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委托代理人田力(系原告哥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被告董連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敏,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高玉華,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委托代理人劉敏,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高玉華,黑龍江振華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宋某某與被告董連義、李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田力、被告董連義、李某某及二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劉敏、高玉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償還原告本金20萬元;二、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償還原告本金50萬元尚欠的利息(以開庭核實的金額為準);三、請求法院依法判令二被告償還原告剩余本金20萬元的利息(自2015年7月1日起至付清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四、請求法院依法判令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于2013年11月1日簽訂借款合同,并用董連義名下(哈爾濱市道外區(qū)崇儉小區(qū)15棟11層4號)房產(chǎn)和其子董某某名下挖掘機作抵押擔保,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借款50萬元,借款日期為2013年11月1日,還款日期為2014年8月30日,利息為三分。借款到期后,被告已于2016年1月15日前還本金30萬元,剩余錢款和利息至今未還,原告多次向被告主張債權(quán),要求被告償還,但被告均以各種理由推拖拒不還款,根據(jù)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定,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貴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二被告辯稱,本案二被告向原告借款50萬元時未約定借款利息,二被告所償還的金額均為借款本金,現(xiàn)二被告已償還被告50.35萬元,現(xiàn)二被告已不欠原告借款,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
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一2013年11月1日二被告為原告出具的收據(jù)一張、2013年10月29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轉(zhuǎn)帳憑單一份。原告意在證明其于2013年10月29日通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向二被告轉(zhuǎn)帳50萬元整,二被告于2013年11月1日為原告出具了收據(jù)一份,2013年10月29日雙方口頭約定借款利息為年利率36%。二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欠款的事實予以認可,但雙方未約定借款利息。該份證據(jù)能夠證明二被告向原告借款50萬元的事實,關(guān)于利息的約定,因與原告舉示的其他證據(jù)能夠相互印證,本院對雙方口頭約定月利率3%的事實予以認可。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二借款擔保書一份、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一張。原告意在證明被告董連義用其兒子董某某名下的R934BHDSL1074型號挖掘機一臺為50萬元借款作擔保,并將挖掘機的發(fā)票交付給了原告。二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證據(jù)二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問題有異議,該抵押擔保行為無效,無擔保人董某某簽字,挖掘機作抵押物進行擔保應(yīng)當進行抵押登記,因未登記該抵押行為無效。對二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本院予以采納。對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三2013年11月1日被告董連義與原告簽訂的賣房協(xié)議一份、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書一份、哈爾濱國信公證處出具的(2013)黑哈國公內(nèi)經(jīng)證字第6732號公證書一份。原告意在證明為了保證被告的借款可以還上,就對房屋作了抵押擔保。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證據(jù)三真實性無異議,但該公證書內(nèi)容為委托賣房手續(xù),與本案無關(guān),不予質(zhì)證。賣房協(xié)議明確寫明是買賣關(guān)系,不是擔保關(guān)系,因此抵押擔保行為無效。對二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本院予以采納。對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四2015年9月4日被告董連義為原告出具的承諾書一份。證明被告董連義于承諾2015年12月30日前還款10萬元,并將利息全部還清。如到期不還錢將房賣給原告。被告董連義承諾一定會還錢。二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證據(jù)四真實性及證明問題均有異議,因原、被告在借款時約定被告每月償還原告1.5萬元本金,在長達兩年多的還款過程中因被告還款憑證比較亂,在簽訂該協(xié)議時原、被告雙方未進行對賬,被告對具體截止至簽訂承諾書之日尚欠原告多少錢也不清楚就稀里糊涂簽了字,該承諾書對借款的利息也沒有進行約定,簽訂該承諾書時被告已不欠原告上述這么多的借款本金。對于二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本院不予采納,第二庭審的法庭調(diào)查階段,法庭曾詢問過二被告借款時雙方是否約定了每月償還多少本金,二被告稱未約定,與二被告的該份質(zhì)證意見相互矛盾,且二被告對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每月給付了原告15000元予以認可,雖然二被告稱每月給付的15000元系借款本金,但從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可以證明借款時雙方約定了利息,且50萬元的借款,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每月利息數(shù)額的確為15000元。故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五被告董連義還款記錄一份。原告意在證明截止至2016年1月16日二被告尚欠本金20萬元。2014年9月13日二被告償還本金10萬元,尚欠本金40萬元,利息按3分利計算,自2014年4月4日至2014年9月30日40萬元本金的利息尚欠4800元。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金40萬元的利息,二被告償還4萬元利息,尚欠800元利息。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本金40萬元本金的利息72800元,二被告償還2萬元利息,尚欠52800元利息。自2015年7月1日至今二被告未償還40萬元本金的利息,利息按2分利計算,于2015年9月二被告償還本金10萬元,2016年1月15日二被告償還本金10萬元,現(xiàn)尚欠本金20萬元。二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還款金額有異議,被告于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間每月已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5萬元共計6萬元,被告沒有記載上述還款內(nèi)容。