評報字第11號停工損失價值評估報告書,評定停工9天的損失額為286884元。2、湖北省大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評估費發(fā)票及評估費用收取情況說明,收費金額3000元。用以證明三被告侵權損害結果的事實。
上述證據,經庭審質證,三被告對證據來源的合法性不持異議。但是對第三組證據因阻礙生產的實際天數有異議,從而對評估報告的結果有異議:只能按實際損失計算。
審理認為,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證據來源及主要內容不持異議。已當庭確認證據有效,將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但是,只能按實際阻礙生產的天數,計算損失額。
被告吳某某、丁某某、楊某某辯稱,2013年5月因原告西岔河磷礦的采礦導致塌方,使我承包的部分責任田無法耕種。雖然樟村坪鎮(zhèn)政府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多次,但到目前為止仍未得到解決。我們是被迫采取的極端措施。因我們的行為阻礙企業(yè)生產的時間只有3天,所以只能據實賠償。
被告為支持自己的辯駁主張,提供了因原告采礦導致地質災害的現場照片。用于證明其實施侵權行為事出有因,應減輕自己的侵權責任。
上述證據,經庭審原告質證認為,雖然對照片的來源及真實性不持異議,但是,與被告實施的侵權行為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而且,地質災害事故發(fā)生后,政府有關部門先后組織5次調解,因被告的期望值與相關政策規(guī)定標準懸殊太大,才未能達成協議。所以,與本案不具備關聯性,而達不到證明目的。
審理查明,被告吳某某、丁某某、楊某某是同一家庭共同成員,吳某某是丁某某之子,楊某某是丁某某兒媳。三被告以原告采礦引發(fā)地質災害,先后經鎮(zhèn)村兩級組織5次調解,雙方未能妥善解決。遂分別于2015年5月20日、5月26日、5月27日分別以堵礦井、鎖礦部等方式,阻礙原告正常生產經營導致停產3天。2015年5月27日,宜昌市公安局夷陵區(qū)分局作出夷公(行)決字(2015)24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決定對被告吳某某行政拘留7日。原告停產損失經湖北大地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評估,評定停產9天的損失為286884元。為此又支付鑒定費3000元。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于2015年6月25日訴至本院,要求三被告立即賠償損失286884元,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本院認為,公民、法人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本案中,被告丁某某、吳某某、楊某某以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采礦造成地質災害未妥善處理為由,在樟村坪鎮(zhèn)政府相關部門組織協調處理期間,分別于2015年5月20日、5月26日、5月27日三次阻礙原告生產,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應當據實予以賠償。三被告以事出有因,要求減輕其侵權責任之辯駁主張,因地質災害與本案不具備法律上必然的因果關系,而且侵權行為發(fā)生在鎮(zhèn)村組織調解期間,應當尋求正當渠道依法維護自己權益,任何人不得以維權為由實施非法手段。所以,被告的該辯駁主張,本院不予采納。關于三被告以侵權行為導致其停產沒有9天,應當據實核算損失費用之辯駁主張,因原告所提供的證據證明三被告侵權導致停產只有3天。所以,三被告的該辯駁主張,本院予以采納。對原告的損失認定為:“停產損失(286884÷9天)×3天=95628元,鑒定費3000元,合計98628元?!睂徖碇校洷驹褐鞒终{解,雙方當事人達不成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第十九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丁某某、吳某某、楊某某在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賠償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損失費98628元。
二、駁回原告宜昌市西岔河磷礦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5640元減半收取,由三被告負擔960元,原告負擔1860元。被告應負擔的費用,原告已預交,由其在履行義務時,一并轉付給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萬全
書記員: 李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