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住宜昌市伍家崗區(qū)花溪路166號,注冊號:420500000117432。法定代表人:王軍偉,該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林,湖北夷洋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鋼結構分公司,住宜昌市夷陵區(qū)鄢家河村3組,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50679329540XB。負責人:向少緒,該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勛德,該公司職工。
中茶生物公司上訴請求:1、請求二審撤銷原審判決并依法改判;2、上訴費用由博某建筑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1、博某建筑公司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原審認定本案所涉工程“經雙方2013年4月16日、12月25日,2014年9月13日三次結算”,工程款最后一筆支付時間是2013年12月,而本案原審法院受理時間為2017年10月13日,顯然已超過《民法總則》所規(guī)定的三年訴訟時效。2、依照合同約定以及稅收法律規(guī)定,博某建筑公司有義務向中茶生物公司開具發(fā)票,僅就中茶生物公司已支付的工程款而言,博某建筑公司尚有77萬元的發(fā)票未開具,原審法院并未作出處理。3、依照合同約定,工程款中有5%為質保金,質保期為一年,質保金是不計息的,本案所涉工程總價款為740萬元,那么就有37萬元的質保金不應計息,93萬元的工程欠款就應當剔除37萬元不支持利息。4、既然原審認定最后一次結算時間為2014年9月13日,那么原審判決欠款從2014年1月1日起計算利息是矛盾的。博某建筑公司答辯稱:一審判決查明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博某建筑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中茶生物公司支付工程款930000元,逾期付款利息647983元,合計1577983元。2、由中茶生物公司承擔訴訟費及其他相關費用。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2年6月22日、2013年5月10日,雙方二次簽訂《鋼結構制作安裝施工合同》,由博某建筑公司承建中茶生物公司位于宜昌花艷1、2、3、5車間鋼結構工程和4車間、9倉庫、精粉車間鋼結構工程,經雙方2013年4月16日、12月25日,2014年9月13日三次結算,兩份合同工程總價款合計7400000元,截止2013年12月,中茶生物公司共支付工程款6470000元,尚欠930000元至今未付。一審法院認為:雙方簽訂了《鋼結構制作安裝施工合同》,博某建筑公司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工程的施工并經雙方結算,認可了所欠工程款的金額,現(xiàn)中茶生物公司拒不支付下余工程款屬違約方,理應承擔相應違約責任。博某建筑公司一直未放棄該欠款的催收,中茶生物公司也以博某建筑公司未開具發(fā)票表示拒絕付款,故不存在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中茶生物公司的辯稱意見一審不予采納。博某建筑公司訴請要求中茶生物公司支付拖欠的工程款930000元及利息,予以支持。一審法院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九條判決:限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鋼結構分公司工程款930000元。并以930000元為基數(shù)從2014年1月1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如果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9501元,由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擔。雙方當事人在二審中均未提交新的證據(jù)。經審理查明,本案的工程結算時間分別為:2013年12月8日、2014年11月21日,雙方當事人對此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茶生物公司)因與被上訴人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鋼結構分公司(以下簡稱博某建筑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503民初194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3月29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一、博某建筑公司的起訴是否已過訴訟時效;二、中茶生物公司以博某建筑公司未足額開具發(fā)票為由拒付工程款的抗辯是否成立;三、本案欠付工程款的利息如何計算。一、關于本案訴訟時效的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敝?guī)定,本案中,中茶生物公司主張應從最后一筆工程款支付時間即2013年12月開始計算訴訟時效,但是,中茶生物公司與博某建筑公司于2013年12月8日和2014年11月21日分別進行了三次工程結算,雙方對工程價款進行了確認,上述結算行為可以視為當事人對雙方債權債務關系及債權內容達成了一致意見,現(xiàn)中茶生物公司未按照結算金額支付工程款損害了博某建筑公司的權利,故本案的訴訟時效應從2014年11月21日起開始計算,本案于2017年10月13日被法院受理,博某建筑公司的起訴未超過三年訴訟時效,故中茶生物公司關于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本院不予采信。二、關于開具發(fā)票的問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作為一種雙務合同,依據(jù)其合同的本質,合同抗辯的范圍僅限于對價義務,一方不履行對價義務的,相對方才享有抗辯權。支付工程款與開具發(fā)票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義務,前者是合同主要義務,后者并非合同主要義務,兩者不具有對價關系。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主要義務就是一方完成合同項下的建設工程,另一方依約支付工程款項,而開具發(fā)票的義務顯然不屬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的主要義務。因此,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一方不及時開具發(fā)票,另一方有權拒絕支付工程款的情況下,不能將開具發(fā)票視為與支付工程價款同等的義務。因此,在本案中,博某建筑公司未足額開具發(fā)票的行為,并不能成為中茶生物公司拒絕付款的理由。三、關于利息計算的問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北景钢?,博某建筑公司按合同要求完成了工程的施工并于2014年11月21日辦理了最后結算,案涉工程總價款為7400000元,中茶生物公司共支付工程款6470000元,尚欠930000元未付。因此,中茶生物公司應當從2014年11月21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向博某建筑公司支付利息。同時,根據(jù)合同約定,雙方當事人預留了工程款的5%作為質保金,期限為一年。本案工程總價款合計7400000元,質保金為370000元,該質保金在一年質保期限內不應計算利息。故對中茶生物公司抗辯稱質保金在質保期不應支付資金占用利息的主張,本院予以支持。綜上,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11月21日,中茶生物公司應當以560000元為基數(shù)向博某建筑公司支付利息;2015年11月22日至本息實際清償之日止,中茶生物公司應當以930000元為基數(shù)向博某建筑公司支付利息。綜上所述,中茶生物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應予支持。經合議庭評議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崗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503民初1947號民事判決。二、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鋼結構分公司工程款930000元。并以560000元為基數(shù)從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11月21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以930000元為基數(shù)從2015年11月22日至本息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三、駁回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9501元,由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9002元,由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擔。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已預交而應由宜昌中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負擔的訴訟費9501元,由其在履行上述給付義務時一并支付給宜昌博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 燦
審判員 李淑一
審判員 閆玲玲
書記員:莊麗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