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原告):孫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鶴崗市工農區(qū)。上訴人(一審原告):孟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鶴崗市工農區(qū)。二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關玉春,黑龍江吉相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一審被告):孟慶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工商戶,住鶴崗市向陽區(qū)。上訴人(一審被告):孟憲君,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鶴崗市向陽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孟慶柱(系孟憲君之子,基本情況同上)。被上訴人(一審被告):鶴崗市興山區(qū)人民政府,住所地鶴崗市興山區(qū)杏山路29號。法定代表人:孫宇,職務區(qū)長。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鵬飛,黑龍江興剛律師事務所律師。
孫某某、孟某某上訴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撤銷鶴崗市向陽區(qū)法院(2018)黑0402民初61號民事判決書,發(fā)回重審或者依法支持上訴人一審的訴求。2、本案的訴訟費及相關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事實和理由:一、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對訴爭的1號、2號地沒有土地使用權,該認定是錯誤的。一審法院在判決書的事實部分認定中,已經認定上訴人的丈夫通過合法的途徑獲得了訴爭的1號地、2號地、并對這兩塊土地進行了治理。也就是說,1、2號地系上訴人的丈夫先合法占有的,并對土地進行了治理,經過相關部門審批建設了房屋,所以一審法院認定是錯誤的。二、一審法院判令興山區(qū)人民政府不承擔賠償責任,是錯誤的。被上訴人孟慶柱非法占有上訴人的2號地,系被上訴人興山區(qū)政府出具的相關手續(xù),導致糾紛至今沒有解決,因此興山區(qū)政府應當承擔責任。三、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的損失數額錯誤,由于被上訴人長期非法占有上訴人的土地、房屋及相關設施導致上訴人損失巨大。孟憲君、孟慶柱辯稱,我們不是非法占有1、2號地,我們是由區(qū)政府紅頭文件批準我們在這選址蓋房子,蓋敬老院,這是政府批準的。我們前期在興山區(qū)法院提出了證據證明1號地中有孟憲君、孟慶柱出資和孟慶峰一起蓋的房子。這房子應該是我們三個人共同所有,我們有權使用這個房屋。被上訴人興山區(qū)政府辯稱,我們政府不承擔責任,我們只是允許孫某某、孟某某進行慶豐食品廠項目建設,至于批地要到國土資源局辦理手續(xù),興山區(qū)政府沒有批地的權限。孫某某的項目期限已經到期,允許孟慶柱進行養(yǎng)老院建設并不違法。上訴人孟憲君、孟慶柱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依法改判。2、本案所需的訴訟費由被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承擔。事實和理由: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孫某某、孟某某爭議的標的是無效的標的,不存在侵權責任案件,原審判決是錯誤的。2、證據不足。孫某某、孟某某在原審判決書中沒有提交能證明標的是歸被上訴人所有的證據。3、程序違法。原審法院受理興山區(qū)人民政府作為一審被告屬于程序違法。4、適用法律錯誤。原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符合本案件,因本案是一個無效案件,所以原審適用法律錯誤。孫某某、孟某某辯稱,孟慶柱、孟憲君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應該依法駁回其上訴請求。第一、本案中的1、2號地及相應的房屋附屬設施都是由孫某某及其丈夫出資建設對土地回填,以及在涉案土地周圍植樹,二上訴人無論在興山區(qū)法院審理還是在向陽區(qū)法院審理中都沒有提出合法有效的證據證實其投資參與了1、2號地的治理以及房屋的建設,所以其當庭陳述的事實不能成立。第二、鶴崗市向陽區(qū)法院受理本案在程序上符合法律規(guī)定,因為該案是由中院指定到向陽法院審理的。第三、二上訴人稱本案是一個無效的案件,主要是指房屋,這個觀點不能成立。孫某某及其丈夫在涉案土地上建設房屋、植樹、回填土地等行為,都是政府審批的。在一審中孫某某舉出的證據三足以證明,因此孫某某認為本案涉案的房屋、土地都是合法有效的。另外,二上訴人所稱的38萬元的損失的問題一審中孫某某舉出的相關證據能夠證實為項目的建設購買土地,對土地的治理支出的費用遠遠超過了38萬元,所以這個事實是存在的。原告孫某某、孟某某向一審法院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本案的被告將非法占有原告先占有的土地即1號和2號地返還給原告;2.判令本案的被告將非法占有的1號地上的55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水井、變壓器等附屬設施完好無損的返還給原告;3.判令本案的被告立即拆除在原告先占有的2號地上建設的建筑物,損失由被告自行承擔;4.賠償原告損失,包括治理費用166,620元及相應的利息,1號地上的房屋租金150,000元(30,000元/年×5年)。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告孫某某與孟慶峰系夫妻關系,原告孟某某系孫某某與孟慶峰之女,被告孟憲君系孟慶峰與被告孟慶柱的父親,孟慶峰于2012年11月28日死亡。2005年2月23日孟慶峰與興山區(qū)溝南辦事處簽訂土地轉讓協議,約定興山區(qū)溝南辦事處將其所屬的位于通山路里側,原白灰廠左側土地4000平方米使用權以5000元的價格轉讓給孟慶峰。2005年10月12日孟慶峰與張喜民簽訂用地協議書,約定張喜民將其購自興山區(qū)溝南辦事處位于一飲料廠東側約3000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以50,000元的價格轉讓給孟慶峰。2010年4月1日孟慶峰與姜武簽訂協議,約定二人在興山區(qū)飲料廠附近共同投資的地皮歸孟慶峰一人所有,后孟慶峰補償給姜武160,000元。孟慶峰在上述土地上進行了開發(fā)和投入。2007年8月,鶴崗市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探隊為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出具了《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復墾用地勘測定界圖》,將上述土地分別標定為Ⅰ塊地(1號地)5,812.13平方米、Ⅱ塊地(2號地)8,828.75平方米。孟慶峰在1號地上建設了550平方米的廠房,擬在此成立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開始,孟慶峰到相關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審批手續(xù),后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未能成立。2006年12月30日,鶴崗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鶴崗市企業(yè)投資項目備案確認書中,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熟食加工項目符合備案條件,予以確認,該確認書有效期為兩年。2008年1月,鶴崗市興山區(qū)慶豐食品有限公司復墾用地規(guī)劃設計及預算說明書中明確復墾1號地、2號地治理工程資金預算總額為166,620元。2014年,被告孟慶柱在興山區(qū)××路電視臺后身(2號地)建設鶴崗市宏聚祥敬老院。經查,上述爭議土地及房屋均未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一審法院認為,本案立案案由為侵權責任糾紛,應為占有保護糾紛。