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夜明珠路56號A210號。
法定代表人:陳東海,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常德,湖北三雄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陳興林,男,1967年6月10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戶籍地湖北省宜昌市西區(qū)。
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與被告陳興林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鄭雄心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常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興林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貨款145726元,逾期付款利息19629.64元(從2016年5月23日起,以145726元為基數(shù),按照月息1%計算至2017年8月2日),合計165355.64元,并從2017年8月3日起至貨款實際給付之日止,按每月1%的標準繼續(xù)支付逾期付款利息;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6年5月23日、10月3日,被告因承接工程項目購買原告鋼材,下欠原告材料款共計145726元,并承諾按照每月1%的標準支付逾期付款利息,但時至今日被告一直拒不支付,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特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請依法判如訴請。
本院認為,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fā)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jù),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本案中,本院根據(jù)原告提交的欠條、銷售清單,可以認定證明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告向被告供應了貨物,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貨款,被告未支付貨款,已構成違約,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貨款145726元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對于逾期付款違約金,雙方約定按月息一分計算逾期利息損失,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但原告計算的利息起止時間有誤,本院予以調整。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五十九條、第一百六十條、第一百六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興林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向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支付貨款本金145726元及利息(其中126426元從2016年5月23日起按月息一分計算至清償之日止;19300元從2016年10月3日起按月息一分計算至清償之日止)。
二、駁回原告宜昌市聚海商貿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上述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訴訟費3607元,減半收取計1803.50元,由被告陳興林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鄭雄心
書記員:朱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