對其他原告所記載的還款金額無異議。雙方并未約定利息,根據(jù)原告的該份證據(jù),我方共還款44.35萬元,加上二被告于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間共還款6萬元(每月給付原告15000元),共計二被告還款50.35萬元。對于二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對其共計給付原告的數(shù)額50.35萬元,本院予以認可,但對二被告所稱的50.35萬元均系還款本金,本院不予采信。對于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結(jié)合原告舉示的其他證據(jù),本院認可二被告對50萬元借款本金已償還30萬元本金,20.35萬元的利息。對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六證人張某某的證言。原告意在證明原被告雙方借款時約定了按月利率3%計算利息。二被告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稱對該份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因該證人系該筆借款的擔保人,原告立案時該張某某系本案被告,開庭前確撤回了對張某某的起訴,故其所證明的內(nèi)容不真實,雙方未約定借款利息。原告與證人系朋友關(guān)系,證言無效。被告不認識擔保人,在庭審時原告也陳述原告與證人相識。對于二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本院不予采納,證人張某某的證人證言能后與原告舉示的其他證據(jù)相互印證,且證人張某某作為本案所涉借款的擔保人,在二被告已經(jīng)給付了原告錢款共計50.35萬元的前提下,若不承認該筆借款存在利息,更能保護其自身的利益,原告只是在本案中撤回了對其的起訴,但并沒有因此免除其擔保義務(wù)。故對于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八2016年4月23日王某甲、宋某某、董連義之間談話錄音一份、2016年12月14日王某甲、董連義通話錄音一份。原告意在證明被告欠款20萬元,同時在借款的時候雙方約定了3分利的事實。因該份證據(jù)無法核實錄音中人的身份,無法核實其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九王某甲書面證言一份。原告意在證明被告向原告借款50萬元,約定月利率3%的事實。雖然原告舉示該份證據(jù)時稱證人王某甲現(xiàn)在國外,本人無法出庭,且在法庭上通過手機視頻進行了通話,但因該證人視頻時未能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故對于原告舉示的該份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關(guān)于原告舉示的證據(jù)十證人王某乙證言。原告證明2016年4月23日證人與原告找到董連義催要過欠款,并且證人與原告多次找被告,該證人知道欠款的經(jīng)過也知道被告應(yīng)當給付月利率3%的事實。對于該份證據(jù),因能夠與原告舉示的其他證據(jù)相互印證,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原告宋某某與被告董連義、李某某之間債權(quán)債務(wù)關(guān)系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且原告舉示的證據(jù)能夠證明借款時原被告雙方對利息按月利率3%計算進行了約定,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雙方關(guān)于月利率3%的約定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對于二被告已支付的50.35萬元,本院予以認可30萬元系二被告償還的本金{2014年9月13日本金10萬元;2015年9月8日本金2萬元;2015年9月15日本金2.7萬元;2015年9月17日本金4.3萬元、本金1萬元;2016年1月10日本金10萬元,合計本金30萬元),20.35萬元系償還的利息(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共計9個月,每月給付了借款本金500000元的利息15000元,共計135000元;2014年9月的利息給付了8500元,尚欠6500元;因2014年9月份給付了本金100000元,借款本金400000元的利息為每月12000元,故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共計3個月,利息共計36000元。截止到2014年12月,二被告尚欠原告利息共計42500元(36000元+6500元)。2014年12月31日二被告給付原告此前欠的利息40000元,還剩余2500元利息未還。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借款本金400000元的利息為每月12000元,共計72000元,2015年6月1日二被告償此前欠的利息20000元,截止到2015年6月,此前利息尚欠54500元(72000元+2500元-20000元);自2015年7月1日起因二被告還款困難,原告將月利率3%降至2%。2015年7、8月利息,每月8000元,共計16000元,截止到2015年8月,二被告尚欠原告利息100500元(54500元+16000元)。2015年9月因二被告償還了100000元本金,本金由400000元變?yōu)?00000元,且2015年9月的利息原告不主張;2015年10、11、12月借款本金300000元的利息每月6000元,共計18000元,截止到2015年12月,二被告尚欠利息118500元(18000元+100500元)。2016年1月,二被告償還了10萬本金,本金由300000元變?yōu)?00000元,且2016年1月的利息原告不主張;自2016年2月至11月借款本金200000元的利息每月為4000元,共計40000元,截止至2016年11月底利息尚欠158500元(118500元+40000元}。故關(guān)于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原告本金20萬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guān)于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50萬元本金尚欠利息(以開庭核實的金額為準)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158500元(截止到2016年11月份)。關(guān)于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原告剩余本金20萬元的利息(自2016年7月1日起至付清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的訴訟請求,因當庭核實的尚欠利息158500元包括了剩余20萬元本金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的利息,故本院支持剩余20萬本金自2016年12月至判決履行之日止的利息(按年利率24%計算)。
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董連義、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宋某某欠款200000元;
二、被告董連義、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宋某某尚欠利息158500元;
三、被告董連義、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宋某某借款本金200000元的利息(自2016年12月1日至履行之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
如被告未按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6677.50元,由被告董連義、李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本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葉 萍 人民陪審員 李 艷 人民陪審員 王麗梅
書記員:周洋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