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某(系死者陳學炎之妻)。
原告陳某某(系死者陳學炎之子)。
法定代理人孫某某(系原告陳某某母親),女,生于1985年1月20日,漢族,住鐘某某洋梓鎮(zhèn)肖山村三組28號,公民身份號碼xxxx。
原告陳平友(系死者陳學炎之父)。
原告王玉珍(系死者陳學炎之母)。
四原告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代理)唐剛,湖北祥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公司鐘某某供電公司,住所地:鐘某某承天西路。
負責人舒東勝,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代理)譚孝祥。
原告孫某某、陳某某、陳平友、王玉珍訴被告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公司鐘某某供電公司(以下簡稱鐘祥供電公司)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一案,四原告于2016年6月8日向本院起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徐先金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于2016年7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某、陳某某、陳平友、王玉珍的特別授權委托代理人唐剛、被告鐘祥供電公司的特別授權委托代理人譚孝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雙方在庭審中一致認可的事實是:2016年4月8日,陳學炎(已歿)與孫棟梁到鐘某某洋梓鎮(zhèn)肖山村三組新崗蕩釣魚,當天上午10時38分許,陳學炎因要換釣位扛著釣魚竿從高壓電線下通過時,由于該地的高壓線高度不夠,且沒有設置警示標志,陳學炎的魚竿觸到高壓電線,致陳學炎當場觸電死亡。事故發(fā)生后被告鐘祥供電公司已先行支付5萬元。
另查明,陳學炎生前與其妻于2014年11月開始在鐘某某洋梓鎮(zhèn)街道租賃門面房屋和住房從事化裝品、百貨零售業(yè)。審理中,因被告供電公司不同意調解,致調解未能成立。
本院認為,被告鐘祥供電公司是高壓電力設施的所有權人,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應當對高壓電設施運行中致人損害承擔侵權責任,其有證據(jù)證明受害人是因故意或者不可抗力的,不承擔責任,受害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失的,可以減輕其的責任。本案中被告對陳學炎觸電死亡的事實無爭議,故應依法承擔侵權責任。陳學炎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憑生活常識和經(jīng)驗,應當知道扛釣魚竿穿過架空高度不足的高壓電線下空間可能被電擊,故本院認為陳學炎對本案事故的發(fā)生存在過失,可以減輕被告鐘祥供電公司的侵權責任。因雙方在審理中均認可事故發(fā)生地的高壓電線架空距離只有三米多高,遠低于規(guī)定的高度,被告認為可比照本院已審理生效的胡華香、朱輝、史學禮、晏玉芳訴被告鐘祥供電公司觸電人身損害責任一案的賠償比例,減輕被告鐘祥供電公司20%的責任,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納。四原告主張的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害賠償金,被告鐘祥供電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四原告主張的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計算錯誤,應計算10年4個月,本院予以修正,確認為18192元/年×10年4個月÷2=93992元。四原告主張的參與事故處理的誤工費,法律沒有明確規(guī)定,本院認為誤工人數(shù)和時間應以本地區(qū)處理交通事故賠償實踐中2-3人、2-3天的標準計算,誤工費的標準可采用上年度本地區(qū)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即該費用為47320÷365×3×3=1166.79元。四原告主張的交通費3000元,因證據(j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對該金額不予確認,本院根據(jù)其實際必要性開支,酌定為1200元。四原告主張的食宿費900元,不屬于法定的賠償范圍,本院不予確認。
綜上,本院查明四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為691038.79元,其中喪葬費23660元、死亡賠償金27051×20=54102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93992元、參與事故處理人員的誤工差旅費1166.79元,精神損害賠償金30000元、交通費1200元,應由被告鐘祥供電公司賠償80%,即552831.03元。被告鐘祥供電公司已向四原告支付5萬元應予扣減,故被告鐘祥供電公司還應向四原告賠償512831.03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十三條、第七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十五條第一款第(六)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公司鐘某某供電公司賠償原告孫某某、陳某某、陳平友、王玉珍經(jīng)濟損失512831.03元。
二、駁回原告孫某某、陳某某、陳平友、王玉珍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款項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00元,減半收取5000元,由原告孫某某、陳某某、陳平友、王玉珍共同負擔1100元,被告國網(wǎng)湖北省電力公司鐘某某供電公司負擔39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徐先金
書記員:楊玉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