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安徽省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安徽省懷寧縣工業(yè)園區(qū)獨秀大道。
法定代表人劉鵬,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吳升賦,該公司職工。代理權限: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請求事項,代為起訴、舉證、申請調查、取證,代為和解、代為簽收與本案有關的法律文書,代為執(zhí)行事宜。
委托代理人校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該公司職工。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
省安陸市孛畈鎮(zhèn)朱家凹。
法定代表人:陳方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錫楚,湖北維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與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和解,代為上訴、申訴,代簽法律文書。
委托代理人李錫斌,湖北維天律師事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代為承認與放棄,變更訴訟請求,代為和解,代為上訴、申訴,代簽法律文書。
原告(反訴被告)安徽省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訴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11月2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斌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宋文震、人民陪審員李錫珍參加評議的合議庭,于2014年4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原告(反訴被告)安徽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吳升賦、校飛,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王錫楚、李錫斌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安徽省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與被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24日簽訂了《提升機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第一條約定,原告供貨設備內容為提升機三臺,重量合計為157.3噸;合同第二條約定在供貨范圍內的設備總價為197.2萬元,單位重量價格為12536元/噸;合同第三條約定被告在合同簽訂后十日內支付合同總金額30%,即59.16萬元的合同預付款。在原告完成大宗材料采購、編制生產計劃、設備制造達60%時被告支付合同總金額30%,即59.16萬元的合同進度款。在原告發(fā)貨前,被告支付合同總金額10%,即19.72萬元的提貨款。被告在單機試車達到正常工作狀態(tài)時,支付合同總金額20%,即39.44萬元的調試款給原告。在設備單機安裝調試合格后12個月或者設備運至雙方約定地點后的18個月內被告一次性付清合同總金額10%的質保金,即19.72萬元,但需扣除原告在原告設備在質保期內發(fā)生的費用,且約定二者之間以先到時間為準。同時合同第五條、第六條第6款約定原告應于合同生效后150天內將被告購買的設備送至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施工現場(湖北省安陸市孛畈鎮(zhèn)朱家凹)。第六條第21款第2項還約定原告向被告交付的設備如果與合同約定重量不符,且低于3%以上的,設備按照實際重量結算,即按照合同單位重量價格乘以實際重量結算總價,實際總量以被告現場稱量的數據為準。若原告對稱重結果有異議,可以異地稱重。原、被告于2008年11月15日簽訂了皮帶運輸機《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第一條約定,原告供貨設備內容為帶式輸送機8臺,重量合計為149.07噸;合同第二條約定在供貨范圍內的設備總價為138萬元,單位重量價格為9257元/噸;合同第三條約定被告在合同簽訂后十日內支付合同總金額30%,即41.4萬元的合同預付款。在原告完成大宗材料采購、編制生產計劃、設備制造達60%時被告支付合同總金額30%,即41.4萬元的合同進度款。在原告發(fā)貨前,被告支付合同總金額10%,即13.8萬元的提貨款。被告在設備負荷試車72小時后,檢查設備的輸送能力、密封性及調節(jié)裝置和控制系統,各種參數達到合同要求一周內,支付合同總金額20%,即27.6萬元的調試款給原告。在設備負荷試車合格后的18個月(或正常生產時的12個月,二者以先到為準),無質量問題時,一次性付清(扣除因原告設備在質保期內發(fā)生的費用)合同總金額10%的質保金,即13.8萬元。同時合同第五條、第六條第6款約定原告應于合同生效后80天內將被告購買的設備送至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施工現場(湖北省安陸市孛畈鎮(zhèn)朱家凹)。第六條第21款第2項還約定原告向被告交付的設備如果與合同約定重量不符,且低于3%以上的,設備按照實際重量結算,即按照合同單位重量價格乘以實際重量結算總價,實際重量以被告現場稱量的數據為準。若原告對稱重結果有異議,可以異地稱重。原、被告于2010年1月11日簽訂了提升機、螺旋機等《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原告供貨設備內容為提升機、螺旋輸送機共15臺套,合同第二條約定在供貨范圍內的設備總價為189萬元,設備重量以技術文本中的規(guī)定為準;合同第三條約定被告在原告將全部設備送到被告方現場后七天內支付合同總金額80%,即151.2萬元的到貨款。在單機試車達到正常工作狀態(tài)時,經簽證后一周內被告支付合同總金額10%,即18.9萬元的調試款給原告。在設備設備單機安裝調試合格后的12個月或設備運至雙方約定地點后18個月內被告將合同總金額10%,即18.9萬元的質保金一次性(扣除因原告設備在質保期內發(fā)生的費用)支付給原告,二者時間以先到為準。同時合同第五條、第六條第6款約定原告應于合同生效后58天內將被告購買的設備送至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施工現場(湖北省安陸市孛畈鎮(zhèn)朱家凹)。第六條第21款第2項約定原告向被告交付的設備如果與合同約定重量不符,且低于3%以上的,設備按照實際重量結算,即按照合同單位重量價格乘以實際重量結算總價,實際重量以被告現場稱量的數據為準。若原告對稱重結果有異議,可以異地稱重。第六條第21款第3項約定,如果被告不按期付款,應該按照每遲付款一周(不足一周的按一周計算)為單位計算,按合同總價的5%向原告支付違約損失,但違約損失賠償最高限額為合同總價的200%。以上三合同簽訂后,設備均已交付,被告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支付貨款共計4570180元。原告認為被告下欠貨款705922元,被告認為按實際重量結算已超付貨款,因而成訴。
