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孟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倪明,湖北楚韻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代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朱昌明,湖北荊楚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上訴人孟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代某、原審被告張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荊州市沙市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沙市民初字第0096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原告作為出借人向被告張某某作為借款人借款100000元,由張某某出具借條,載明“今借到代某人民幣壹拾萬元整(100000元),借款人:張某某,借款時間:2012年9月2日”,未約定還款期限。被告孟某某與張某某于2003年1月10日登記結婚,2013年8月28日登記離婚。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100000元,以致訟爭。
原審認為,原告作為出借人向被告張某某作為借款人借款100000元,由被告張某某出具借條一張,被告孟某某抗辯稱無充分的證據(jù)證實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對此原審已向被告張某某送達相關法律文書,其作為借款人未對該借款事實提出異議或提出證據(jù)予以抗辯,原告與被告張某某的借貸關系成立,張某某出具借條證實原告已履行交付借款100000元的義務,被告張某某應按約償還借款。被告孟某某抗辯稱即便原告與被告張某某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其也不應當承擔償還責任。對此原審認為,被告張某某與孟某某2003年1月10日登記結婚,2013年8月28日登記離婚,被告張某某給原告出具的借條載明的時間為2012年9月2日,即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二被告進行離婚登記時對債務約定由張某某承擔,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離婚登記時“離婚協(xié)議書”對債務的約定對離婚協(xié)議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原告作為離婚協(xié)議雙方之外的第三人,該協(xié)議對其不具有約束力。綜上,被告張某某應按約償還原告借款100000元,該借款發(fā)生在二被告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孟某某對該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張某某、孟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共同償還原告代某借款100000元。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被告張某某、孟某某共同負擔。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認定的一致。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代某持原審被告張某某于2012年9月2日出具的10萬元借款借條主張債權,且原審被告張某某對借款事實和借條的真實性均未提出異議,應予認定雙方借貸事實成立。由于原審被告張某某與上訴人孟某某于2003年1月10日在荊州區(qū)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2013年8月28日雙方在該處登記離婚,涉案借款系原審被告張某某在其與上訴人孟某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其個人名義向代某所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代某要求張某某、孟某某共同償還借款于法有據(jù),應予支持。關于上訴人孟某某對本案借貸關系的真實性及合法性提出異議,在二審中亦未提交相應的證據(jù)證明,該上訴理由不予采納。關于上訴人孟某某稱涉案借條上沒有上訴人的簽名,亦不構成夫妻共同債務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據(jù),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上訴人孟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杜堅松 審判員 曾凡玉 審判員 范昌文
書記員:許沁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