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孫某博,男,現住秦皇島市。
法定代理人孫洪君,男,現住秦皇島市。
委托代理人陳立明,河北法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成某,男,現住秦皇島市。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住所地秦皇島市。
負責人曹寶軍,經理。
委托代理人王廣卉,保險公司員工。
原告孫某博與被告張成某、中國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以下簡稱人民保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一獨任審判,于2015年7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孫某博委托代理人陳立明、被告張成某、被告人民保險委托代理人王廣卉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2014年1月4日9時40分許,被告張成某駕駛冀CH5709號車順西環(huán)路西側非機動車道由北向南像是只與西環(huán)路交叉口時,與前方同向騎自行車的原告孫某博發(fā)生刮撞,造成原告受傷,雙方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門認定,被告張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孫某博無責任。事故車輛冀CH5709號車在被告人民保險投保了交強險,未投保商業(yè)第三者三者責任保險,本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責任期間內。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孫某博被送往秦皇島市中醫(yī)醫(yī)院于2014年1月4日至17日院治療13天;2015年1月21日至2月2日行內固定取出手術住院治療8天。經診斷原告?zhèn)闉椋鹤蟪邩锕枪钦?,出院建議住院及康復期間需陪護一人。2015年5月7日經秦皇島港城司法醫(yī)學鑒定中心鑒定,原告的傷殘等級為十級。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賠償問題,原、被告未能達成一致,故原告訴來我院。
本院認為,被告張成某駕車與原告孫某博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事實存在,交警部門做出的被告張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孫某博無責任的認定合法有效,應作為確認民事賠償責任的依據。被告張成某駕駛的事故車輛冀CH5709號車在人民保險投保了交強險,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應先由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對原告的經濟損失予以賠償,交強險限額不足部分由被告張成某賠償。本次事故造成原告孫某博的經濟損失為:醫(yī)療費34049.71元;護理費,護理期間,根據醫(yī)療機構意見原告住院至康復期間需護理一人,原告依此主張護理期間為住院21天及出院后1年,因原告屬未成年人,傷后不能自理,康復期間確需陪護,且醫(yī)療機構明確有出院后護理依賴診斷但原告主張護理期間為出院后一年時間過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道路將交通事故受傷人員治療終結時間》5.17.7a)之規(guī)定:尺橈骨雙骨閉合性骨折的治療終結時間為6個月,本院酌情認定原告的故護理期間為住院期間21天及出院后6個月;護理人員原告之母李曉敏月工資3450元(115元/天),護理費為115元/天×201天(6個月+21天)=23115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0元/天×21天=1050元;殘疾賠償金,經鑒定原告為十級傷殘,原告戶籍性質為城鎮(zhèn)居民,參照2015年人身損害賠償標準參考數據城鎮(zhèn)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4141元/年×20年×10%(十級殘)=4828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考慮本次事故中原、被告駕駛的過錯,酌情認定為5000元;法醫(yī)鑒定費1030元;交通費1500元。關于賠償責任主體,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10000元部分,護理費23115元、殘疾賠償金4828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交通費1500元,共計87897元,屬于交強險賠償范圍,應由被告人民保險對原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中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超過交強險限額部分和保險賠償范圍外的法醫(yī)鑒定費等損失共計26129.71元(醫(yī)療費24049.7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050元+鑒定費1030元),應由被告張成某對原告賠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限額內賠償原告孫某博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87897元;
被告張成某賠償原告孫某博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26129.71元;
駁回原告孫某博其他訴訟請求。
上列第一、二項判決給付內容,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案件受理費3010元,減半收取1505元,由被告張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繳納。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張 一
書 記 員 鄭 耀 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