同時查明,原告安徽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與被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分別于2008年6月24、2008年11月15日、2010年1月11日簽訂的買賣合同后,將合同約定的設備拖運交付義務均委托給張遺旺代為履行。張遺旺除常雇請包含皖D×××××號貨車(司機叫趙錦)在內的少量安徽本地車輛外,其他車輛均雇請不固定的外地配貨車輛。送貨期間,張遺旺將設備拖運交付義務委托給雇請的司機,原告未派員隨車押送,受托人張遺旺也未隨送貨車輛送貨到被告處。送貨完畢后,原告及張遺旺要求送貨司機提交被告簽字蓋章的清單進行結算,均未要求司機提供所運送的設備在被告處過磅的單據,但有部分司機主動向張遺旺提交了設備在被告方的過磅單據。
另查明,2008年12月9日至2009年3月1日張遺旺收原告委托,履行了原、被告2008年6月24日簽訂的《提升機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編號為bzs008sbz-003-1)中提升機設備的交付義務,共交付設備7車,總重量121.32噸。2009年3月30日至2009年5月4日張遺旺受原告委托履行了原、被告2008年11月15日簽訂的《皮帶運輸機設備賣合同》(合同編號為bzs008sb7-008)皮帶運輸機設備的交付義務,共交付設備5車,總重量109.78噸。2010年1月28日至2010年4月16日張遺旺受原告委托履行了原、被告2010年1月11日簽訂的《提升機、螺旋機等設備買賣合同》(合同編號為bzs010sb002)中提升機、螺旋機設備的交付義務,共交付設備8車,總重量115.62噸。原告于2012年6月15日在安徽省懷寧縣稼先路郵政營業(yè)大廳以特快專遞(郵件號:EK682344222CS)的方式向被告發(fā)出《債權催款函》。
本案的爭議的焦點為:1、本案是否已過訴訟時效?原告認為原告已經通過郵政快遞發(fā)函主張權利,訴訟時效已中斷,沒有超過訴訟時效;被告認為原告的訴求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二年的規(guī)定,不應受到法律的保護。2、三合同如何結算?原告認為按合同約定總價款結算;被告認為按照實際重量據實結算,應是合同約定的結算條款。
本院認為,1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限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時,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無效,中斷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的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以發(fā)送信件或者電文的方式主張權利,信件或者數據電文到達或者應當到達對方當事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本案中,原告通過郵政局EMS向被告發(fā)送了標明為“債款催收函”的郵件,能證明原告已經向被告提出要求,存在訴訟時效中斷情形,對被告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理由應不予支持。2、原、被告所簽訂的買賣合同,是當事人雙方自愿簽訂,是合法有效的,雙方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本案涉訴三份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具有交叉性、連續(xù)性,雙方對設備交付數量及被告付款金額并無異議。關于設備重量,根據合同約定“設備按照實際重量結算,即按照合同單位重量價格乘以實際總量結算總價,實際重量以買方現場稱量的數據為準。若賣方對稱重結果有異議,可以異地稱重”,設備均在被告處進行了稱量,原告委托的送貨司機均在過磅單上簽字確認,并未提出異議,因送貨司機是原告委托受托人張遺旺聘請的司機,是直接辦理設備交付手續(xù)的受托人,合同明確約定了重量結算方式,其稱量結果是雙方當事人應當注意的義務,受托人是否提交過磅單和告知原告稱量結果,是原告方內部問題,且有部分司機主動向原告受托人張遺旺提交了設備在被告方的過磅單據,原告稱被告沒有告知其稱量結果的理由不能成立,故設備重量應以被告稱量結果為依據。根據合同約定,當設備重量低于設備約定重量3%以上的,設備按照實際重量結算,第一份合同約定設備重量157.3噸,實際重量為121.32噸,則貨款應為1520867.52元(121.32噸×12536元/噸);第二份合同約定設備重量149.07噸,實際重量為109.78噸,則貨款應為1016233.46元(109.78噸×9257元/噸);第三份合同沒有具體的重量約定,只約定以技術文本的規(guī)定為準,因被告沒有提交證據證明,則應以合同約定價款189萬元結算。被告共計應付貨款為4427100.98元(1520867.52元+1016233.46元+1890000元),而被告實際支付貨款為4570180元,超付143079.02元。因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北桓鎸贤倪t延履行是履行抗辯權,不構成違約,原告訴訟請求應依法不予支持,應返還超付貨款143079.02元。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六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和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駁回原告(反訴被告)安徽省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二、原告(反訴被告)安徽省三環(huán)萬某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返還給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超付貨款143079.02元。
三、駁回被告(反訴原告)湖北白兆山水泥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應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履行,不按期履行義務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辦理,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并預交上訴案件的訴訟費元,上訴人在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張 斌 審 判 員 宋 文 震 人民陪審員 李 錫 珍
書記員: 操新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