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原告:孫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上述兩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軼俊,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煒佳,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曉玲,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呂玉蘭,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
原告孫某某、孫某與被告徐某某、第三人呂玉蘭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以及兩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軼俊,被告徐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章煒佳、第三人呂玉蘭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孫某某、孫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位于上海市寶山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共有,無需確認份額,由兩原告支付被告徐某某相應房屋折價補償款。事實與理由:原告孫某與被告徐某某原夫妻關系,雙方于2001年1月3日登記結(jié)婚,2004年12月生育一子徐某,2017年6月8日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徐某隨原告孫某共同生活;原告孫某某系原告孫某的父親。2006年4月29日,原、被告三人與案外人王某某、曹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以1,260,000元價格購買上海市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首付款560,000元(含尾款10,000元)均由原告孫某某支付,貸款700,000元(其中包括公積金貸款209,000元、商業(yè)貸款491,000元)也由原告孫某某負責歸還,2018年8月,原告孫某某提前還貸,將剩余的貸款124,682.80元一次性還清,故目前系爭房屋貸款已清結(jié)。因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登記在原、被告三人名下,原告認為系爭房產(chǎn)雖基于家庭關系而共同共有,但結(jié)合原告孫某與被告目前已經(jīng)離婚的現(xiàn)狀,原告方可依法提起共有物分割,且原告孫某某對系爭房屋做了重大貢獻,其中原告孫某某占99%產(chǎn)權份額,原告孫某占1%產(chǎn)權份額,故訴至來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徐某某辯稱,對身份情況無異議,同意分割系爭房屋,且同意系爭房屋歸兩原告所有,由兩原告支付被告房屋折價款。雖然原告孫某某系系爭房屋的主貸人,但被告系主要還貸人,自2007年12月起至2018年7月期間,被告通過住房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歸還系爭房屋銀行貸款共計356,900.2元;2009年8月前,被告的銀行卡在原告孫某處,其中很多提現(xiàn)也都用于還貸;另外,2009年8月至2011年1月,被告每月固定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1,900元左右,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被告每月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1,200元左右。原告孫某某的公積金扣款清單顯示期間原告孫某某的支取金額為129,857元,根本不夠歸還銀行貸款。對于原告方于2018年8月提前歸還剩余的貸款124,682.80元,被告無異議,但至于是原告孫某某還是原告孫某歸還,其并不清楚,因其時其與原告孫某已經(jīng)離婚,故與被告無關。另外,雖然原告孫某某支付了系爭房屋的首付款,但當時因為購買系爭房屋時被告手頭現(xiàn)金不足,故被告將其與原告孫某婚后共同購置的一套位于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產(chǎn)中被告名下的份額轉(zhuǎn)讓給了原告孫某某的配偶呂玉蘭,未收取原告孫某某夫婦任何錢款。綜上,被告承擔了大部分還款,故應分得40%的產(chǎn)權份額。
第三人呂玉蘭述稱,同意兩原告的訴訟請求。對于其與被告就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其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支付原告孫某50,000元現(xiàn)金,并于2010年10月21日轉(zhuǎn)賬給原告孫某175,000元,已經(jīng)支付了對價,當時雖然該房屋買賣合同價為131,055元,但實際房價750,000元左右,因此說好實際轉(zhuǎn)讓價款為375,000元。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原告方提交的(2017)滬0113民初11786號民事調(diào)解書及其調(diào)解筆錄、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登記信息、系爭房屋買賣合同、銀行存折、收款收據(jù)、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兩原告的住房公積金及補充公積金查詢單、公積金貸款結(jié)清證明、招商銀行個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原告孫某某招商銀行住房貸款還款明細、貸款結(jié)清證明,被告提交的住房公積金及補充公積金查詢單銀行交易明細、被告的銀行明細、房屋買賣合同、房地產(chǎn)登記申請書、不動產(chǎn)登記信息,第三人提交的銀行明細,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一、原告孫某與被告原夫妻關系,雙方于2001年1月3日登記結(jié)婚,2017年6月8日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兩原告系父女關系,原告孫某某與第三人呂玉蘭系夫妻關系,第三人呂玉蘭與原告孫某系母女關系。
