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宋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原住瀘州市江陽區(qū),現(xiàn)住瀘州市龍馬潭區(qū)。
委托代理人沈云蓉(原告宋某某之女),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瀘州市龍馬潭區(qū)。
被告瀘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所地瀘州市人民政府大院內,組織機構代碼008350160。
法定代表人李鋒,主任。
出庭負責人賈合朝,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孟孔君,瀘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作人員。
委托代理人曹華,四川五月花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宋某某(以下簡稱原告)因認為被告瀘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被告)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法定職責,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15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及其委托代理人沈云蓉,被告的副職負責人賈合朝及其委托代理人孟孔君、曹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于2015年8月31日以郵寄方式向被告遞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申請被告書面公開關于興瀘居泰·祥瑞園建設項目的以下信息,1、對該項目建設書的批復,2、對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3、對該項目批文的有效時間,4、對該項目業(yè)主信息備案及變更信息,5、該項目招投標信息備案。被告收到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后,未予答復。
本院認為,根據(j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對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應根據(jù)不同情況分別作出答復。被告在收到原告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后,具有對原告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進行進行答復的法定職責。被告以原告應當當面提交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和申請內容不屬其公開范籌為由不予答復的理由不能成立。
為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政府信息公開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瀘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對原告宋某某申請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答復。
案件受理費50元,由被告瀘州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四川省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曾 強 審 判 員 羅 杰 人民陪審員 彭易新
書記員:楊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