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宜昌宏信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住所地宜昌市夷陵區(qū)夷興大道金鳳朝陽1-202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67570097873。
法定代表人:謝永信,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黎明,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曉赤,湖北前鋒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四川省瀘縣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住所地四川省瀘縣建設大樓,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510521204800018E。
法定代表人:廖濤,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山松,湖北晨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原告宜昌宏信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信公司)與被告四川省瀘縣建筑安裝工程總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瀘建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2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宏信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黎明,被告四川瀘建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山松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宏信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延誤工期違約金及損失1990萬元。事實和理由:2011年3月27日,原、被告簽訂《東都國際第五標段施工合同》,后被告承接了原告位于宜昌市猇亭區(qū)金猇路金都國際第五標段大酒店的建設工程。按照合同約定,被告應于2012年12月4日完成全部工程,但由于被告的原因致工期延誤,直到2015年該工程仍未完工。2015年4月15日,原告迫于無奈,向被告發(fā)出《后續(xù)工作安排》,決定該工程不再繼續(xù)施工。從2012年12月5日至2015年4月15日,被告共計延誤工期861天,按照原、被告雙方合同中約定的日萬分之八標準計算,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高達5510.40萬元。原告認為,因被告延誤工期,導致原告巨額投資無法實現(xiàn),并造成原告資金利息等巨大損失,被告應予承擔向原告支付違約金并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由于違約金及損失金額過高,原告自愿予以降低,只按1990萬元主張權利。特具文起訴,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2011年3月27日,原告宏信公司(發(fā)包人)與被告四川瀘建公司(承包人)簽訂《東都國際第五標段施工合同》一份。合同約定,宏信公司將其位于宜昌市猇亭區(qū)金猇路東都國際第五標段大酒店的建設工程發(fā)包給四川瀘建公司施工;該合同還約定了工程總價款、工程款支付、建設工期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合同簽訂后,四川瀘建公司于2011年6月1日依宏信公司指令開始施工。2011年6月30日,原、被告又簽訂《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一份,雙方約定將該合同作為案涉工程的備案合同。
2012年9月17日,四川瀘建公司完成主體工程的結構封頂;2013年1月22日,完成建設項目的水電安裝;2013年2-6月,開始進行內(nèi)墻抹灰及外墻保溫施工。前述工程施工過程中,四川瀘建公司按照合同約定的工程節(jié)點向宏信公司提交了工程進度款申請書,宏信公司審核后予以支付,但工程進度款存在逾期支付情形。至主體工程20-23層施工時,宏信公司開始出現(xiàn)欠付工程進度款情形;2013年6月19日以后,因宏信公司資金困難再未發(fā)生有效的工程進度款支付行為,四川瀘建公司遂對案涉工程予以停工,并就已完成的工程進行工程造價鑒定,并將形成的鑒定報告(載明工程造價為92718381.53元)于2014年11月7日送交給宏信公司,但宏信公司簽收后一直未予回復,也未要求四川瀘建公司繼續(xù)施工。
2015年4月15日,宏信公司向四川瀘建公司發(fā)出《關于東都國際第五標段大酒店工程后續(xù)工作安排說明》,載明:“因我方經(jīng)營調(diào)整,此工程不再繼續(xù)施工,請你公司迅速提交結算(中間)書給我方”,并要求結算文件“以2011年3月簽訂的施工合同為準”。2015年5月18日,四川瀘建公司向宏信公司移交施工資料;2015年6月26日,宏信公司委托湖北勝捷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對四川瀘建公司單方申報的工程造價進行了審計,該公司于2015年8月13日出具初步審計結論(載明工程造價為68675367.3元,含技術措施費)。因四川瀘建公司對該審計結論提出異議,其于2015年9月29日向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1、解除雙方簽訂并實際履行的施工合同及用于備案的備案合同,或者確認前述合同終止履行;2、宏信公司立即支付拖欠的工程款16172825.49元(變更后的數(shù)額),賠償欠付工程款及逾期支付工程進度款的利息損失,并賠償解除合同的違約金;3、確認四川瀘建公司對案涉工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等。四川瀘建公司起訴以后,案件先后歷經(jīng)宜昌中院一審【案號:(2015鄂宜昌中民二初字第00115號】、湖北高院二審【案號:(2017)鄂民終569號】。2017年8月29日,湖北高院作出如下終審判決:1、宏信公司向四川瀘建公司支付欠付的工程款16172825.49元,并承擔相應利息損失;2、四川瀘建公司對案涉工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3、駁回四川瀘建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事實,有(2015)鄂宜昌中民二初字第00115號、(2017)鄂民終569號民事判決書,以及原、被告雙方當事人的庭審陳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宏信公司與被告四川瀘建公司于2011年3月27日簽訂的《施工合同》、2011年6月30日簽訂的《湖北省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因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禁止性規(guī)定,依法應為無效。此事實已為湖北高院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確認,本院予以采信。因案涉合同為無效合同,故原告宏信公司主張違約金的請求已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宏信公司主張的資金利息等損失問題,亦因一審、二審裁判均確認了“合同未能順利履行的根本原因系因宏信公司資金困難”、“雙方當事人均同意終止合同的履行”等相關事實,故原告宏信公司提出其巨額投資的全部損失,系被告四川瀘建公司延誤工期所致的訴訟主張,與本院查明的事實不符,現(xiàn)原告宏信公司要求被告四川瀘建公司賠償其相應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亦不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宜昌宏信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70600元,由原告宜昌宏信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方向明
書記員:余曉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