城市市區(qū)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土地使用權的出讓,是國家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出讓給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出讓金的行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簽訂。本案爭議的土地并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取得土地使用權,二原告沒有證據證明其對訴爭土地享有土地使用權。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在一定期限內沒有成立,興山區(qū)政府將2號地批準建設宏聚祥敬老院項目,不違反相關規(guī)定。二原告并非2號地的土地使用權人,因此,對于二原告要求被告興山區(qū)政府賠償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對于二原告要求被告返還1號地、2號地并拆除2號地上建筑物的訴訟請求,因二原告不是該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人,其無權要求被告返還土地,無權干涉他人在該土地上的建設行為,該訴訟請求無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對于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關于孟慶峰在1號地上建設的房屋及相關設施的投入,因孟慶峰對1號地、2號地進行了復墾,并在1號地上建設了廠房,建設了水井、變壓器等附屬設施,孟慶峰為1號地上不動產和動產的占有人,現該房屋及相關設施被孟慶柱、孟憲君占有,應予返還給二原告。因孟慶峰已去世,被告孟慶柱、孟憲君的行為,侵害了二原告的權益,考慮到爭議的土地是孟慶峰在世時進行購置,花費了大量資金,并對該土地進行了投入,綜合考慮興山區(qū)政府對上述土地進行的復墾預算,因此被告孟慶柱、孟憲君應給予二原告賠償383,000元適宜。一審法院判決:一、被告孟慶柱、孟憲君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孫某某、孟某某1號地上的550平方米房屋、水井、變壓器及相關附屬設施;二、被告孟慶柱、孟憲君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孫某某、孟某某賠償金383,000元;三、駁回原告孫某某、孟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一致。另,根據雙方當事人陳述,本院另認定如下事實:本案一審判決后,雙方爭議的1號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設施被興山區(qū)政府拆除。
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及上訴人孟慶柱、孟憲君因與被上訴人鶴崗市興山區(qū)人民政府(以下簡稱興山區(qū)政府)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鶴崗市向陽區(qū)人民法院(2018)黑0402民初6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0月1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孫某某及其與孟某某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關玉春,上訴人孟慶柱并作為孟憲君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上訴人興山區(qū)政府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鵬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案涉1號地、2號地系當年孟慶峰為建設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申請用地,但后期其對于1號地、2號地并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權,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沒有成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第42號《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文件有效期為兩年,自批準之日起計算。上訴人所持的鶴崗市國土資源局于2008年9月26日出具的《關于鶴崗市慶豐食品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初審意見的函》已經超出了有效期。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并沒有證據證明其對訴爭土地享有土地使用權。一審法院對孫某某、孟某某要求孟慶柱、孟憲君返還1號地、2號地的訴訟請求未予支持,并無不當。興山區(qū)政府沒有批準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權限,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沒有證據證實在孟慶柱占用案涉土地的過程中,興山區(qū)政府具有侵權行為,故其要求興山區(qū)政府承擔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主張孟慶柱、孟憲君占用其土地、房屋及相關設施導致其損失巨大,但其并未確定損失的具體數額亦未提供充分有效的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故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占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無論1號地上房屋及附屬設施的建設是否屬于違建,孟慶柱及孟憲君均不能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占有,一審法院判其予以返還并無不當。一審期間,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已經舉示了大量的證據證實孟慶峰對案涉土地進行了開發(fā)和投入,一審法院根據雙方舉證、質證以及法院認證情況認定本案事實并予以判決并無不當。因本案一方當事人為興山區(qū)人民政府,涉及到原一審法院即鶴崗市興山區(qū)人民法院管轄回避的問題,一審法院根據鶴崗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指令依法審理本案,符合法律程序。一審法院根據本案法律關系的性質,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進行裁判亦屬正確。綜上,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及上訴人孟慶柱、孟憲君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原審判決正確,應予維持。但因1號地上的房屋及附屬設施在一審判決之后已被興山區(qū)政府拆除,一審判決主文的第一項已實際不能履行,故該判項應予撤銷,當事人可依法另行主張權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及上訴人孟慶柱、孟憲君的上訴;維持黑龍江省鶴崗市向陽區(qū)人民法院(2018)黑0402民初61號民事判決書主文的第二項、第三項;撤銷該判決書主文的第一項。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一審案件受理費按一審確定方式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4,090元,由上訴人孫某某、孟某某負擔7045元,上訴人孟慶柱、孟憲君負擔7045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李德厚
審判員 周長鑄
審判員 高紅娟
書記員:李樹群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