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寧津縣人民法院民 事 判 決 書(2017)魯1422民初1523號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個體工商戶),住所地山東省德州市寧津縣城振華大街東首。經(jīng)營者:張寧,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寧津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崔書崗,寧津縣寧津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謝同國,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寧津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彩霞,山東德新白云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與被告謝同國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崔書崗,被告謝同國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彩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寧津縣華某木器廠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原告無須支付被告停工留薪期工資8440.26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在原告工作期間是計件工資,工作中與其他員工合作生產(chǎn),發(fā)放給被告的工資是和其他員工的合計金額,在其工資中應分給其他工人一半的工資,被告的工資每月在1500元左右,裁定中停工留薪期時間過長,應為20天,原仲裁裁決是錯誤的,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quán)益,特向法院起訴,請求依法判決。謝同國辯稱,原告所訴不是事實,原告打給我的工資是我自己的勞動所得,根本沒有其他工人的工資?!陡鶕?jù)山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多個手指切斷S68.23個月”的規(guī)定,答辯人計算停工留薪期3個月完全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答辯人事故前12個月平均工資是2813.42元,計算3個月為8440.26元,仲裁裁決依法支持該數(shù)額有理有據(jù)沒有任何錯誤。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謝同國系寧津縣華某木器廠員工,2016年6月6日上午11時30分左右,謝同國在工作過程中受傷,經(jīng)醫(yī)生診斷為:左手食中指末節(jié)部分缺損。2016年8月4日,德人社(4)傷字[2016]136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謝同國所受傷害為工傷。2017年3月9日,德勞鑒[2017]147號初次鑒定結(jié)論書評定謝同國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為拾級。因勞動爭議,原被告發(fā)生糾紛,原被告發(fā)生勞動爭議后,被告謝同國向?qū)幗蚩h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2017年7月11日,仲裁委作出寧勞人仲案字[2017]第28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解除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的勞動關(guān)系。二、自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被申請人一次性支付申請人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227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8440.26元,共計40712.26元。三、駁回申請人的其他仲裁請求。原告不服裁決書,于2017年7月25日訴來本院。本院認為,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遭受××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y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本案中,關(guān)于被告謝同國的月工資收入問題,根據(jù)被告提供的銀行工資打款明細,能夠認定被告謝同國受傷前月平均工資收入為2813.42元,原告稱發(fā)放給被告的工資是和其他員工的合計金額,應分給其他工人一半的工資,但對此未提供相應證據(jù),同時原告作為被告謝同國的用人單位,應掌握謝同國的工資明細資料,在其未提供情況下,應承擔對其不利后果。故被告主張受傷前月平均工資2813.42元,本院予以支持。關(guān)于停工留薪期的計算問題,被告經(jīng)醫(yī)生診斷為左手食中指末節(jié)部分缺損,根據(jù)《山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其他手指骨折S62.6,停工留薪期3個月”的規(guī)定,原告應給付被告停工留薪期工資8440.26元(2813.42元×3月)。關(guān)于仲裁事項中,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guān)系以及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2272元,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支持。綜上,依照《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參照《山東省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解除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與被告謝同國的勞動關(guān)系;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被告謝同國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32272元,停工留薪期工資8440.26元,共計40712.26元。如果未按照本案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寧津縣華某木器廠承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審判員 范世靜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六日書記員 路前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