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反訴原告、二審上訴人):孟某某。
委托代人:韓世杰,黑龍江法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人:王萌,黑龍江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原告、反訴被告、二審上訴人):黑龍江民太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原牡丹江市民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彬,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高偉國,黑龍江九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再審申請人孟某某因與被申請人黑龍江民太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民太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黑10民終16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孟某某申請再審稱:(一)民太公司存在非法轉包行為,一、二審判決對此未予認定,導致判決結果錯誤。(二)一、二審判決認定案涉六戶門市房沒有交付,屬認定事實錯誤。(三)一、二審法院故意歪曲生效的民事判決,改變事實的認定,導致判決結果錯誤。(四)當事人雙方應重新結算,孟某某的反訴請求應得到法律保護。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一)牡丹江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牡民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書認定:“案涉工程于2001年5月開工,于2003年8月竣工驗收。朱永華與民太公司于2001年6月25日簽訂企業(yè)內(nèi)部承包合同,將案涉工程交給承包方即公司下屬項目部朱永華承包經(jīng)營”。該生效的民事判決已經(jīng)認定案外人朱永華與民太公司于2001年6月25日簽訂企業(yè)內(nèi)部承包合同,雙方系內(nèi)部承包關系,并非孟某某主張的非法轉包關系,孟某某亦沒有舉示充分證據(jù)否定該生效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故孟某某主張民太公司存在非法轉包行為的再審理由不成立。(二)本案當事人雙方在一審庭審均自認案涉工程結算的時間為2004年11月26日。牡丹江市愛民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愛民初字第246號生效民事判決認定:“2001年6月6日,孟某某以電子公司名義與民太公司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由民太公司施工案涉工程,該工程于2001年5月開工,2003年8月竣工驗收。2004年11月26日,民太公司與電子公司簽訂協(xié)議約定了結算事宜......該債務轉移的約定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協(xié)議中的第一、二、四條款內(nèi)容部分無效。案涉6戶門市房電子公司沒有按協(xié)議書的約定將產(chǎn)權轉移給民太公司,并且均被信用社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因孟某某沒有舉示充分證據(jù)否定該生效民事判決認定的事實,按照生效的裁判文書確認的事實可以作為定案依據(jù)的法律規(guī)定,一、二審判決據(jù)此認定案涉的6戶門市房沒有交付并無不當。(三)抵頂民太公司的飯店及六戶門市房雖然在同一張房源表上,但因6戶門市房在抵頂之前已被抵押,后被抵押權人通過法院強制執(zhí)行,民太公司并沒有實際取得該6戶門市房的所有權,生效的(2012)愛民初字第246號民事判決對此予以確認。生效的(2006)牡民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亦認定:“因該6戶房屋原所有權人在信用社以房屋取得抵押貸款,致使以房屋抵頂工程款不能實現(xiàn),民太公司尚欠朱永華工程款未付,朱永華主張民太公司欠款成立”,故本案一、二審判決據(jù)此認定相關事實符合法律規(guī)定。民太公司在(2006)牡民初字第1號民事案件中雖稱:“因朱永華施工時延付交工期限,應向電子公司交罰金70萬元,在朱永華與電子物資公司自行協(xié)商后,由原6戶房屋抵押后,由朱永華買下飯店”。但該民事判決沒有確認罰金的相關事實,且在本案中當事人雙方均自認:“案涉工程結算的時間為2004年11月26日”,而在該日當事人雙方簽訂的協(xié)議第六項約定“到此甲、乙雙方于2001年3月12日簽訂的項目協(xié)議書、2001年6月6日簽訂的電子綜合樓施工合同、2002年4月29日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2003年11月20日簽訂的工程結算書,以上所含一切賬目均已結算完畢”,孟某某在簽訂該結算協(xié)議時并未提及違約金問題,雙方就涉案工程尾款進行結算時對于權利義務關系應已清算清楚,應以雙方最后結算意見為準,故孟某某主張一、二審法院故意歪曲生效民事判決確認事實的再審理由不成立。(四)如前所述,生效的(2006)牡民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書已經(jīng)確認,雙方系內(nèi)部承包關系,故孟某某主張民太公司非法轉包責任的主張不成立。因民太公司并未實際取得2004年11月26日簽訂的協(xié)議書中約定的六戶門市房,該協(xié)議約定由民太公司負責償還銀行貸款的條款已經(jīng)被確認為無效,故民太公司不應承擔償還銀行貸款的義務。當事人雙方最后一次結算(2004年11月26日)協(xié)議明確約定“以上所含一切賬目均已結算完畢”,孟某某并未提及違約金問題,應以雙方最后結算意見為準。因當事人之間不存在返還202308.33元及給付違約金的問題,故一、二審法院未支持孟某某要求民太公司給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孟某某的再審申請。
審 判 長 王洪亮 代理審判員 付向成 代理審判員 劉 平
書記員:陳秀玲 第2頁共2頁 第1頁共2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