二、2006年4月29日,原、被告三人就購買上海市寶山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與案外人王某某、曹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總房價款為1,260,000元,其中首付款為560,000元(含尾款10,000元由中介機構暫為保管),銀行按揭貸款700,000元。與此同時,案外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聞喜支行作為貸款人、原告孫某某作為借款人、案外人上海市住房置業(yè)擔保有限公司作為保證人簽訂《住房公積金個人購房擔保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借款人為購買系爭房屋借款209,000元,借款期限為2006年5月至2017年5月,以按月等額還本付息方式還貸,原告孫某、被告徐某某和第三人呂玉蘭作為抵押物共有人在該合同內(nèi)上簽字蓋章確認。合同對其他事項也作了相應的約定。同時,原告孫某某、孫某、被告徐某某作為借款人、共同借款人、抵押物共有人與案外人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聞喜支行作為貸款人簽訂了《招商銀行個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為購買系爭房屋借款491,000元,借款期限為2006年5月至2021年5月,以按月等額還本付息方式還貸。
2006年6月25日,系爭房屋辦理了房地產(chǎn)登記手續(xù),系爭房屋建筑面積為138.17平方米,登記的權利人為原告孫某某、孫某、被告徐某某三人,共有人及共有情況為共同共有。2018年9月11日,系爭房屋上抵押被登記注銷。
三、關于系爭房屋房款支付情況:1、首付款為560,000元,由原告孫某某支付。2、貸款部分,其中原告孫某某用住房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于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間共歸還貸款約計129,634.58元;原告孫某用住房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于2007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間歸還貸款約計314,715.87元,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歸還約計8,030.1元;被告徐某某用住房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于2007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間歸還貸款約計312,260.2元,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歸還約計44,640元;審理中,原告方表示200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間的系爭房屋銀行還貸,其中有三、四個月的還貸有每月1,000余元的現(xiàn)金歸還,其余均用原、被告三人的公積金歸還,對此,被告表示因系原告孫某某的銀行賬戶還貸,故其不清楚是否另有現(xiàn)金還貸,且原、被告三人的公積金應該足夠歸還每月的還貸,被告也基本上每月轉(zhuǎn)賬給原告孫某某房款用于還貸;另外,原告方提交招商銀行個人貸款結(jié)清證明及個人貸款還款憑證、貸款利息單,證明原告孫某某于2018年8月提前一次性還清剩余的貸款本金及利息124,682.80元,對此,被告表示對提前還貸金額無異議,但其不清楚具體是由原告孫某某還是原告孫某歸還,因原告孫某已與被告離婚,故與被告無關。
根據(jù)被告徐某某提供的銀行明細顯示,被告徐某某于2009年8月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1,900元,并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間每月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1,900元,2011年1月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2,000元,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2013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間每月向原告轉(zhuǎn)賬1,200元,2013年8元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2,500元,大部分轉(zhuǎn)賬均備注“房款”或“房貸”,上述被告徐某某向原告孫某某轉(zhuǎn)賬金額約計105,700元。對此,原告方認為系被告?zhèn)€人轉(zhuǎn)賬時單方備注,但該轉(zhuǎn)賬與歸還房貸無關,系因被告在原告家中吃飯而支付原告孫某某的飯貼,但未能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
四、審理中,被告徐某某提供其與第三人呂玉蘭于2007年4月簽訂的《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該合同約定被告徐某某以131,055元價格將原屬于原告孫某和被告徐某某共同共有的位于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建筑面積87.37平方米)中被告徐某某的二分之一產(chǎn)權轉(zhuǎn)讓給呂玉蘭,并辦理了房產(chǎn)轉(zhuǎn)讓登記手續(xù),現(xiàn)該房屋登記于呂玉蘭和原告孫某兩人名下,按份共有,各占二分之一份額。對此,被告徐某某表示,該轉(zhuǎn)讓協(xié)議就是基于購買系爭房屋時被告手頭沒有現(xiàn)金才簽訂的,實際上呂玉蘭分文未付。對此,原告方則表示被告所述的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轉(zhuǎn)讓一事屬實,但系被告與呂玉蘭之間的買賣合同關系,與本案無關。后原告方又表示,呂玉蘭已于2007年8月14日取現(xiàn)20,000元、2007年9月12取現(xiàn)30,000元交給原告孫某,于2010年10月21日轉(zhuǎn)賬給原告孫某175,000元,被告徐某某對于上述錢款交付均知情,所以呂玉蘭已經(jīng)支付了相應的對價,并非無償轉(zhuǎn)讓,當時是為了避稅才在合同上約定轉(zhuǎn)讓價款為131,055元,剩余的二分之一份額系原告孫某的個人財產(chǎn);第三人則表示其于2006年12月底至2007年取現(xiàn)50,000元交付原告孫某,并于2010年10月21日轉(zhuǎn)賬給原告孫某175,000元,因為原告孫某與被告徐某某是夫妻關系。
對于原告方及第三人就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轉(zhuǎn)讓價款的交付陳述情況,被告徐某某表示,其從未收到過呂玉蘭支付的對價,也從未從原告孫某處獲知呂玉蘭將對價支付給原告孫某,且呂玉蘭的銀行交易明細上三筆款項均顯示為提現(xiàn),無相應的轉(zhuǎn)賬記錄,亦無交付的證據(jù),再者,原告方及第三人陳述的錢款交付與該房屋買賣合同約定的價格不符,顯然不合情理;即使原告方及第三人所述屬實,該房屋與系爭房屋系相同地段,故該房屋一半產(chǎn)權的市場價為40余萬元,合同轉(zhuǎn)讓價格顯然遠低于市場價,且被告轉(zhuǎn)給第三人的房產(chǎn)份額系被告?zhèn)€人名下的產(chǎn)權份額,如第三人把錢款交付給原告孫某,也不能說明是支付給被告的。另外,被告徐某某認可目前原告孫某在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中所占的二分之一份額系原告孫某的個人財產(chǎn)。
