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某某
劉成
孫海濱
龔某某
魏青松
董某某
原告宋某某,女,漢族,林口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職員。
被告劉成,男,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被告孫海濱,女,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被告龔某某,女,漢族,林口縣環(huán)衛(wèi)處職員。
被告魏青松,男,漢族,林口縣規(guī)劃局干部。
被告董某某,女,漢族,林口縣二輕辦干部。
原告宋某某訴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杜有梅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2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宋某某,被告劉成、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均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孫海濱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宋某某訴稱:被告劉成、孫海濱二人系夫妻關系。
2012年6月16日,二被告因事急需要錢,在原告處借款130000元,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月利率2分。
以上借款由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作為保證人擔保。
借款到期后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劉成、孫海濱未予還款,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亦未履行擔保責任,幾名被告的行為實屬違約,嚴重損害了原告的權益,現(xiàn)原告為維護其合法權益提起訴訟,要求一、五被告償還欠款本金130000元及利息24700元(130000元×月利2分×9個半月),本息合計154700元;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劉成辯稱:欠款是事實,對數(shù)額及利息都沒有異議。
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辯稱:對原告的陳述無異議,作為保證人,就是協(xié)助借款人劉成夫妻把借款還上。
被告孫海濱未出庭,亦未向本院提交書
面答辯意見。
綜合當事人的陳述,本院確定本案爭議的焦點為:一、原告宋某某要求五被告償還借款本息154700元是否有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二、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對以上欠款承擔何種保證責任。
審理中,原告為支持其主張,向法庭舉證如下:證據(jù)一,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于2012年6月16日出具的借據(jù)一份,內(nèi)容為“今借宋某某人民幣壹拾叁萬元整,月利率2分,每月計付利息,期限一年,以上此款到期不還,由擔保人全部負責償還。
借款人劉成、孫海濱,擔保人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
意在證明被告劉成、孫海濱向原告借款130000元,約定月利2分,由其他三位被告提供擔保。
被告劉成質證認為:對借據(jù)沒有異議。
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質證認為:借據(jù)中的簽名和捺印確實是自己本人行為,對此沒有異議,但當時簽字時上面沒有數(shù)額。
本院認為,關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被告劉成無異議,被告孫海濱未出庭進行質證,視為其放棄質證的權利,三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認可借據(jù)中的簽名及捺印系其本人所為,但提出異議稱,簽名和捺印時借據(jù)上并沒有借款數(shù)額,該說法不符合客觀情況,該證據(jù)系書
面證據(jù),來源合法,借據(jù)上有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的簽字及捺印,客觀真實可信,故本院對原告提供的此證據(jù)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2012年6月16日,由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提供保證,被告劉成、孫海濱向原告宋某某借款人民幣130000元,并由被告出具借據(jù)。
借據(jù)中載明:今借宋某某人民幣壹拾叁萬元整,月利率2分,每月計付利息,期限一年,以上此款到期不還,由擔保人全部負責償還,借款人劉成、孫海濱,擔保人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
但未約定借款用途。
借款到期后經(jīng)原告多次索要,被告劉成、孫海濱未予還款,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亦未履行擔保責任,尚欠借款本金130000元至今未予償還。
另查明,對于130000元借款按月利率2分計算的利息被告已給付至2013年3月份。
以上為本案基本事實。
本院認為,原告宋某某與被告劉成、孫海濱之間的借貸及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對借貸的擔保,是三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借貸擔保關系合法有效,合法的借貸擔保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應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13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本案中,作為借款人的被告劉成、孫海濱不能履行償還借款義務時,作為擔保人的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應當承擔一般保證責任,但其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劉成、孫海濱追償。
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本案中,當事人之間借據(jù)中約定的利率,并未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故對其依據(jù)約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本院予以支持。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 ?的規(guī)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等費用。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故本案中,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不僅對借款本金承擔償還責任,也應對利息承擔償還責任。
被告孫海濱既不在答辯期限內(nèi)提交答辯狀,又不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供證據(jù),經(jīng)傳票合法傳喚亦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缺席法庭審理,應視為被告放棄舉證,并放棄對原告所舉證據(jù)進行質證的權利,其缺席法庭審理,不影響本院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及查明的事實依法做出裁判。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 ?、第二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劉成、孫海濱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宋某某借款本金130000元,利息24700元,本息合計154700元。
二、在對被告劉成、孫海濱的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后仍不能履行上述債務時,由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承擔保證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94元減半收取1697元由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
本院認為,關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被告劉成無異議,被告孫海濱未出庭進行質證,視為其放棄質證的權利,三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認可借據(jù)中的簽名及捺印系其本人所為,但提出異議稱,簽名和捺印時借據(jù)上并沒有借款數(shù)額,該說法不符合客觀情況,該證據(jù)系書
面證據(jù),來源合法,借據(jù)上有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的簽字及捺印,客觀真實可信,故本院對原告提供的此證據(jù)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舉證,質證,法庭調(diào)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2012年6月16日,由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提供保證,被告劉成、孫海濱向原告宋某某借款人民幣130000元,并由被告出具借據(jù)。
借據(jù)中載明:今借宋某某人民幣壹拾叁萬元整,月利率2分,每月計付利息,期限一年,以上此款到期不還,由擔保人全部負責償還,借款人劉成、孫海濱,擔保人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
但未約定借款用途。
借款到期后經(jīng)原告多次索要,被告劉成、孫海濱未予還款,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亦未履行擔保責任,尚欠借款本金130000元至今未予償還。
另查明,對于130000元借款按月利率2分計算的利息被告已給付至2013年3月份。
以上為本案基本事實。
本院認為,原告宋某某與被告劉成、孫海濱之間的借貸及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對借貸的擔保,是三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借貸擔保關系合法有效,合法的借貸擔保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應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故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1300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當事人在保證合同中約定,債務人不能履行債務時,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為一般保證”,本案中,作為借款人的被告劉成、孫海濱不能履行償還借款義務時,作為擔保人的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應當承擔一般保證責任,但其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被告劉成、孫海濱追償。
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本案中,當事人之間借據(jù)中約定的利率,并未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故對其依據(jù)約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本院予以支持。
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一條 ?的規(guī)定:“保證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等費用。
當事人對保證擔保的范圍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保證人應當對全部債務承擔責任。
”故本案中,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不僅對借款本金承擔償還責任,也應對利息承擔償還責任。
被告孫海濱既不在答辯期限內(nèi)提交答辯狀,又不在舉證期限內(nèi)提供證據(jù),經(jīng)傳票合法傳喚亦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缺席法庭審理,應視為被告放棄舉證,并放棄對原告所舉證據(jù)進行質證的權利,其缺席法庭審理,不影響本院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及查明的事實依法做出裁判。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七條 ?、第二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劉成、孫海濱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宋某某借款本金130000元,利息24700元,本息合計154700元。
二、在對被告劉成、孫海濱的財產(chǎn)依法強制執(zhí)行后仍不能履行上述債務時,由被告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承擔保證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94元減半收取1697元由被告劉成、孫海濱、龔某某、魏青松、董某某負擔。
審判長:杜有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