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某某
劉淑珍
姜淑玲
姜淑華
王麗芳
李樹和
張季元
洪春明
陳立平
秦超霞
高杰云
鶴崗市建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關玉春
李金花
上訴人(原審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淑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姜淑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姜淑華,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麗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樹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張季元,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洪春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陳立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上訴人(原審被告)秦超霞,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杰云,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
訴訟代表人姜淑玲、李樹和。
以上11位
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張延昭,鶴崗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鶴崗市建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住所地,鶴崗市南山區(qū)技工校院內。
法定代表人周鵬,職務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關玉春,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李金花,該公司職員。
孫某某等十一人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鶴崗市東山區(qū)人民法院
(2014)東民初字第7號
民事判決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孫某某等十一人的訴訟代表人姜淑玲及委托代理人張延昭,被上訴人鶴崗市建成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成公司”)委托代理人關玉春、李金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
查明,2011年7月17日原告建成公司授權李金花作為發(fā)包方,將其承包的東山區(qū)政府開發(fā)的東山區(qū)沿河北小區(qū)G組團1-4號
樓的施工勞務(工程人工費)承包給京鶴公司授權的蔣樹榮,李金花與蔣樹榮簽訂了該勞務承包合同。
根據(jù)合同約定,勞動力由京鶴公司組織并安排施工,人員工資由建成公司根據(jù)工程進展給付京鶴公司,由京鶴公司發(fā)放。
合同簽訂后,蔣樹榮組織人員施工,原告給付工程人工費999,700.00元,其中鋼筋制作等蔣樹榮委托張明雇傭人員施工。
2012年6月12日,由于拖欠工資,一部分工人找到勞動監(jiān)察部門,經勞動監(jiān)察部門協(xié)調,原告給付蔣樹榮11.78萬元,蔣樹榮給原告出具收條,載明2011年6月10日至2012年6月12日之間所發(fā)生的人工費已全部結清,被告要求原告給付拖欠的工資在此期間內。
2012年9月26日被告到鶴崗市勞動保障監(jiān)察部門投訴,要求原告建成公司給付所拖欠的11名被告工資58,360.00元的二倍。
2013年1月4日被告向鶴崗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申請仲裁,2013年3月29日仲裁委下發(fā)鶴勞仲裁字(2013)30號
仲裁裁決書
,裁決原告建成公司給付李樹和、張季元等十一名被告工資款58,360.00元的雙倍116,720.00元,原告建成公司對該裁決不服訴訟來院。
另據(jù)十一名被告所述,他們是中間人張明所雇去原告處工作,庭審中張明未出庭證實。
鑒于2011年6月10日至2012年6月12日拖欠人工費情況已經勞動部門處理,本院釋明被告對其工資及考勤情況提供相應證據(jù)證實,但在舉證期間屆滿,被告并未舉出證據(jù)加以證實。
本院認為,該工資表系上訴人之一李樹和自行制作,且沒有相關人員和單位的簽字蓋章,其證據(jù)效力不足,不予采信;上訴人在上訴理由中并稱其在仲裁委開庭時有證據(jù)證實其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經查,上訴人在仲裁委開庭期間提供證人張明出庭。
張明在證言中開始否認自己在建成公司工作過,后又陳述其與建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先是陳述其介紹孫某某等人到建成公司干活,后又陳述其與李樹和共同從蔣樹榮手中承包鋼筋活,并給工人(孫某某等人)發(fā)放工資。
張明的證言前后矛盾且在原審期間不能出庭作證,其證言效力不足。
上訴人除以上兩份證據(jù)外,沒有其他證據(jù)證實其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審對原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建成公司否認在東山區(qū)沿河北小區(qū)G組團1-4號
樓工程建設過程中與十一位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而十一位上訴人亦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其在被上訴人的工地上工作過,故十一位上訴人所述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主張不能成立;基于十一位上訴人證實不了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故其提出的應由被上訴人舉示其在工作期間的工資及考勤表的證據(jù)并由被上訴人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的主張亦不能成立;上訴人提出的建成公司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法人資質的鶴崗市京鶴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建成公司應與鶴崗市京鶴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上訴主張亦不予考慮。
綜上,十一位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拖欠其工資的訴訟請求因證據(jù)不足,不能支持。
原審判決結果并無不妥,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上訴人孫某某、劉淑珍、姜淑玲、姜淑華、王麗芳、李樹和、張季元、洪春明、陳立平、秦超霞、高杰云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該工資表系上訴人之一李樹和自行制作,且沒有相關人員和單位的簽字蓋章,其證據(jù)效力不足,不予采信;上訴人在上訴理由中并稱其在仲裁委開庭時有證據(jù)證實其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經查,上訴人在仲裁委開庭期間提供證人張明出庭。
張明在證言中開始否認自己在建成公司工作過,后又陳述其與建成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先是陳述其介紹孫某某等人到建成公司干活,后又陳述其與李樹和共同從蔣樹榮手中承包鋼筋活,并給工人(孫某某等人)發(fā)放工資。
張明的證言前后矛盾且在原審期間不能出庭作證,其證言效力不足。
上訴人除以上兩份證據(jù)外,沒有其他證據(jù)證實其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
二審對原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建成公司否認在東山區(qū)沿河北小區(qū)G組團1-4號
樓工程建設過程中與十一位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而十一位上訴人亦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其在被上訴人的工地上工作過,故十一位上訴人所述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主張不能成立;基于十一位上訴人證實不了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情況,故其提出的應由被上訴人舉示其在工作期間的工資及考勤表的證據(jù)并由被上訴人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的主張亦不能成立;上訴人提出的建成公司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法人資質的鶴崗市京鶴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建成公司應與鶴崗市京鶴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上訴主張亦不予考慮。
綜上,十一位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拖欠其工資的訴訟請求因證據(jù)不足,不能支持。
原審判決結果并無不妥,應予維持。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上訴人孫某某、劉淑珍、姜淑玲、姜淑華、王麗芳、李樹和、張季元、洪春明、陳立平、秦超霞、高杰云負擔。
審判長:李德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