五、2017年6月8日,本院受理徐某某與孫某離婚糾紛一案,雙方在本院主持調(diào)解下自愿達成民事調(diào)解協(xié)議如下:一、徐某某與孫某自愿離婚;二、雙方婚生子徐某隨孫某共同生活,自2017年6月起,徐某某每月支付兒子撫養(yǎng)費2,000元,至徐某年滿18周歲止。
六、審理中,原、被告雙方一致確認系爭房屋現(xiàn)有市場價值為6,700,000元,目前由被告徐某某占有使用。
本院認為,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對共有財產(chǎn)的分割,有協(xié)議的按協(xié)議處理,沒有協(xié)議的,應當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chǎn)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chǎn)、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合理確定各方份額。共有人可以協(xié)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xié)議,共有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可以分割并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本案中,系爭房屋已于2006年6月25日取得《上海市房地產(chǎn)權證》,該房屋登記在原、被告三人名下,共有情況為共同共有,故該房屋依法認定為原、被告共有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現(xiàn)原告孫某與被告已經(jīng)離婚,共有的基礎已經(jīng)喪失,故原告方請求分割系爭房屋,應當予以準許。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原、被告對系爭房屋的貢獻大小。1、首付款問題。在購買系爭房屋時,雖然首付款(含尾款)由原告孫某某支付,但在購買系爭房屋后不久,被告與原告孫某某的妻子呂玉蘭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以低于市場價將本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中被告名下的二分之一產(chǎn)權份額轉(zhuǎn)讓給呂玉蘭,并辦理了產(chǎn)權變更登記手續(xù),雖然原告孫某和第三人呂玉蘭均表示呂玉蘭已將高于合同價款的房款225,000元交付給原告孫某,但未能提供充分證據(jù)予以證明,且被告予以否認,基于孫某和呂玉蘭之間的母女關系,以及原告孫某已與被告徐某某離婚的事實,故對于原告孫某陳述其已收到呂玉蘭支付的合同對價的意見,本院難以采信。原告方表示該房屋轉(zhuǎn)讓合同與本案無關,但原告孫某某系呂玉蘭的配偶,也系該房屋轉(zhuǎn)讓合同的受益者,然其未能給出該房屋產(chǎn)權中被告名下的份額無償轉(zhuǎn)讓給呂玉蘭的合理理由,結(jié)合該房屋轉(zhuǎn)讓合同與本案系爭房屋買賣合同發(fā)生時間間隔僅有一年的事實,對于被告主張該房屋中屬于被告?zhèn)€人名下二分之一份額轉(zhuǎn)讓給呂玉蘭系對本案中原告孫某某支付系爭房屋首付款的對價的意見,本院予以采信,故對于首付款,原告孫某某和被告徐某某均有貢獻,且結(jié)合該房屋與系爭房屋屬相同地段的事實,被告徐某某的貢獻大于原告孫某某。2、系爭房屋銀行貸款還貸問題。(1)根據(jù)雙方提供的證據(jù)材料,雙方雖均有一定的還貸,原告孫某和被告徐某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的公積金還款遠多于原告孫某某,且期間被告徐某某也向原告孫某某陸續(xù)轉(zhuǎn)房款約計105,700元,故本院認定原告孫某和被告徐某某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對系爭房屋的貢獻大于原告孫某某。原告方認為被告徐某某轉(zhuǎn)給孫某某的105,700元系飯貼的主張,依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2)至于原告孫某和被告離婚后的系爭房屋貸款,原告孫某和被告也有一定的還款,后2018年7月的一次性還貸124,682.80元,原告方一致確認系原告孫某某歸還,被告確認系其與原告孫某離婚后由原告方歸還,與被告無關,故本院確認系原告孫某某歸還。
綜上所述,根據(jù)系爭房屋中共有人對共有財產(chǎn)的貢獻大小等因素,被告徐某某在系爭房屋中所占份額高于40%,現(xiàn)被告徐某某主張其在系爭房屋中占有40%份額,于法不悖,本院予以準許?,F(xiàn)兩原告要求系爭房屋析產(chǎn)后歸兩原告共同共有,不要求區(qū)分兩原告之間的產(chǎn)權份額,本院予以準許。雙方當事人對系爭房屋價格達成的一致意見,于法不悖,本院亦予以準許。綜上,本院酌情確定系爭房屋析產(chǎn)后由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共有,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支付被告徐某某系爭房屋折價款2,680,000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六條、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第一款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上海市寶山區(qū)華靈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共有;
二、原告孫某某、孫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共同給付被告徐某某房屋折價款2,680,000元;
三、原告孫某某、孫某向被告徐某某付清房屋折價款后十日內(nèi),被告徐某某將上述房屋交付原告孫某某、孫某,并配合原告孫某某、孫某辦理上述房屋產(chǎn)權變更登記手續(xù)(由原孫某某、孫某、徐某某共同共有變更登記為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共有)。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8,700元,減半收取計29,350元,由原告孫某某、孫某共同負擔17,610元(已付),被告徐某某負擔11,74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松
書記員:王曉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