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宜城市焦坡磷礦,住所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大雁工業(yè)園區(qū)。法定代表人:夏辛勤,該公司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厲關友,男,系該公司職員。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魏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鐘祥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春麗,湖北同進律師事務所律師。
宜城市焦坡磷礦上訴請求:撤銷原審(2017)鄂0684民初2954號民事判決,改判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與魏某某之間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由魏某某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上訴人與曾憲合簽訂有《安全合同書》,將礦石開采業(yè)務承包給曾憲合,由其自行招聘工人,并特別約定招聘的工人與上訴人無任何勞動關系、不承擔任何勞動責任。原審判決僅僅依據(jù)沒有上訴人蓋章的上崗證、魏某某的助理安全工程師培訓證等證據(jù)就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依據(jù)不足。被上訴人魏某某答辯稱,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維持原判。宜城市焦坡磷礦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請求依法確認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二、案件的訴訟費用由魏某某承擔。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宜城市焦坡磷礦系在工商部門登記的有限責任公司,經(jīng)營范圍為磷礦地下開采及銷售等。魏某某從2008年3月至2016年期間一直從事開礦企業(yè)安全員工作。2016年正月左右,魏某某在宜城市焦坡磷礦工作,從事安全員工作,每月工資由宜城市焦坡磷礦發(fā)放給曾憲合,曾憲合再對其進行發(fā)放,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2016年11月,宜城市焦坡磷礦因其他原因被關停,魏某某離開該公司。魏某某在宜城市焦坡磷礦工作期間,該企業(yè)給魏某某辦理了上崗證。2017年4月11日,魏某某在體檢時被醫(yī)院檢查出肺部有異常,魏某某找宜城市焦坡磷礦出具證明時被拒絕。2015年5月19日,魏某某向宜城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宜城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7月31日作出宜勞仲裁字【2017】14號仲裁裁決書,認定魏某某與宜城市焦坡磷礦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宜城市焦坡磷礦對該裁決不服,于2017年8月29日向法院起訴,認為宜城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裁決缺乏事實、法律依據(jù),魏某某與其單位在2016年3月至12月間本就未形成管理與被管理的隸屬關系,與其單位之間不具有人身依附性及經(jīng)濟從屬性。況且魏某某于2016年12月已離開工作地點到別的礦上工作去了,根本不存在現(xiàn)在還與其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要求依法確認雙方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一審法院認為:案件的爭議焦點是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這要從勞動關系的特征看,宜城焦坡磷礦和魏某某之間是否具有“人身依附性”和“經(jīng)濟從屬性”。宜城市焦坡磷礦依法取得營業(yè)執(zhí)照,經(jīng)營范圍為磷礦地下開釆及銷售等,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本案中,魏某某從事宜城市焦坡磷礦所安排的勞動,從宜城市焦坡磷礦領取相應工資,宜城市焦坡磷礦對魏某某進行勞動管理,雙方之間具有“人身依附性”和“經(jīng)濟從屬性”,因此雖然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已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宜城市焦坡磷礦所提交的證據(jù)不能證明其主張,根據(jù)“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宜城市焦坡磷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宜城市焦坡磷礦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不予支持。依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之規(guī)定,判決:一、駁回宜城市焦坡磷礦的訴訟請求。二、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宜城市焦坡磷礦負擔。二審中,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
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因與被上訴人魏某某勞動爭議一案,不服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法院(2017)鄂0684民初295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01月2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厲關友,被上訴人魏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春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魏某某的工作崗位位于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內,工作內容屬于宜城市焦坡磷礦的主要業(yè)務范圍,上崗證上載明魏某某的用人單位為是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助理安全工程師培訓證和證人顧某、黎某的證言也能夠印證前述事實。因此,雙方之間的關系在人身依附性和經(jīng)濟從屬性上具有勞動關系的本質特征,應當認定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綜上所述,宜城市焦坡磷礦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宜城市焦坡磷礦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焦靜平
審判員 黃 鸝
審判員 何小玲
書記員:王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