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審原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原審被告:陸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平,上海邦耀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冰巖,上海邦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原告孫某某與原審被告陸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2016)滬0104民初29437號民事判決書已發(fā)生法律效力。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8年6月27日作出(2018)滬0104民申1號民事裁定,再審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8月19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審原告孫某某、原審被告陸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孫某某稱:2015年10月9日,陸某某以資金周轉所需通過案外人朱某某向本人借款16萬元,并出具了借據與收條。原審時陸某某缺席,之后陸某某說轉給案外人朱某某8萬元,且案外人朱某某認可,故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8萬元。
陸某某辯稱,收到孫某某轉賬16萬元后,給了案外人朱某某9萬元,其中1萬元是給案外人朱某某的介紹費,實際只拿到7萬元。之后案外人朱某某持陸某某親筆所寫的收條、借據、承諾書原件上門要錢,已陸續(xù)還給案外人朱某某9.8萬元,債務已結清。案外人朱某某的行為構成表見代理,不同意孫某某的訴訟請求。另要求孫某某承擔鑒定費9500元。
孫某某在原審時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16萬元及按照年利率24%支付從2015年10月19日起至起訴之日止的利息。事實與理由:陸某某通過朋友介紹認識孫某某,2015年10月9日,陸某某以資金周轉所需為由向孫某某借款16萬元。陸某某當日出具借據及收條,約定2016年3月9日前歸還借款,并約定按照銀行同期利息的四倍計算利息。陸某某于當日還出具承諾書一份,約定提供的一切材料真實有效,若有偽造,愿意賠償違約金3萬元。孫某某則于當日通過銀行轉賬的方式交付了錢款。但約定的借款期限屆滿后,陸某某并未按約歸還本金及支付利息,孫某某多次催討無果,故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本院原審認定案件事實:孫某某持有借款人為陸某某,借款日期為2015年10月9日的借條一份,其中約定陸某某向孫某某借款16萬元,于2015年10月9日至2016年3月9日之前歸還,還利息按銀行同期利率的四倍計算。如逾期還款,則逾期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違約金按天計算,每天按借款金額的千分之五計算,借款人還需承擔出借人在催討本金期間實際發(fā)生的律師費等相關費用。同日,陸某某出具收條一份,確認收到孫某某出借的16萬元;并出具承諾書一份,承諾提供的一切材料真實有效,若有偽造愿意賠償違約金3萬元。孫某某則于當日通過其本人名下的銀行賬戶向陸某某名下的銀行賬戶轉賬16萬元。本院原審認為:借條是借貸法律關系成立的直接證據。孫某某提供的借條及收條顯示,陸某某在借款人及收款人處簽名,可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借貸的合意,且孫某某提交了銀行轉賬的憑證,故本院認定原、被告之間形成了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關系,借款本金為16萬元。由于借條中約定還款期限及利息,現孫某某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應予支持。陸某某經本院公告送達,未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訴訟權利,由本院依法缺席判決。本院原審判決:陸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孫某某借款16萬元并按照年利率24%支付從2015年10月19日起至2016年8月24日止的利息。
本院再審認定案件事實如下:2015年10月9日,陸某某通過案外人朱某某介紹向孫某某借款,孫某某經銀行向陸某某轉賬16萬元后隨即離開,陸某某向案外人朱某某出具借款日期為2015年10月9日的借據一份,約定陸某某向孫某某借款16萬元,于2015年10月9日至2015年12月9日之前歸還,利息按銀行同期利率的四倍計算。如逾期還款,則逾期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違約金按天計算,每天按借款金額的千分之五計算,借款人還需承擔出借人在催討本金期間實際發(fā)生的律師費等相關費用。同日,陸某某出具收條一份,確認收到轉賬現金16萬元;并出具承諾書一份,向孫某某承諾提供的一切材料真實有效,若有偽造愿意賠償違約金3萬元。
2016年8月24日,孫某某持銀行轉賬憑證及有“陸某某”簽名的借據、收條、承諾書向本院起訴,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16萬元及利息,案件進入訴訟調解,2016年9月8日轉正式立案,孫某某提供借據中的還款日期為“2016年3月9日之前”。審理中,因無法通知陸某某,本院經公告?zhèn)鲉竞笕毕瘜徖?,?017年6月26日作出(2016)滬0104民初29437號民事判決,即陸某某歸還孫某某借款16萬元并支付利息。
陸某某得知上述判決后,認為自己的債務已結清,且已收回了借據、收條、承諾書的原件,陸某某委托律師于2018年1月11日、1月19日委托上海東南鑒定科學研究所司法鑒定所分別對陸某某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與孫某某起訴時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落款處的“陸某某”簽名與陸某某的簽名是否為同一人進行鑒定。經鑒定,陸某某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落款處的“陸某某”簽名字跡與陸某某的簽名是同一人所寫;孫某某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落款處的“陸某某”簽名字跡與陸某某的簽名不是出自同一人筆跡。2018年1月30日,陸某某以原審認定事實所依據的主要證據系偽造向本院提出再審申請,2018年6月27日,本院作出(2018)滬0104民申1號裁定:本案由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再審。
再審中,孫某某變更訴訟請求,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8萬元。稱原審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是案外人朱某某寄給本人的,不知有假。陸某某則稱已實際還款9.8萬元,并提供了借款發(fā)生后四次通過銀行轉賬給案外人朱某某利息及本金2.35萬元的銀行卡明細、母親胡某某于2015年12月28日從銀行取現5萬元的銀行卡明細、案外人朱某某于2015年12月30日出具的收條:“收到陸某某現金還款陸萬元整,與孫某某債務已結清”。另有1.45萬元的現金還款,無法提供證據。另,案外人朱某某在(2018)滬0104民申1號案中的詢問筆錄中能證明1萬元是給其的介紹費,實際拿到7萬元;案外人朱某某是受孫某某委托向陸某某收款,陸某某與孫某某的債務已經全部結清。孫某某則表示沒有委托過案外人朱某某催討欠款,陸某某給案外人朱某某的錢款與自己無關。
以上事實,除當事人的陳述外,有孫某某提供的銀行轉賬憑證,孫某某和陸某某各自提供的借據、收條、承諾書,陸某某提供的司法鑒定意見書、收條、銀行卡明細等證據證實。經庭審質證,孫某某對詢問筆錄的真實性持有異議,但未舉證證明,本院不予采信。再審中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再審認為,孫某某與陸某某之間的借貸關系成立,陸某某向孫某某實際借款額為8萬元。本案的爭議焦點是該借款是否已歸還。縱觀本案,孫某某與案外人朱某某系朋友關系,陸某某通過案外人朱某某介紹向孫某某借款,孫某某轉賬后即離開,陸某某根據案外人朱某某的要求出具借據、收條、承諾書,之后,案外人朱某某持借據原件向陸某某催討,還款后,案外人朱某某出具收條確認“與孫某某債務已結清”,并將所有證明借款存在的證據原件歸還陸某某,上述這些行為,有理由足以令相對人相信案外人朱某某具有代理權,符合表見代理的特征,可以認定孫某某與陸某某間的債權債務消滅,現孫某某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8萬元,于法無據,應予駁回。故對孫某某表示沒有委托案外人朱某某催款、案外人朱某某收款與自己無關等抗辯理由,本院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本院(2016)滬0104民初29437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孫某某要求陸某某歸還借款8萬元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800元,鑒定費9500元,由孫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r/>
審判員:聶華清
書記員:陳??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